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桂飞 《管理与财富》2009,(3):120-120,118
本文着重分析了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及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所在,提出了改革农地制度,保护农民权益的对策和建议.首先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其次要规范和完善农地承包流转,加快建立合理有效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2.
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触及企业所有权的安排这一实质.本文不同意目前流行的,也是历史沿习和长期实施的“资本雇佣劳动”,(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的观点.文章阐述了对“资本雇佣劳动”的三种解释的不同意,并指出无论是通过改革宴现国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还是顺应知识(智力)经济的发展潮流.我国企业所有权的安排新应当是“知识(智力)占有(雇佣)资本”  相似文献   

3.
所有权安排对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尽管所有权安排将通过所有权的性质、控制方式和结构比例等主要特征影响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攫取行为,但在不同国别和公共治理模式下却存在着利益目标抉择和诉求的相对差异。本文结合分级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制度背景下,中央和地方国资委分别掌握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的基本特征,着重从所有权的控制方式和结构比例两方面阐释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动机、能力和实际效果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将为股权分置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中配套法规的建立提供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不完全性是现阶段农地市场发育缓慢的产权原因 ,而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不完全性又与其法律属性不明确有关。不完全的农地承包经营权降低了农户农地经营收益和农地交易价格 ,提升了农地交易成本 ,降低了农地市场交易的净收益 ,最终减弱了农户的农地需求和供给。要加速我国农地市场化进程 ,就必须按物权理论规范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制度 ,通过法律制度的建设 ,从产权安排上克服我国农地市场发育的产权制度瓶颈。引言已有的大量文献曾致力于评价私有财产与共同财产制度的相对优劣性 ,这一讨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哈丁“公地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李胜 《决策与信息》2010,(2):113-114
本文基于产权理论分析了我国农地产权的本质、现状和特点,指出各种形式的农民集体实质是一种"虚拟的所有权主体",农地集体所有权实际上蜕变为一种成员权,使得农民集体在征地补偿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利益损失现象.为了有效保护农民集体利益,本文在分析各类损失产生的机制基础上,提出征地补偿的价格构成,从而为有效落实农地补偿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江苏、广西、湖北和黑龙江4省(区)的调查数据评估现行农地流转政策的执行效果,探讨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农地流转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政府促进农地流转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户农地流转行为日趋活跃,促进了农地集中,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户农地流转满意度较高,农地流转基本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初步实现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但也存在农地流转总体水平不高、农地行政性调整时有发生、农地流转自愿程度下降、农地流转签订合同比例不高、政府引导和管理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因此,通过适时改革农地集体所有制;农地流转既要坚持自愿原则,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管理作用;采取明晰农地产权、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对转入土地农户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农业职业培训、在加大农业补贴发放强度的同时将农业补贴发放给粮食种植户等可以更好地促进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的两种模式及其转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传军 《管理科学》2003,16(1):29-32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整套制度安排,把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单边治理模式和共同治理模式,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转化,并认为任何类型的公司治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经济效率和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了各种模式之间的转化,使企业所有权安排不断地趋向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的两种模式及其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整套制度安排,把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单边治理模式和共同治理模式,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转化,并认为:任何类型的公司治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经济效率和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了各种模式之间的转化,使企业所有权安排不断地趋向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9.
农户家庭农地要素流动趋势及其根源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生产要素的流动必然增强。在生产要素流动中 ,资金和劳动力要素流动常常最为引人关注 ,而农地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生产要素 ,因其具有不可移动的固有特性以及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所以在过去研究中对农地流动的关注相对较少。农地流动 ,一般地 ,被认为是所有者或使用者的更换。在经济相对较为落后 ,经济发展对农地依赖程度较高 ,农地常被看作是农民的命根子 ,一般地 ,这些地区农地的流动现象相对应当较少;而在经济相对较为发达 ,经济发展对农地依赖程度较低 ,土地收入在农民家庭中已退出主要收入行列 ,这些地区农地流动现象明显增强。农地流动深层次原因应当是农地要素利用比较效率。为了证明上述判断 ,本文以固定跟踪观察的农户资料为基础 ,以内地山西和沿海浙江为对象 ,对1986~2000年两地农户间农地要素流动行为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景区产权安排模式的弊端日渐凸显,景区涨价风波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寻求一种新型的、效率高的资源配置模式也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立足民法学中关于所有权的基本原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现代产权理论,对我国旅游景区资源所有权本质、门票进行了分析,并试着提出了可行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境外实行的土地私有制,与我国的农地集体所有制存在很大的区别。但从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层面上考察,他们的制度设计有其合理性,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传统模式下农地整理资金使用效率较低.本文从资金供需层面、法律制度层面等角度分析了农地整理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低的原因,然后又分析了 PPP 模式在我国推广应用的条件并列举了相应的实例.结果表明,在目前我国农地整理项目广泛实施的大背景下, PPP 模式是提升农地整理项目效率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3.
吴炯 《管理学报》2013,10(2):179-190
针对家族因素如何导致家族企业分家的问题,建立理论框架:家族企业分家所对应的战略概念是企业分拆,是企业产权的再配置。决定家族企业产权结构的重要因素是监控成本、风险承担成本和集体决策成本等构成的所有权成本。由于家族权威、家族信任等家族社会资本条件影响着家族企业所有权成本,由此,也影响着家族企业分拆模式。就此对宗申摩托、希望集团、苏宁企业等兄弟创业型企业进行了多案例比较分析,分析结果为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安排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探讨以土地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和谐的城乡土地制度的实现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之一。四川省郫县唐元镇长林村“拆院并院”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在农地整理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给方面的实践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基于江苏、广西、湖北、黑龙江4省(区)99个样本村、896户农户的入户调查数据,刻画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时空变动规律,并实证分析影响农地流转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3年间,农户农地流转参与率日趋上升,农户家庭劳动力特征、土地特征、资本特征、土地确权特征以及村庄环境特征中均有变量对农地流转存在显著影响,但全国层面和分省(区)影响农地流转的关键因素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要促进农地流转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农地流转政策的普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一方面,要围绕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目标,在明晰农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地承包权、放活农地经营权的基础上,在全国层面上离析出影响农地流转的关键影响因素,据以制定有普适意义的农地流转政策;另一方面,又要在遵循国家农地流转方针、政策的前提下,认真分析各地影响农地流转的关键因素所在,采取契合当地实际的促进农地流转的举措,使中央农地流转政策"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6.
安图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是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情况下,把林地使用权交给农民,让农民充分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使林业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农地所有权的界定和完善等方面,结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来阐述这一问题,希望有助于我国农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8.深层矛盾无法解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关键则是市场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兼容性问题。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制度创新,解决国企现存的一系列矛盾,但有些深层次矛盾无法真正解决。(1)国有制的要害所在现代企业制度之所以不能解决深层矛盾,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与国有制的矛盾不仅是与国有制实现形式的矛盾,而且是与国有制根本特性的矛盾。源于国有制原本形式的固有特性以及全民所有制表现形式所产生的国有制根本特性。全国所有制主体是全体人民,方式是共同占有。这是全民所有制两个固有特…  相似文献   

19.
农地确权促进了中国农村土地的流转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农地制度安排造成的高交易成本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土地流转,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障碍。自2011年开始全国试点的农地确权制度首次在实测基础上对农户承包地进行登记颁证,从而为农用地的大规模流转奠定了产权基础。为了探讨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并在此框架下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农地确权使得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可能性显著上升约4.9%,平均土地流转量上升了约0.37亩(将近1倍),土地租金率则大幅上升约43.3%。因此,农地确权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土地流转;同时也增强了农地的产权强度,从而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经过10多年的改革,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然而,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却出现了一些使人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比较突出的如:全民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近些年来呈明显下降趋势;全民所有制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非公有制经济成份的增长明显加快;在部分地区,目前已出现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以股份方式进行融合,以及相互渗透的现象。因此,我国理论界对公有制为主体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种种歧义。一种意见认为,所谓以公有制为主体,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国有制为主体,而是包括了集体所有制等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