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论断,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而且切中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世界上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也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我国要在本世纪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经济建设的注意力放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是宏伟空前的开发,它涉及10多个省区市60%的国土和23%以上的人口.西部大开发也是我国向着贫穷落后的战略决战,西部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60%,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该地区.西部大开发不仅对于振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而且对于促进全国经济与社会的更大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西部大开发必须在汲取国内外经济开发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西部的特点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实行正确的产业政策.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西部的生态特点,西部大开发必须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绿色产业道路是西部开发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重大决定,对于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西部大开发必须把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经济三个战略重点,并借鉴历史经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科学地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整体,东部和西部、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落后,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落后,表现为不仅人才缺乏,而且人才流失和人才断层情况严重。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贫困问题,取决于西部地区教育、科技的发展,其根本在于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西部开发的客观要求。只有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努力做好人才工作,才能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5.
1919年,《远东时报》六月号发表了孙中山用英文写的建设国家经济的宏伟规划——《实业计划》。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要求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纲领性建设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孙中山从宏观角度阐述了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开发建设我国西部地区的步骤和措施作了初步设想。对孙中山关于开发建设我国西部地区的认识和设想加以认真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孙中山的国家工业化思想和经济建设理论,都会有一定的帮助,对于今天该地区的现代化经济建设,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规划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不仅是党中央作出的一个重大的经济决策 ,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决策 ,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西部大开发总的战略目标 ,就是到 2 1世纪中叶全国实现现代化时 ,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落后的面貌 ,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西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是加快基础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优先发展科技教育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西部大开发中要有新的思路 ,建立新的机制 ,促进西部地区环境、生态、经济、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县乡经济是构成地区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 ,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 ,由此决定了县乡经济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西部地区县乡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地区。为发挥县乡经济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基础作用 ,当前应努力加快西部县乡的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特色经济 ,大力发展小城镇 ,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加快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新中国一成立,周恩来就努力探索如何尽快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正确途径,其中蕴含着不少精辟的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重温他的这一光辉思想,倍感亲切,对缩小地区差距、加快实现少数民族现代化具有不可磨灭的指导意义。一、现代化启动的战略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启动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更是个政治问题。周恩来在探索民族地区现代化时,总是站在振兴中华民族的高度,从巩固各民族团结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高度来认识民族地区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除汉族外,共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3%,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8%。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分散在我国西部地带(即大西北、大西南),那里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当今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基本国情。占全国63.8%面积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是否实现四个现代化,直接影响全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及总体战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讨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以及三大地带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定位。在21世纪初期, 我国经济发展将同时面临着工业化和现代化两大任务。各地区由于发展阶段和区情特点的不同, 在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目标的选择上应该有所侧重。东部地区应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上; 西部地区在加强农牧业、 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应重点加快地区工业化的进程;而处于中间水平的中部地区, 应同时兼顾工业化和现代化两大目标。  相似文献   

11.
发展民族教育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90年代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发展民族教育的过程中,要把加强基础教育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特别是在三类民族地区加快普及义务教育的步伐,保证我国到本世纪末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战略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本文就提高三类民族地区农村办学效益,加速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与重庆优势产业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 ,使之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就必须重视发展重庆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必须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首要地位。但是,缺乏稳定充足的资金投入已成为制约西部生态环境效益作用发挥的最大阻碍。建立一个稳定持续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资金紧缺的问题,而且可以成为社会运行环境成本降低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了对西部民族地区实行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给出了对西部民族地区实行生态补偿的框架,讨论了生态补偿融资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一项重要策略 ,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指导方针。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要素。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不仅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也是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西部社会的内在需求,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一带一路”政策下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长远保障。当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注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SWOT模型为工具,通过系统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发现:其优势在于迅速发展的西部经济、较为合理的教育结构以及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而劣势则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阻滞、语言交流问题、教育观念陈旧等方面;政策促进和人才需求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而市场调节能力不足和资金投入缺乏保障则是其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通过SWOT矩阵分析,从增长型、扭转型、防御型和多元发展型等角度进一步提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加大东部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建设特色高职院校,建立多元立体的职业教育体系,重视职业教育立法,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这一思想的实质是通过非均衡战略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西部大开发是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公司化”理论框架难以完全解释建立在中国特色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基于“新苏南模式”的经验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快速发展秩序背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制度的优越性。地方政府通过征地制度,把土地作为公有生产资料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推动经济的现代化,形成政府主导的、公共性的城市开发体制。同时地方政府不断改革完善征地补偿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普遍、公平地实现市民化,促进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形成城市开发的社会基础。苏南的经验对全国后发地区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国土地制度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又快又好的城市化模式,不仅促进了城市快速发展,而且有利于国家和农民新型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部地区金融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城镇化建设需要的资金巨大,单凭财政资金无法实现城镇化目标.党的十八大把城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在此背景下,应通过完善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加快金融支持西部地区产业升级步伐,加大“城镇化特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提高城镇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策略,实现缓解城乡矛盾、扩大内需、助推经济增长的城镇化目标.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的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以民主和法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既是西部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和重要战略目标,又是确保西部地区现代化社会环境和谐化的重要保证,也是充分发扬人民民主,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投身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湖南西部地区是湖南省重点开发的地区,目前湖南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但资源极为丰富,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很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只有大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建设,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和特色加工产业,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湖南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加快湖南小康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