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继“日本农业现代化特征概说”、“日本农村现代化概说”、“高速经济增长时期日本的农业和农村问题”等文之后,对调整经济增长期日本政府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的对策及其制定的背境、对策实施效果等,按时间线索进行了介绍与分析评述。借鉴日本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去探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农业与农村问题。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动能,对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10-2021年全国1749个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得出如下结论:数字经济及其子维度均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可通过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间接促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经济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符合“梅特卡夫法则”,即存在非线性影响特征。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四高型”县域、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区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存在提升作用。对此,应打造农村数字经济新高地、加快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释放数字经济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红利,助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组成。本文围绕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农村城市化问题,从经济全球化(WTO)中的农业现代化、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与中国城市化的模式选择、中国农村城市化与“三农”问题和改革农村教育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农村城市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驱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条件下依然成立;面板门槛效应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驱动效应存在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非农就业为门槛变量的递增型非线性特征;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有利于形成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驱动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对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赋能作用尚不明显;驱动路径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三个子体系现代化的驱动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产业体系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生产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与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农业要参与世界市场大循环就必须改变落后面貌。而信息化就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跃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信息化可以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全面改造和提升了西部传统农业。促进西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现代化转变。信息化使西部农村的信息流、物流、知识流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跃发展。利用信息平台对农民实施全面的农业现代科技知识培训伞面提升西北农民素质,完成西北农业向农业现代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问题日益凸现.从农业、农民和农村三方面,运用聚集经济等原理说明发展城镇化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增长以及劳动力转移,并提出城镇化进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进程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划分为农业起步现代化、农业初步现代化、农业基本现代化、农业完全现代化四个阶段,构建出了一套农业现代化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以黑龙江垦区为例,从农业生产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消费水平、基础设施技术投入、科技教育、农业环境六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垦区的农业现代化所处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从增加投资,发展专业化和区域化经济,兴建乡镇企业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着手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在稳定农村现行基本政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而适度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将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民工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国内外的学者们从“民工潮”的出现到“民工荒”的产生,描述了中国规模宏大的农民工的现状,分析了农民工流动的原因、条件、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还有的预测了农民工的未来,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农民工对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意味着什么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对农村现代化建设又会起何种作用学术探讨对这些问题则涉及不多,本文拟从这个角度作一些探析。一、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涵义和内容现阶段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农业的稳定与丰收,也不仅仅是农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应该把农业、农民、农村看作一个系统,促进农村社会的综合发展和全面进步。笔者认为,农村现代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由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现代化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农民自然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变。农业现代化:通俗地讲,就是由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过渡、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农业发展过程,是农业领域科技进步和组织结构不断更新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主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论“三农”工作》重要文献,对中国特色“并联式”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涵、发展现状、历史根据、重点选择和政策取向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态势已经形成,农业现代化呈现出与工业化广泛融合、与信息化有机融合、与城镇化深度融合、与农村现代化一并规划、与农民富裕一体推进等现状。究其原因,这是由中国农情、制度和世情所决定的。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新发展阶段下中国特色“并联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对策建议。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真正做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在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一体布局、功能上耦合叠加,应重点解决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城乡新的经济循环体系建立、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路线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日本农协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协制度是日本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根据本国国情独创的一套别具特色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它是日本快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强有力推动因素。我国目前"三农"领域的问题越来越多,矛盾日益突出,有些问题已是久治不愈的"顽疾",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瓶颈"。而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严重滞后,无法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应该充分借鉴日本农协制度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科学内涵论、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地位论、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目标论、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任务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论 、“四化同步”发展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蕴含清晰的内在逻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定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维指向,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选择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本依据,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方向指引,中国基本国情农情是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基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富有深刻的价值意蕴,为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根本指引,为全面振兴乡村提供了重要方略,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实践指导,为世界农业发展提供了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13.
以农村土地整理为平台实现农村农业的现代化。通过对农村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引出了农业现代化对农村土地整理的新的要求,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土地整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不仅提高了土地效益的安排、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同时又增加了许多农业技术创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受体制、经济、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等各种因素制约,城镇化模式与进程因社会类型和社会结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转型期中国推行的城镇化是政府主导的以工业化牵引的农村青壮年农民为主体的城镇化模式,缺乏农业现代化支撑和制度体系保障,城镇化质量不高、可持续性差。休闲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和发展方向,具有提升农业经济、融合城乡社会和传承农耕文化三大功能,有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最终达成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非常重视农业现代化问题,对此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为中国农业现代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农业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建设必须以农业为基础;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先机械化再集体化的道路;主张依靠科技,通过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和乡村工业化等途径来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全面分析了中国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乡镇企业发展放慢、农民增收趋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农村积弱的种种表象 ,预测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逐步取消大中城市对农民的限制 ,加快小城镇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加速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略论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现代化实践中提出了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由于农业、农村、农民都处在历史性演变中 ,既有相同的又有不同的目标和发展轨迹 ,使它们难以完全涵盖在同一概念中。农村现代化的首要特征是农业现代化 ,但前者不能替代后者 ,不仅因为后者是四个现代化之首 ,也因为现代农业产业系统已越出农村的范围。而农村现代化还包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环境优化、经济体制优化、政治民主化和农村富裕化等。农民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条件和归宿 ,它包含农民素质和农民物质、精神生活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农民非农化和多元结构。所以“三农”仍然是密不可分的。农业现代化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是指农业产业的现代化 ,广义的还应包括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以色列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举措和经验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 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 ,历界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农业现代化的举措 ,其内容包括 :政府的统筹规划与全面扶持 ;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的优越性 ;大力推行农业技术进步 ;建立比较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以外向型出口农业为发展方向等。经过 30年的努力 ,以色列建立起了以高效率、高速度、高科技、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现代化农业。以色列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如立足于现代化农业的高起点 ,实现资源经济向智力经济的转化 ;充分发挥政府对农业经济的宏观控制能力 ;强化劳动力教育制度 ,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与现代意识 ;注重农村社区建设等。这些举措和经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江苏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以农业要素投入水平、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等为主体指标建构江苏省13个省辖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0年江苏省的13个省辖市的相关统计数据,采取因子分析方法,对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对各个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法治涵义和基本内容及现实意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厉行法治好于人治。农村法治主要是一种依法管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的治理方略。实现农村法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一环,是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有力保证,是巩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和保障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农业宏观调控的必然选择,是尊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民经营自主权和维护其合法财产权益的法律保障,是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保障,是保持农村长治久安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