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训龙 《民族论坛》2012,(24):33-35
《民族习惯法的经济分析》一书将经济分析法学的理论成果与民族习惯法的研究结合起来,是民族习惯法研究方面的一种可贵的尝试。文章首先就其立论的经济理性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理性不能仅仅从一个行为带来多少直接的经济收益这样一种狭隘的标准来理解,而应从更宏观的生产生活方式、背景去理解各项习惯法制度。接下来对书中涉及到的成本问题、有限自利问题进行了介绍,认为全书在这些问题上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新意。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人类学一直面临着学科本土化和国际化两者如何统一的难题.具体来说就是,中国的人类学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主流的理论范式,去影响国际人类学界对中国的研究;而国际上以中国为对象的人类学研究,又总是用西方的理论范式来解释中国的现象,其解释力显得颇为不足.  相似文献   

3.
广角镜     
实践与探索使人认识到:中国西部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理论的贫困。近年来,一批年青的西部理论工作者开始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追寻西部贫困的根源。他们从理性的更高层次来反思西部民族行为的结果、开始审视过去一直被奉为真理的传统西部理论。他们力图打破理论界长期  相似文献   

4.
科学理性是一种认知理性,它的宗旨就是通过对科学理论或科学事实的哲学解释或分析,采揭示对象亦即客体的规律性,从而表明科学理性的完美.而一种理论是否完美是在一次又一次认识中完成的,科学理性的认识功能主要表现在解释、预见和怀疑上.  相似文献   

5.
鉴于民族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民族性群体事件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受到普遍重视,其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对民族性群体事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方向,但其适用性和解释力无疑也是相对的。本研究尝试通过将西方两种主流理论流派——资源动员理论和社会挫折理论结合起来,并将其置于"机会-意愿"的分析框架之下来进行研究,从"机会-意愿"的视角来剖析民族性群体事件的原因,尝试在既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民族性群体事件的研究作一些新的探索,为正确处理此类问题提供某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领袖人物,哈贝马斯的思想触角延伸到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众多领域,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思想胜景.但是,无论其思想延伸多远,哈贝马斯的整个思想体系是建立在"交往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的基础之上的.在其两卷本的著作<交往行动理论>中,哈贝马斯对交往理性进行了充分的阐释.在笔者看来,哈贝马斯的民族国家以及超越民族国家的思想,也是建立在交往理性的基础之上的.交往理性为新的民族国家的形成确立了一种可能性,即一方面要维护建立在商谈伦理基础上的国家话语机制和政治形态,另一方面又为维护各民族的民族特性和文化多样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文明观强调宗教信仰与科学知识的融合,既反对唯信仰主义也反对唯科学主义,认为判断一个社会是否文明离不开两个标准:一个是价值理性,即体现宗教信仰诸价值实体的理性;另一个是科学理性,即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由科学技术知识来定义的理性。西方世界的文明观强调的是技术理性(或称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和以它为基础的商品主义实际上操纵着现代西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导致了价值理性的丢失和传统道德的解体。  相似文献   

8.
民族共识和民族冲突一直以来都是民族研究的重要问题,民族的差异性并不是民族冲突的根源,而是民族共识的基础.在现代性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的激烈碰撞成为民族共识达成的主要障碍.本文试图从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出发,以交往理性为手段,考察民族共识的生成机制.哈贝马斯将现代性危机归之于生活世界殖民化,用交往合理化来重建生活世界,从而为民族共识的达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交融:在结构中闪光——对特纳"阈限交融"思想的再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仪式中的结构与交融 英国人类学家特纳对仪式过程的精彩阐释,相信可以被很多人类学者信手拈来为己所用,没有人会怀疑其结构与反结构理论的解释力,就像没有学者会质疑特纳在象征人类学中的地位和权威一样.  相似文献   

10.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是云南省25个边境县之一,2005年在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启动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六年来,耿马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成效显著.今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耿马县应持续深入地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不断提高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11.
兴边富民行动10周年:成就、经验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边富民行动是国家民委按照中央部署、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倡议发起的旨在"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一项国家行动.兴边富民行动10年来,成就显著,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呈现出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田家统一、睦邻友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标正在变为现实.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年来,基本形成了符合边境地区发展实际的基本经验.兴边富民行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重点回顾、总结10年来兴边富民行动的成就和主要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兴边富民行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提出的原型范畴理论已在语义、语法及语用等诸多方面被证明是极具解释力的理论,它兼顾了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强调原型的可变性及主观认知在原型择定方面的能动性。据此,笔者以为该理论也能对语言变体作出较合理的解释,并提倡进行多体化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3.
虽然人类是一种理性存在,但理性并不能穷尽人的一切生活领域,对宗教的理性分析必须以此为基础。在宗教与文化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相互关系,宗教,进而文化的相融是世界和平的必备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民族问题表现的探讨逯广斌我国刚刚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在就来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族问题,为时尚早。但是,可以探讨。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任何一种理论的形成、发展,都要经过由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渐...  相似文献   

15.
城市住房体制改革,让物业公司(物业服务企业)成为城市社区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从社区服务实践案例发现,处于治理权下位的物业公司面对来自城市政府关于社区治理公共议题的行政命令时,采取了"选择执行"策略。物业公司的"选择执行"是一种特定制度结构约束下的理性行动,也是一种顺应外在制度环境的合法性行动。物业公司的个体安全保护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和资源依赖机制等是其"选择执行"城市政府行政命令的机会结构。物业公司"选择执行"的理性行动有着特定的制度逻辑,从物业公司的内部技术环境来看,物业公司的组织属性和资源供给结构是其可以"选择执行"的微观制度基础。物业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场化组织,主要职能是为业主提供物业专业服务,而不是为城市政府主导的社区治理提供公共服务。从物业公司所嵌入的外部制度环境来看,物业公司的合法性获得、与城市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利益冲突以及与业主围绕物业服务的利益一致性,成为物业公司在社区服务实践中"选择执行"的宏观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在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分类研究时,提出了著名的格栅,群体图式.论文通过分析道格拉斯的相关著作,分析格栅和群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嬗变,以及道路拉斯等学者在对格栅/群体图式不断修正和完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并检视这一图式如何从仅仅作为一种文化认知方式上升为一种文化理论的.最后,论文探讨了这一图式所具有的解释力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论述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领域对教师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隐藏在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围绕和行动研究密切相关的"教师研究"、"反恩型教学"、"师资发展"等问题从性质、目的和实施步骤的角度所作的理论探讨正好解释了行动研究之所以受到众多教师欢迎的原因.为了不让实践和理论脱节,作者自己做了小型的行动研究,亲身体验了她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傅安国  岳童  侯光辉 《民族学刊》2022,13(9):108-118, 164
个体内生动力归根到底是人格动力的议题。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接续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使民族地区人口自身具备持续向上提升的内生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需要和认知两个视角来厘清西方的动机理论,发现其深具西欧与北美白人社会的文化价值与色彩,这些理论与中华民族地区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接口悖论”。故而民族地区扶贫与振兴语境下的“内生动力”,有别于西方心理学语境中自我决定理论所指的“内在动机”,它是一个中国化的心理学概念。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看,若要为民族地区脱贫与乡村振兴提供有效的心理学理论,采用行动研究来构建民族性或地方性知识不失为一条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9.
就制度供给而言,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取决于其制度目标实现路径设计与代理人个体目标理性选择路径的同向性和兼容性.所以,在存在个体理性约束的情况下,以少数民族身份为核心,以各种民族优惠政策为工具的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机制,和以传承人名录制度为核心的保护制度,常因缺少与少数民族文化行动者(传承主体)目标的兼容性而失去预期的效用.因此,改革其治理机制,重塑制度与个体理性的目标间的激励兼容性,完善其个体预期收益增值机制和预期成本消减机制,协调个体内部行动机制中的工具理性与文化理性间的矛盾,才能在制度层面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余贵忠  徐燕飞 《民族学刊》2020,11(4):27-31, 122-124
立足于“生态经济人”理论假设,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法理分析,从法经济学视角剖析论证少数民族生态习惯法的经济理性,以探索少数民族生态习惯法制度整体,在经济理性作用下的发展运行规律。国家司法传播的困境和产权关系的推动为少数民族生态习惯法夯实经济理性的基石,以及在成本与收益的理性抉择和生态损害惩罚性赔偿的激励机制下,使民族群体经济理性意识得以维持并不断增强,最终使得生态习惯法制度体系的经济理性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共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