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哲学界关于“哲学危机”的讨论,引起了哲学家和哲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其它学术领域也造成了较大的反响。本文试图从哲学与生活双向关系的角度,对“哲学危机”状况进行反思。一、关于“哲学危机”讨论的观点概述从笔者所见到的关于“哲学危机”的讨论文章中,下面这些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关于哲学困境的现象描述。我国哲学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哲学研究、哲学教学和哲学价值的社会认同三个方面。在哲学研究方面,“哲学危机”的现象突出表现为“经费少,出书难”;在哲学教学方面,高校的哲学专业招生难,分配更难,非哲学…  相似文献   

2.
走出中国哲学的危机,超越合法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一词和中国哲学是西学东渐后的产物。然而 ,西方学者自黑格尔直至今天的德里达 ,都认为“中国没有哲学 ,只有思想”。于是 ,“中国有没有哲学”、“中国哲学是不是哲学”便成了问题 ,中国哲学学科便存在着合法性的危机。一个世纪以来 ,中国学者不懈努力 ,在学习西方哲学的过程中 ,对“什么是哲学”、“中国有没有哲学”做出了回应。胡适、冯友兰等撰写了“中国哲学史” ,奠定了中国哲学 (史 )学科的范式。一百多年来 ,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著作可谓汗牛充栋 ,即使如冯友兰所说将中国各种学问中“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 ,选出而叙述…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里,马克思主义哲学似乎出现了危机。具体表现就是它脱离了现实、脱离了社会、脱离了生活。在社会现实生活面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失语的,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法性受到了质疑。这种危机在本质上表明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观念上的一种觉醒。它企图摆脱那种长期以来将哲学看作政治工具的功利主义的肤浅哲学理念,希望从哲学本身的意义上重新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本文从西方哲学对于哲学的理解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两个方面,分析了这种危机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种危机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大哲学”视野中的现代中国的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中国的哲学包括中国传统哲学以及现代中国学术界对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属于跨学科、跨专业的“大哲学”。“大哲学”是与“纯哲学”相对照的一个概念。从历史上看,西方哲学呈现出危机和发展的一盈一缩的现象,实际上是“纯哲学”与“大哲学”的交替。所谓的哲学危机是纯哲学危机和“大哲学”凸显的时期,而走出危机之后的哲学发展是“纯哲学”发展和“大哲学”淡出的时期。现在的哲学处在危机时期,现代中国的哲学应当自觉地发展“大哲学”,提倡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推进东西方比较哲学,使现代中国的哲学走向世界,朝着世界哲学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实践迫切需要哲学提供理论武器的时候,“哲学无用”论和“哲学危机”感却萦绕着人们特别是哲学工作者的心头,这种反差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本文想就哲学的作用和哲学的改革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胡塞尔把哲学看作是严格的科学,试图在先验现象学中实现哲学的理想。欧洲社会的现实使他意识到哲学已经背离了这一理想,陷入了危机。他将伴随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当作哲学危机的理论表现,并在对两者的批判中论证了先验现象学的原理,揭示了哲学危机所蕴含的人性危机的真正含义。通过对上述思想的剖析,进一步阐明了胡塞尔的哲学观及其局限性,并对其后期哲学的理论取向做了必要的澄明。  相似文献   

7.
哲学危机成因剖析李佑新我国当代哲学工作陷入困境,已是不争之论。大学的哲学专业招生分配困难,哲学工作者地位日下,研究经费紧张,成果难出,人才流失,这一切都表明哲学研究的确面临危机。不过,这只是一些外部现象。我认为,哲学危机的实质并不在这些方面,而是在新...  相似文献   

8.
在承认解构主义的虚无主义式的偏执的前提下 ,主要描述了哲学的“丧钟”(Glas ,德里达书名 )敲响后 ,作为美的哲学与艺术哲学的美学在价值取向、学理依据、思维方式、话语系统等方面所面对着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9.
从学科发展的视角分析当前学界所关注的中国哲学史学科存在的合法性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 :所谓“中国哲学”只能说是东西文化相遇的一个历史性“错误” ,前辈们苦心经营的“中国哲学”仅属于文化际的比较哲学。学界对“中国有无哲学”这一问题的辨惑工作可以归纳为普遍性证明和特殊性证明两种证明方式。中国哲学存在的合法性危机可以归结为中国哲学 (史 )学科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能否存在以及如何存在和发展三个层面的问题。未来中国哲学 (史 )学科的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与我们对哲学与思想、中学与西学、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哲学等问题的解决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本质的理解,决定了对克服危机方式的选择。理解为学科危机,还是意义危机,体现着问题意识的不同,层次和力度的不同。作为一个建制化的、拥有基本范式和经典作品的学科,“中国哲学”已走过近百年的发展之路,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也如影随形,一直讨论至今。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