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怡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9
《论确定性》是维特根斯坦晚年一部未完成的著作,对知识的确定性问题做出了系统思考,在当代哲学中引起了广泛深入讨论,但在各种不同视野中也带来了许多误解。这里试图根据全书的四部分内容,提出一种温和的解释,即维特根斯坦是把确定性与怀疑相对立,而不是与不确定性相对立,认为确定性表明了不可怀疑,这与基本经验事实有关,而与我们的知识和信念无关,唯有知识和信念才会存在不确定的问题。不确定性不是维特根斯坦想要拒绝的东西,而是他试图在某些信念中安定下来的东西。他承认知识的不确定性,并建议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这种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在我们的语言游戏中被实例化。通过与实用主义、克尔凯郭尔以及当代神经科学的比较分析,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维特根斯坦关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思想,并不会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而改变。 相似文献
2.
3.
戚本芬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5):40-47
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简顾争论的历史背景,以便使争论的意义更清晰;突出深化争论的要点、揭示思想观点之间的联系;阐明、评价维特根斯坦关于确定性的新观点,引申它对于我们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点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大为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0,9(2)
前期的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分析 ,主要是从语言与逻辑的关系来论述的 ,其中以“语言图像”理论为代表 ,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分析 ,则转变成从语言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来加以论述 ,其中以“语言游戏”理论为代表。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观点的这种转变 ,对语言哲学 ,尤其是日常语言哲学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祖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38-45
怀疑论是哲学史上具有一定消极影响的哲学形态 ,其根源就在于它的理论思维方式 ,即相对主义和全面否定。然而 ,怀疑论仍处在人类认识发展的逻辑中 ,在认识史上具有积极作用。它是认识达到辩证统一和深化的重要环节 ,其原因就在于怀疑论包含怀疑这一认识环节。认识论意义上的怀疑是对怀疑论哲学合理性的继承 ,是认识主体积极的思维倾向 相似文献
6.
邵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01-407
"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和伽达默尔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其思想的出发点都是批判语言逻辑主义,强调语言和生活整体的关联以及语言的多样性。在意义问题上,他们都反对心理主义,但各自所处的传统使其导向了不同方向:维特根斯坦导向了意义的行为主义,伽达默尔导向了生存论-存在论式的观念论。前者强调语词的意义即用法,用语言的行为功能取代揭示实在的作用,后者则突出人、语言和存在的共属关系,强调在历史性的对话中使事情本身得以显现。他们的思想都是当代哲学中反笛卡尔主义的代表,并且都注意避免相对主义和视角主义。 相似文献
7.
论科学怀疑方法的认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梅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13
科学怀疑与怀疑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科学怀疑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精神。科学怀疑方法是一种辩证的方法、批判的方法,是否定精神的具体表现,科学怀疑方法体现了人们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统一。首先,科学怀疑有助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推动了认识的发展;其次,科学怀疑是解决科学疑难问题,使科学理论得到确定的有效途径;再次,科学怀疑是辨别真科学与伪科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唐敏杰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3)
大陆法系的传统理论认为确定性是法律的最高价值目标,但是法律实践的经验却表明由于受到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法律的漏洞以及社会生活的多样等因素的影响,绝对确定的法律既不存在,也无法实现司法公正的,因此笔者认为法律解释是弥合追求法律确定性和实现司法公正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维特根斯坦论“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韩林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本文着重探讨了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两个重要概念“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作者首先述析了维氏提出它们的具体路径,然后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它们的基本特征,并给出了自己的规定;接着探讨了它们在维氏后期哲学及其整个哲学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作者还特别指出了它们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及其更广阔、更深沉的价值——文化意义——它们为价值—文化的相对论多元论提供了根据 相似文献
10.
陆通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6):85-89
近代哲学区别于古希腊哲学的关键之点在于对知识的探求由外在确定性向内在确定性的转向。笛卡尔以“我思”的无可怀疑性和自明性叩响了近代哲学之门。西方哲学自此开始了以主体的内在确定性建构知识的理路,洛克、休谟、康德、费希特都是徜徉在这条自我知识之路上的,他们分别建构了自己的知识形而上学观,黑格尔则站在更高的基点上,以逻辑与历史相同一的气魄终结了近代的知识论。 相似文献
11.
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德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57(3):338-343
对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进行重组 ,可以显示出其论证的关键是 :私人语言不能在语言游戏中表达。这虽然使得私人语言论者陷入自相矛盾 ,却同时也让维特根斯坦面临循环论证的指控。这场论证的终点应该是不置可否的沉默。排除私人语言是语言游戏这个概念本身的封闭性造成的。从哲学史来看 ,这一排除则继续着从“我”到“我们”的转向 相似文献
12.
近代哲学对科学知识确定性的辩护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5-12
近代哲学是在接受科学知识具有确定性这一前提下寻求为科学知识确定性辩护的。经验论以感觉经验为原则并坚决地贯彻这一原则 ,不但没有达到辩护的目的 ,反而导致休谟的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 ;唯理论从理性的“自明”性和推理即理性自身寻求为科学知识确定性辩护 ,也遇到无法克服的困境 ;二者的发展 ,越到后来越对科学知识的确定性持更多的怀疑 ,更多地接受经验知识的偶然性。康德哲学的主题也是为科学知识的确实可靠性辩护 ,但他的辩护是牵强的并导致“物自体”的不可知和“二律背反”。黑格尔在批判经验论和先验论的基础上 ,第一次明确阐述了认识是主客体的双向互动的观点 ,为后来知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寻求教育的"确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黎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4):144-147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世界存在与发展的两种本真状态,二者相辅相成,相对而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的历史."确定性"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因而也是教育研究的前提.教育的"确定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的逻辑起点、目的及实际的教育行为等方面.对教育"确定性"的寻求是一种价值的追求,是有着整体性品格的认识过程,是教育学之根本. 相似文献
14.
陈怡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2(6):56-65
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依赖各国联合行动,但国际环境合作缺少强有力的中央权威,各国合作态度不一且面临诸多问题。国际环境议题需要通过知识和利益双因素综合分析合作空间,运用议题的知识确定性与各国的国家利益搭建分析框架,并以此框架分析气候变暖案例难以达成合作的原因,以及臭氧层空洞和地中海污染两个案例如何依靠不同路径达成合作。这3个案例的比较表明:议题的知识确定性与国家利益的动态变化共同影响国际环境合作的空间。在合作前期,较弱的知识确定性作用有限,国家合作行为主要取决于国家利益的考量;在合作中后期,逐渐明朗的知识确定性通过国际倡议压力和国内民意压力督促国家履责的作用日益明显,环境合作中资金技术机制的完善以及新技术收益和治理收益的显现,环境合作较易达成。 相似文献
15.
郭双鹰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2):35-37
人类对确定性的追求是一个十分自然的倾向,在其哲学表现上,我们可以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那里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一点.在中世纪,上帝被看做确定性的最后归宿.在十七世纪,西方哲学发生了认识论的转向,出现了唯理论和经验论.尽管二者之间有种种的不同,但它们对知识都持一种基础论的看法认为知识有一确定的基础.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关于实践的思想中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郇建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11-14,54
伴随着确定性的终结,个体自由不仅是至高无上的价值观,而且也是个体无法逃避的命运。然而,我们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却失去了安全感;世界被感知为极其不确定的、不可控制的和令人可怕的。个体自由需要集体/社会的保护,但是,我们决不应“为了社会的目的”而牺牲个体自由。 相似文献
17.
戚本芬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51-56
什么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与逻辑的本性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后现代主义者反实在论、反基础主义"给予"的根据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本文试图围绕这些问题,通过对形而上学和逻辑的本性及其相互关系的简要历史回顾,特别是通过对一种对后现代主义有着深远影响的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形而上学观的探讨、评价,来加深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陈常燊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2):6-11
《论确实性》中的某些段落似乎透露出某种相对主义倾向,这与维特根斯坦一贯的反相对主义格调不太协调。对于维特根斯坦对相对主义到底持什么态度,构成了他的“相对主义之谜”。基于对摩尔命题的轴心地位、信念系统的确实性、行为方式等理论在维特根斯坦哲学中所扮演角色的分析,“相对主义之谜”的谜底逐渐露出水面。 相似文献
19.
常晖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2,31(5):133-137
语言与思维不可分,语言的差异是思维方式差异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二者关系密切,文化差异必然导致文化语义的不同。文章从语义相对论的角度探讨了不同语言之间互译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同时基于语义相对论的适用范围对比了英汉语在词汇、语法和句法现象上的不同之处,最后指出文化语义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