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列宁物质概念的理论预设是实践,实践是物质和意识惟一的认知基础。列宁物质概念属于社会范畴,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存在于实践中,而意识是实践的结果,经过实践可以“物化”为物质现象。 相似文献
2.
现代自然科学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对物质形态、物质结构和特性的研究都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新成就。在这种情况下,哲学界的同志们多数认为物质概念应该发展,但是对发展的理解又各有不同,对此,我们谈点初浅的见解,向同志们请教。一、物质概念需要发展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科学地规定了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物质概念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也是我们长期遵循的经典。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列宁的物质定义已经绝对完备,不需要向前发展了。可是,一研究物质概念,我们在实际上总是把列宁的定义看做是“顶峰”和“绝对真理”。 相似文献
3.
4.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历史观、实践观和整体观上否定了传统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辩 证法和物质定义。他们或立足“实践一元论”强调马克思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理论和辩证的物质 观,在物质和精神、思维和存在、人和自然的二元对立中,突出了实践的中介作用;或认为物质实体 只是人类的历史意识、语言结构和符号系统的最后参照物;或认为世界中不存在原初物质、物质和 精神的同一性,及物质的绝对第一性。其唯一存在就是“不断的破坏和连续的否定”。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质变换”概念是马克思分析和研究资芩主义生产方式、展望未来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内在地蕴含了社会生产生活中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注意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尊重自然界存在的生态规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科学发展观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文章主要揭示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四期,发表了袁宏毅同志的文章《关于“物质”定义的探讨》,读后颇使人耳目为之一新。我完全赞同袁文关于物质概念的认识论与本体论两种含义的划分。恩格斯曾经说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24页)所以,物质概念的科学定义归根到底是要受自然科学的发展决定的。关于物质概念的认识论与本体论含义的区分,袁宏毅同志已作过论述,我在这里只是想就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物质观的丰富,以及由此而导出的物质概念的本体论含义,作点简要的探索。 现代自然科学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丰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物质文化"概念辨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流行的"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概念,是两个不相容的概念,不具有合取的关系.如果同时采用这两个概念,必定导致"物质文化既存在又不存在"的逻辑矛盾."广义的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概念,包含着"这个东西既是物质,又是文化"的内涵;"精神文化"概念也包含着"这个东西既是精神,又是文化"的内涵.这就必然得出"文化既是物质,又是精神"的结论.这个结论是与"狭义的文化"概念相矛盾的,因为"狭义的文化"是否认"物质文化"概念的.如果把"物质文化"为"物质的文化",这是不可取的;如果把"物质文化"释义为"以物质为载体的文化",这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8.
通晓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人都知道,物质范畴在整个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正确理解物质范畴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至关重要。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又极容易混淆。本人根据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体会,试图阐明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就教于本行。 〈一〉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在自然科学物质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离开我们整整六十年了,列宁在他光辉的战斗一生中,留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哲学遗产。本文仅就列宁的物质概念及其发展这个侧面,谈一谈作者在学习中的体会。(一) 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①列宁在一九○八年《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提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的物质观虽作为列宁和布洛赫共同的思想资源,但他们在物质概念的解读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布洛赫通过"尚未存在"的逻辑预设,把物质理解为"过程物质",把自然物质看作是自然主体,最终走向了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而列宁则站在实践的基础上肯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从主体与客体、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界定物质概念,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走向.列宁物质概念和布洛赫的物质概念的比较研究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正确评价布洛赫的哲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人类对物质认识过程中的认识的结晶 ,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我们在理解、认识它的过程中却存在着片面性。针对此 ,本文一方面指出现阶段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解过程中存在的片面性及其所在 ,另一方面阐述了建立实践的物质观这一问题。主要观点有 :现在人们对物质的理解仅停留在本体论和认识论当中 ,这不利于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实质的把握 ,人与物质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和人类的创新实践活动的进行 ;物质的产生、存在、发展与实践相统一 ,对物质的认识与改造 (包括创造 )与实践共俱进。因此 ,建立起实践物质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实践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创新,必须基于对实践概念的重新理解。其具体路径应当是: 超越理论哲学,走向实践哲学。近年来“回归生活世界”的呼声表现了对这一哲学范式变革的某种 自觉,将这一口号落实于具体的理论建构中,应包括如下主要方面:重建马克思与传统的关系,重 新阐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理论内涵,将领域哲学的研究置于实践哲学的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14.
哲学界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型的努力中,存在一种流行的观点,这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作内在的区分,展现为马克思的物质概念与恩格斯和列宁的看法是"对立"的,只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才是真正对马克思的"实践和历史中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辨认这种误读,应当澄清的事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歪曲了马克思的物质观,只有恩格斯与列宁才是真正对马克思的物质观的发展.以此为鉴,应当提出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问题是当下研究的热点之一,学者们对其本质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和阐发。将现代性问题的本质归结为物化问题只是其中的一种路径。物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它提供了一种分析视野,即将现代社会一切现象的本质归结为物化。在物化分析的方法论视野下,物化逻辑贯穿了现代性问题,可以说,物化就是现代性问题的根源。物化本身包含着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对物的态度的错置,因而正确地揭示物的本质、树立对物的正确态度就是克服物化的必要前提。物质概念的存在与发展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因而对物质本质的揭示就离不开对物质概念发展的谱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宇宙的有限无限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但是以往我们在论及这个问题时,大多是从宇宙的时空方面及人对宇宙的辩证认识方法的角度出发的(这当然是重要的),而对这个问题与物质概念及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则很少研究,甚至没有明确提出过。同时,我们在研究物质概念及哲学基本问题时,也很少联系宇宙的有限无限问题。这种欠缺直接影响到对这两方面问题科学理解的深化。有的同志对“无限的宇宙是。由无数有限天体的总和所构成”提出种种疑问,与上述欠缺不无关系。例如《哲学研究》1982年第8期上摘要发表的吴鸣同志的文章,就表明了这种情况。本文试图从物质概念及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或以此为基础,粗浅地回答有关宇宙有限无限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三种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物质概念突出了辩证法;恩格斯和列宁的物质概念突出了唯物论、客观论和实在论,列宁的物质概念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并非"完全一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发展了马克思的"实践和历史中介理论"。这三种形态一起展示了物质概念从辩证法到唯物论和实践论及历史观的整体认识过程。物质作为"思想客体"和"属人的对象"具有社会、历史和实践的性质,是人类长期总体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世界统一于物质。在作为世界观的唯物主义哲学中物质是最高的概念。唯物主义哲学的每一重大发展,都表明了人类对物质认识的深化。随着物质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在人类社会中,物质的运动发展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自发过程。因此,研 相似文献
19.
自列宁七十多年前给物质概念下定义以来,由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类已经大大加深了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哲学界许多同志都认为,现在很有必要重新进一步研究物质概念。但是,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去总结科学的新成就来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呢?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有一种颇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在现代自然科学革命刚刚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20.
哲学物质概念在西方的历史发展张书琛不论是科学家还是哲学家,都面临着同一个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为了理解和把握这个世界,他们都想给物质下一个精确的定义。然而,二者所要探究的又是物质世界的不同方面。因而,哲学家对物质的理解不同于科学家对物质的理解,哲学的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