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委婉语是伴随着语言禁忌的产生而出现的,其深蕴着儒家文化的中和思想。这种思想隐匿在委婉语中已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语言规范,制约着人们言语交际时话语的建构,酿造出了一个以礼相待、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交际场,这有利于促进语言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求效应的言语活动,交际双方都试图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领会对方的意图,从而达到交际的效果,而交际的成功与语言是否准确、恰当密切相关,确切地说,交际语境、词汇运用、语篇解读、文化背景知识等因素影响着言语交际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园中的英汉双语使用者进行语码转换是为了达到一定的言语交际目的而采用的言语策略.使用者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进行语码转换,并将其作为一种言语策略,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4.
结合语料,以批评语用学为研究视角进行分析,认为不良公示语具有凸显权势、唯功利是图、价值导向偏颇、语用陷阱、恶言侮辱、肆意恐吓等语用-语言特征,是一种不良言语行为,反映了消极的语用心理,极易产生负面语用效果,影响语用和谐.  相似文献   

5.
"ケツション言葉"即缓冲语的使用是商务日语交际中的语用特点之一。日本人在商务交际中,当委托、请求、询问、提议、提出反对意见或拒绝对方要求等时候,为避免语言过于直接、生硬、冷淡而使对方感到不愉快,通过使用缓冲语来缓和气氛。本文从分析常见缓冲语的使用情况入手,剖析缓冲语在维系人际关系,顺利实现交际目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思想交流工具.正确、艺术地使用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这种高智慧生物文明的集中体现.本文试图从委婉语使用的角度、通过对言语中礼貌现象的分析,对语言艺术的一些具体表现,进行简单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称呼用语在人们言语交际中占有很重要地位,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使用的称呼用语也不尽相同。在教学实践中和与俄罗斯人交往中,常常发现一些同学不知道如何向陌生的俄国人打招呼或称呼对方,不知道如何向对方提出问题或请求。现就俄语言语中对陌生人的称呼用语作以简单介绍:   一、Привлечение внимания招呼语 (引起对方注意的用语 )在与不熟悉的人交际中,因不知道该怎样称呼对方,又要向对方提出问题或者请求,所以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常常使用下列招呼语:   1.Простите !Извините …  相似文献   

8.
语用标记语的使用为交际对方提供明示的语用标记和话语之间的关联,帮助对方正确理解话语,顺利实现交际目的,在口头和书面交际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定量分析与研究学生的英文书信这一书面语交际后,我们发现,他们具有一定的使用语用标记语能力,但它的使用有较大的一致性,有时出现模式化倾向,或者重复使用、误用或根本不用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语用标记语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性,传授语用标记语的相关知识,并增加语用标记语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码转换是大学校园中极为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民族高校大学生在语码转换的频率、语码使用情况、语码转换的作用、长度、认知和交际对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民族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论汉语和英语中的委婉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一种不直说本意而用含蓄的话来暗示或表述的修辞格。委婉语是各个时代、各个国家都采用的 ,只是所用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不同 ,因而委婉语具有普遍性。在适当的场合里 ,恰当地使用委婉语 ,既能收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又能反映说话者的思想修养和语言修养 ,而且也反映一定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1.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大学校园的和谐,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使其成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我们在构建大学和谐校园过程中必须把握适度原则,过或不及,大学校园都不可能和谐。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语境下批评言语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言语行为理论发展的历史,指出了在汉语语境下研究具体言语行为的意义。根据Searle对具体言语行为的定义,阐述了批评言语行为的构成规则和规定规则。采用语篇补全测试,选择某大学非语言专业三年级学生为受试,搜集批评言语行为的语料。在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理论框架之下,改用B lum-K u lka的言语序列分析模型,围绕地位变量,对汉语批评言语行为进行了定性研究,发现了一些常用的语言使用策略:给出原因、提供选择、提出必须遵守的原则、进行威胁、侮辱对方、提醒对方、追究对方以往的过失、惩罚、反语、质问、提出要求、表扬、睿智俗语和各种策略的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3.
Jef. Verschueren的顺应性理论为语用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一种综观的思想.人称指示语的使用反映了说话者借助语境,对语言编码赋予某种特定的含义指向,从而揭示动态语境下语言形式与社会意义之间的关系,恰当而准确地运用人称指示语是言语交际和谐进行下去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的“润滑剂”;礼貌原则是语言交际中制约语言行为的礼貌规范。从语用学角度出发,探索委婉语和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委婉语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意,是出于礼貌的考虑使话语得体,使对方感到你和善不强迫他人,不使人无台阶可下。所以人们在交际中运用委婉语正是遵守了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的语境制约与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语言实现其交际功能的重要途径。在言语交际中,委婉语的使用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语境是一个有机且不断变化的言语交际环境,包括语言语境、交际者的认知机制、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及跨文化语境等因素。本文从委婉语的典型特征和语境的内涵着手,进一步阐述了语境对委婉语使用的制约功能和对委婉语语义的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16.
试论俄罗斯当代言语文明与语言生态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文明是俄罗斯文化传统在语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苏联社会急剧变革 ,当代俄罗斯言语文明部分失落 ,已引起语言学家及诸多有识之士的普遍忧虑和广泛关注。如何规范和保证俄语的纯正和优美 ,保护语言生态环境 ,是文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当代俄罗斯言语文明的失落在詈语和外来词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对于这种言语文明失落现象 ,可以从纯语言学、语用学、历史语言学方面探讨 ,并从全新的语言生态学角度来探索言语文明。  相似文献   

17.
委婉语就是运用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说话人的思想。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一种语言策略和交际手段,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商务交往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从语用学中的社交语用角度分析了委婉语作为言语使用者追求语言经济效用最大化的手段之一具有避讳功能、文雅功能、礼貌功能和自我保护功能。基于这些语用功能,本文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委婉语在商务英语中的特殊语言结构和表现手法。作为一种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沟通技巧,委婉语的巧妙使用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使交往双方达到共赢。  相似文献   

18.
威胁是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它具有蓄意性和驱使性,常常被用作一种不礼貌策略攻击对方的面子。威胁语在一定的语境下是合适的。威胁语与其回应语组成相邻对。根据 Spencer-Oatey的关系管理理论,言语互动中的威胁回应语反映了不同的和谐取向,是人际关系制约下的语用调节。以电视连续剧《暗算》第三部《捕风》为例析,可知汉语威胁语和回应语的类型、特点与功能。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优化大学的育人环境,提升校园的文化品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的改革和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大学增强竞争优势和发展活力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分析校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在新形势下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物质环境,创设高品位和谐的育人环境;弘扬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创造和谐民主的育人管理机制等途径不断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语用推理是交际者以构成语言的词语的字面意义为依据,运用一定的知识和策略,推导出语言与语境的关联,并解读由此产生的语境含义的思维过程。幽默是一种从不和谐到和谐,最终产生特殊语境效果的表达形式。幽默分为情景幽默和言语幽默。情景幽默是由于场景本身或人们对场景的理解而产生的幽默,言语幽默是由于人们对特定语境中语言的字面或语用意义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幽默表达形式包括某种不和谐、不合逻辑、荒谬、出乎意外、可笑的关系,听众或读者必须首先理解这种关系,觉察出这种不和谐因素中的意义,然后再去发现不和谐中的和谐,并理解发话者通过幽默所表达的真正意图。作者揭示了幽默话语是借助语用推理来表达和理解话语本意之外的各种含义的基本原理,并结合语境和合作原则分析了幽默话语生成和阐释的语用推理机制。并讨论了幽默话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成功交际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在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改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等方面所具有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