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元小说是西方20世纪后半叶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象征了一次发生在小说传统内部的范式转变。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角度来看,元小说都与过往的虚构散文体叙事保持着一定的批判距离。这主要表现为它对文学中目的论的反思甚至戏谑。在宏观层面,对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美学而言,主题和时间维度的矛盾通常在经验世界、道德或意识层面得以和解;而当代元小说,或将主题矛盾刻意前景化,或在频繁的语境置换中制造矛盾的阅读期待。在微观层面,对前者而言,意义的产生主要依赖于语言学意义上的近喻和隐喻原则;而后者则将意义消解为语言选择的过程。当然,元小说并非也不可能彻底否定叙事中的目的论;它仅仅是试图在各个具体层面与传统的小说叙事保持暧昧的距离。在一个符号日渐沦为功用消费的当下语境中,这种面对自身媒介"既参与又质疑"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在现代主义小说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20世纪的俄罗斯现代主义小说表现出一种"多元文化立体融合"的文学特质,即它以现代主义思想和现代主义艺术特征为主要内涵,同时又包容着现实主义主题和现实主义艺术特色,不管是在文学内容方面还是在创作艺术上,它都追随着西方现代文学的大胆创新,同时又继承着俄国民族文学的优秀传统。传统性与现代性、俄国性与西方性的完美融合,构成了20世纪俄罗斯现代主义小说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采。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流变论--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文学的辉煌,其内在推力是现实主义小说诗学理论逻辑进程的不断反刍.从"伤痕文学"到"寻根文学"的演绎,个中现实主义诗学理论之探险,鼓荡着文学本位的一再位移,从而终结了传统现实主义,又锻打着新现实主义诗学理论的新质.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在形成过程中所存在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后来所产生的不同的影响,同时也由于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所具有的不同文化内涵、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等等,这使得20世纪的中国小说和西方现代小说在社会学的内容表现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的差异,由此人们可以看到20世纪中国小说和现代西方小说所呈现的不同创作特征和发展风貌。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是创伤的世纪.为了警示世人,当代美国涌现出许多以创伤为题材的杰出小说家.他们尝试用各种叙事技巧展示创伤、表达创伤,以唤起人们对遭受创伤群体的关注.本文从创伤叙事理论的发展、创伤叙事的主要类型和创伤叙事的主要特征三个方面梳理20世纪美国小说,以期为读者的这方面阅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6.
汪曾祺小说的抒情现实主义特征表现在情感构成和抒情方式两个方面.仁心、乡心和童心,是汪曾祺小说具有抒情特征的情感基础;而非情节故事化的结构形式所构成的疏朗的抒情空间,平凡真实生活细节中所蕴含的诗意,以及朴素清新、气韵生动的语言表现则构成汪曾祺小说独特的抒情风格.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指出 2 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始终存在的工具化、一元化等问题和它的局限性 ,提出了相应的选择策略 :现实主义文学的原创性努力及对“现实主义”本义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美国文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文学流派繁多,异彩纷呈;戏剧、诗歌、小说各领风骚,现实主义小说成就最高;文学批评表现出独立性、多元性和科学性;文学创作者具有反传统性与创新性.这些特点使美国文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学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小说的通俗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但在 2 0世纪却多次受到排斥。进入 90年代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 ,许多作家自觉认同和接受了通俗化。 90年代小说的通俗化端于“王朔现象” ,并在“新写实”、历史题材小说和各种“新”字旗号小说潮流中蓬勃发展。其总体特征表现为世俗化、时尚化和语言的生活化 ,并呈现出雅、俗合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女性都市小说回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世纪女性都市小说为考察对象,以二水分流,合而为一描述中国女性都市小说的发展轨迹,重点分析了庐隐、丁玲、张爱玲、草明、张洁、王安忆、张欣等人的创作在这一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本文还从小说视角、人物塑造、心态刻画上阐释了女性都市小说对都市文学的重要贡献,并指出了女性都市小说创作的局限性,为这一类小说的后续创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面对20世纪中国小说研究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两个可能的学术生长点,即诗学研究和哲学分析.无论诗学研究还是哲学分析,都是我们重新进入20世纪中国小说史内部的视角,通过这些视角,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20世纪中国小说史的内在复杂性与丰富性,从而促进20世纪中国小说研究理论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包恒新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3):90-95
进入20世纪,西方许多国家随着经济社会步入现代化时代,哲学、心理学、文学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植根于现代化土壤中的现代派,一心要颠覆历史久远、体系庞大的文学传统,为标立新型的文学思想体系开辟道路,于是一百年来围绕着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理性与反理性、反映与表现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追求现代性与执守传统文学规范之间展开无数次对话.二者既互相对立、摩擦、冲突,又互相融摄、包容、借鉴.现代派思潮在西方已基本立定脚跟,但在东方仍受到传统文学规范的顽强狙击,能否蔚为一种普遍风气?还要看这些地方现代化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4.
“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写实”以其龃龉的话语方式,从三个层面上对传统现实主义实行了深度模式的解构,并在解构的过程中确立起自身在当代中国文坛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5.
国家意识作为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性爱叙事,其中所体现的国家意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性爱叙事表现国家意识的功能方面有一个从写实到象征意味逐步加重的过程;在具体的国家意识表现中,存在一个从强调国家神圣到消解国家神话的过程;而对国家概念的理解也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17.
乡土小说是 2 0世纪 2 0年代中国文坛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写实派作家在坚持“为人生”文学观念的前提下 ,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克服“思想大于形象”的通病 ,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然趋势 ,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 ,从整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追求。恋乡心结是 2 0年代乡土小说产生的重要根据 ,乡土作家们以一种深意的笔触去营造乡村世界 ,他们是生活于都市中的“边缘人”、乡村羁旅者。强固的乡土文化心理积淀与陌生的病态的城市生活体验 ,使他们的灵魂游离都市 ,漂泊于乡野大地。他们在创作中去精神还乡 ,去参与民族文化的现代重建。可以说乡土成为 2 0年代乡土作家创作的不可抵御的永恒诱惑 ,从而促成了2 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来,由鲁迅奠基的宋代文言小说研究在资料的辑佚和考辨、历史地位的认识、艺术特点及成就、小说理论的深入阐发、具体作家作品研究以及文化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较大的进展,但这个领域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宋代文言小说作家作品的研究还存在大片的空白,理学对文学创作积极意义的研究也还有待于拓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依时代推演和文体精神可分为四个板块,亦即:五四的"启蒙小说",左翼的"革命小说","十七年"及"文革"期间的"改造小说",新时期的"人性小说".其主题在不断嬗变的过程中分别凸现的是:"狂人"的"呐喊"与"零余者"的"彷徨";"十字街头"的徘徊与"围城"中的偷生;灵魂的改造与身份的丧失;反思中的人性寻找与欲望支配下的人格缺位. 相似文献
20.
选取几位作家的小说,分析其作品中的戏曲因素。莫言几乎是把《檀香刑》当做一部戏来写,从人物塑造到内容结构都对猫腔(其实是茂腔)进行了借鉴。贾平凹在《秦腔》《白夜》中对秦腔、川剧目连戏的关注。叶广芩的《响马传》《逍遥津》《盗御马》《豆汁记》等小说不论从题目,还是从具体内容,都与戏曲有着密切关系。赵德发的《缱绻与决绝》有多处写到农民与戏曲的关系。张宇的《乡村情感》中三次引用了爹和麦生伯爱唱的民间小调。李佩甫的《羊的门》中有两段民族乐曲与按摩手法相结合的精彩描述等。作家们在结合戏曲时,或表现人物,或渲染环境,或点缀情节,充实内容,或兼而有之,从而使他们的创作不时闪现出中国戏曲的美学神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