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国取“句吴”为国名,是促成吴国立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有明确表述:“太伯、仲雍乃奔荆蛮,文身断发,……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两位来自异族文化的远客,文身断发、自号“句吴”以后,竟博得土著居民的信赖推举,创立吴国,其原因何在?要解答这一问题,就必须了解“句吴”一词的文化蕴意。  相似文献   

2.
文章先从考古发现上证明“太湖地区的吴文化直到春秋晚期才繁荣”这一现象入手,进而推出一系列考古学佐证,揭示宁镇地区湖熟文化与吴文化之间的传承演变关系;并结合当时地形地貌的推断、“横山”“梅里”等相关地名的记载与传说、“吴”之名称的来源,从考古、史籍以及地理学、古文字等诸多方面加以论证,得出了吴国及吴文化应是以宁镇地区为发源地,继而不断向太湖地区扩张,最终繁盛壮大于此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19世吴王寿梦接位时,吴国为楚国属国。其后,晋国推行"联吴制楚"战略,成功瓦解了吴、楚联盟,吴始伐楚。在其时晋、楚争霸的战略态势中,晋国为巩固所获取的战略利益,紧紧地拉住吴国。为此,晋国多次主持盟会,邀请吴国参加,同时让晋国集团内的其他诸国"会吴"。吴国在这一时期,对晋国集团组织的盟会等事务,却显得冷淡与消极。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三:政治因素、军事因素、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4.
吴语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语是汉语的一支重要方言,流行于江苏省和浙江省大部分地区。上古时,该地区主要为百越的扬越及瓯越人所居。那么,为什么在后代却流行称为吴语的汉语方言?这支方言是如何形成、发展起来的?本文准备对这些问题加以回答。一先秦时“吴越语”的出现春秋时代,在江苏地区曾建立过一个强盛的诸侯国——吴国。以后,“吴”成为这一地区的代称。浙江一带建立了另一个诸侯国——越国。吴国的统治者,原是周族人。而当地的百姓  相似文献   

5.
自从周初太伯迁居江南,开创吴国,这块土地便与“吴”字结下不解之缘。尔后,江南大地曰吴地,居民曰吴人,少年曰吴儿,美女回吴娃,水牛日吴牛,良蚕日吴蚕.丝绸曰吴绫,利刃曰吴钩,民风日吴俗,方言曰吴语,总之离不开一个“吴”字。江南称吴,肇始于周代吴国。但是吴国何以称为吴国,即吴国的得名之由,却并非人人可得而闻。下面试为考述。据《史记》记载,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父.有子三人:长曰太伯,次曰仲雍,少子曰季历。季历生昌。古公在父欲立季历以传昌,子是大伯、仲雍二人乃奔江南。“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①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斯多葛(Stoics)对神的理解使神成为一种道德哲学的基础,但在斯多葛看来,神既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它同时对人来说也是世界的内在必然性、也即对作为道德主体的人而言的“命运”;因此,“命运”和“自由”之间产生的紧张对立,给斯多葛将人自身理解为一种独立自主的道德主体以极大的压力。作为外在力量而存在的“命运”,是希腊城邦共同体瓦解之后,希腊化时期的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在必然性统治的世界中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如何可能?是斯多葛哲学的问题和困难之所在,也是其内在力量之所在。这种以理性为根据的意志自由在苏格拉底的独立人格中首先得到体现,在斯多葛学说和人格实践中得到完成:个体因为对于天道或神性的体认而对自我存在具有一种自由自觉的意识,以致形成一种“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这是斯多葛学派对希腊古典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重要贡献,也是构成西方文明核心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电影研究领域涌现出了“共同体美学”理论这一重要成果,其作为一种强调协作、互动和共享的理念,为跨媒体叙事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跨媒体叙事”理论与“共同体美学”理论交相呼应,一致强调整体性、互动性和共同性,但也呼唤独立性、个体性和差异性。将中国电影的跨媒体叙事置于“共同体美学”的视野下,从“叙事共同体”“想象共同体”和“参与共同体”三个方面进行概括分析,阐述了中国电影跨媒体叙事的策略取向和发展路径。这些策略取向包括以故事世界构建为叙事表征、将故事消费视为产业基础、以泛娱乐的参与文化为传播策略等。这不仅反映了跨媒体叙事的可实践价值,也凸显了“中国经验”在共同体美学中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共同体美学和跨媒体叙事的研究,揭示了中国电影跨媒体叙事的发展趋势,并呼吁中国电影回归本土实践和需求,以应对新时代用户对故事消费的高追求,实现共赢和共享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三、从文献记载看“昔周邑”的历史背景下面要讨论的是这个区域里争论最大的一个问题,无论是从考古资料和史料的角度上都还不好取得一致。但是,要想说清“昔周邑”的问题又不得不涉及到这个问题。这就是夨国到底是不是吴国?太伯奔吴是到了宝鸡还是到了江苏?吴太伯、仲雍奔“荆蛮”,是周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个问题不仅是西周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而且也是探讨“昔周邑”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大历史背景。《史记.周本纪》在谈及太伯奔吴时说: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  相似文献   

9.
从吴文化记载看《史记》的文化综合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科 《文史哲》2002,(2):94-97
《史记》中的《吴太伯世家》等篇章,对吴国的历史文化有较详细的记载。通过这个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先秦西汉时期吴人尚武好勇、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等特点。吴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区文化载入史册,体现了《史记》的文化综合特点。这种综合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它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创造新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初论吴文化     
关于“吴越文化”的研究课题,早在三十年代就已被人提出,并曾为此作过一些零星调查和研究工作,解放以后,随着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数以百计的古代文化遗址的发现和无计其数的地下文物的出土,特别是三十年来大量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对我国东南各地区古代文化的发展序列,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有科学发掘地层关系为依据的正确认识。所有这些,都为今日我们分别作吴文化和越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试就关于吴国的起始年代、地域和文化定名问题初步谈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文化共同体作为“共同体”思想的组成部分,旨在实现文化的统一性。“君子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和人类学“和”的价值理念,这是李安宅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基本立场,也是其文化共同体思想的形成渊源。李安宅在“整个国家福利”的系统下,以“统一中有个别适应,个别中有一致福利”为原则,将边疆定义为“与内地文化有一点不同”的区域,提出了以“文化程度”界定边疆,以“文化种类”区分边疆的主张。基于边疆建设的思考,李安宅进一步从语言的魔力、文化的相对性、文化的尊重、“复异中有统一”及“统一中有复异”等维度丰富了文化共同体思想。研究文化共同体视阈下的李安宅边疆思想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边疆文化内涵中的民族精神,探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融合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上海博物馆的邀请,镇江博物馆主办的《镇江吴文化考古成果展览》自1987年元旦至20日在上博展出。结合展览,特邀请长江下游几个省的有关考古工作者20余人举行了一次为期三天的吴文化学术座谈会。镇江地区属于吴国的中心区域。解放以来,由于考古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初步揭示了吴文化的面貌,珍贵的出土文物对于研究吴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南唐六军与侍卫诸军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南唐禁军的史料少而零散,笔者披沙捡金,广为搜集,试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考述。吴在杨行密、杨渥统治时期,以话道都统之名义统御诸将,其时尚无禁军之制。武义元年(919),杨隆演即吴国王位,始改系军为禁军。吴国禁军有侍卫诸军与诸卫之别。徐知法将受吴样,吴宗室杨不服,逃出和州,欲结宿将周本起事,“侍卫军使郭杀妻子于和州”。①顺义四年(924)八月,“遣右威卫将军雷现献新茶于唐”。六年二月,“遣右骁卫将军苏虔献金花、银器、锦绮于唐”。②可证其是。但有关吴国六军的记载却不见于史书,不知是史书漏载,还是原本就无设…  相似文献   

1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领性论述,这一重要论述至少蕴涵两层意义:一是从观念建构的维度阐明“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共同体”这一基本事实;二是从意识铸造的维度引导各族人民形成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的思想自觉和情感、价值与理性认同。就此而言,“四个共同”精准概括了中国各民族之所以是一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理论依据,“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精辟阐述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历史与现实形态,“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形象而辩证地阐明了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的准自然性与历史性特质,“四个与共”深刻总结了各族人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所应坚持的思想指针,“五个认同”具体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应遵循的实践方向,其中,认同中国共产党更应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心骨和关键。  相似文献   

15.
传统医学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中草药的名称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一部分,中草药名称既有汉语词汇的共性特征,又有其个性特征。从造词法和构词法两个角度入手,对中草药名称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是语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晋楚争霸与晋“联吴制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时期晋、楚争霸处于对峙的均衡状态时,一个打破当时战略均势、改变列国间力量对比及对后来的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是晋国成功推行了"联吴制楚"的战略方针.其后,吴、楚反目并争夺于江淮,吴国崛起并与仍为楚之属国的越国相争于东南以及继齐、晋、楚称霸后,吴、越相继称霸等,都与这一战略方针在当时的成功推行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对春秋时期地域文化的互动研究中,这也是一个有着典型意义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
知识共同体方法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共同体方法认为,知识共同体在不确定问题上具有权威优势,同时其成员具有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因此,它能够作为一个独立变量影响到一国的政治决策,共有的知识通过国家间的联系流散到其他国家,形成更大范围的共识,从而促进国家间的合作.但是知识共同体方法忽视了合作与冲突的联系,对影响国际合作的程度也没有做出清晰的界定,这导致其方法本身具有严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本期导读     
本期何卫平的文章旨在澄清解释学与认识论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他认为,解释学作为人文科学的哲学,与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建立起来的认识论相互间虽有交叉但各自的哲学基础不同,因此明确两者的界限有利于把握各自特性并促进研究的进展。刘永富先生的文章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文化共同体对共同生活的意义,并依据语言实践中对“生活”、“共同生活”、“共同体”、“文化”等术语的实际使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说明。郜积意先生的文章对董仲舒的“《春秋》无达辞”展开学术追问,清理了董仲舒对于《春秋》的解释,得出了经典解释不仅是一种学术活…  相似文献   

19.
一“浦东”名称小考 黄浦江将上海地区分隔成浦西和浦东两个部分。“浦东”作为一个区域,其名称在明代中叶以后就开始出现。在嘉靖和万历《上海县志》上都记载着:“……由闸港而下,若盐铁塘、沈庄塘,若周浦,若三林塘,若杨淄偻,此为浦东之水也”。①到清代,“浦东”这一名称的使用已非常普遍。浦东的区域,历史上时有变动,因而有了广义和狭义之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在吴文化的热烈探讨中,论者每每论及华夏文化对吴文化的影响,而对吴文化给予华夏文化的影响则注意不够。文化的影响从来都是相互的,现有资料表明,至迟远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长江下游吴越地区的文化就对中土文化发生了联系和影响。到春秋晚期,随着吴越的崛起和争霸华夏,这一影响达到了高峰。本文拟就春秋晚期以来吴文化的北向影响作一初略的探索,以期对整个吴文化研究的拓宽深化有所裨益。一据《庄传》记载,襄公十九年,鲁为报谢晋伐齐救鲁之功,特赠晋中军将荀偃以“吴寿梦之鼎”。寿梦为吴王,《吴越春秋》载其曾“朝周适楚,观诸侯礼乐”,并与“鲁成公会于钟离”。文献载其重器——“寿梦之鼎”辗转于华夏重要国家鲁、晋,透射出春秋中晚期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