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爱与良知     
中国入世后,在目前的23个WTO协议中,有21个是针对政府行为的。所以,政府公务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入世后,政府部门是公益机构,公务员是公益岗位,政府部门和公务员的全部责任和追求就是公共效益的最大化,他们决不能行使职能之外的权力,决不能谋取公共利益之外的其他利益,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使中国走上一条持续不断的健康发展之路。何为“铲案”?就是许多本该公诸于世,一查到底的大案要案最终被某些有权有势的人一个电话、一个暗示轻而易举地“摆平”了。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是以权代法的结果,是当…  相似文献   

2.
周天勇 《决策》2004,(6):46-47
政府机构和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作为,是纳税人纳税向政府机构购买的一种服务。政府机构和公务员,在花费了财政拨款等办公经费,在拿了纳税人支付的工资后,服务和管理作为,是一种不可推却的义务。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有权有利的“都作为”和“积极作为”,和无权无利的不作为和消极作为。  相似文献   

3.
从非典到禽流感,从汶川地震到西南旱灾以及一系列的社会安全事件,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接连不断。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如何处理社会危机事件将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也直接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进而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生死存亡。面对层出不穷、类型各异的危机事件,政府的危机管理体系和能力是防止、解决危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在《改革内参》上撰文认为,在公务员和干部勤政务实、干事创业的动力中,不能缺少物质利益。对公务员和干部不是不要讲物质利益,恰恰相反,它在公务员和干部勤政务实、干事创业的动力源里是不可或缺的。马克思早就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  相似文献   

5.
自毛泽东同志发表“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说,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先后被写进我们的党章和宪法,它深刻地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和党所领导的国家政权的性质,是我们的党和国家政权区别于剥削阶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一个显著标志然而,近来在某些领导干部中,讲“为人民服务”似乎已经过时,“为纳税人服务”作为一种时髦口号日渐流行开来如果把“为纳税人服务”作为一种对国家公职人员改进工作作风的要求,本无须置喙。但用它作为共产党人或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准则,甚至用以取代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则是一种政治上…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的转型过程中,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公共冲突,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基层公务员直接和广大群众接触,在治理公共冲突中处在第一线,他们治理公共冲突的能力高低将直接决定冲突事件解决的效果。所以,本文认为目前公共冲突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增加了解决难度,其次基层公务员在治理公共冲突中的能力还有很多缺陷,因此,提高基层公务员治理公共冲突的能力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问责制是一种对政府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存在过错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公共事件问责制是针对公务员在公共事件的起因、过程或处理中存在过错或重大过失,并且证实其负有领导或执行责任时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公务员在公共事件中的责任可分为道义责任、行政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等。目前,我国正处于  相似文献   

8.
王建芹 《决策》2005,(9):43-45
政府同样是一个利益主体,同样有获得利益的动机。而且,由于掌握公共权力,政府如果不依法行政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利益,其危害性对社会秩序的破坏更大。  相似文献   

9.
马驰 《经营管理者》2011,(23):73+62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资源进行的权威性分配,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彰显着民主、公平、参与及责任的公共精神。作为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它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的实现。但是转型期制度设计不完善使得我国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公共性流失严重,产生了明显的社会负面影响,需要在政府利益、政策制定体系、公民参与、行政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索,防止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共性流失。  相似文献   

10.
政府公共部门的组织沉默行为,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中的大多数公务员在面对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时,出于某种目的而没有表达个人观点的行为。公务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双重职业特征,使其组织沉默行为的负面溢出效应放大,不仅有损于公务员自身形象和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11.
追求公共利益是公务员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公共利益为信仰,以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职业标准。然而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揭示出,市场经济下私人选择活动中适用的理性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政治领域的公共选择活动,政府及其公务人员也具有自身的利益目标。在我国机构改革中,不应忽视公务员的现实的、物质的需求,应设法在健全和完善制度约束的同时进行制度激励,奖罚明晰,将公务员的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今后,河南省各级行政机关和教育,医疗卫生、供水、供电等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如果违反规定收取费用,或通过其他组织和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将被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13.
宪政的实质是限制公共权力,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特别是防止公共权力侵犯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确保公共权力确实为着公共利益服务。公共财政是公共权力运作的物质基础,体现着公共权力的性质及其运作的实质。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是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心理契约是政府与公务员之间相互支持与信任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政府绩效和公共组织效能以及政府形象的主要因素。培训能帮助公务员建立适合社会变革和组织期望的心理契约,提高公务员对组织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改善政府管理绩效,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政权分设几层为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天勇 《决策》2004,(2):42-44
经济学界往往探讨市场失灵,因此而提出由政府来规制市场。因为一般的经济理论假设政府代表公共利益,并是有理性的,它可以按照弥补市场失误的方向,去提供公共产品、制定游戏规则、秉公当好裁判、进行社会管理。但是,在实际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政府、政府各部门、各部门中的公务员也有自己的利曾,其决策并不是非常有理性的。因而,也存在着政府失灵的情况,也需要规制政府。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就中国政府运作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经济学方面的分析,并提出规制政府的设想,写了一系列的短文,本刊将以专栏形式连续刊发。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由于税收体制不合理,国家预算透明度较低等原因,纳税人感觉所要承受的税收负担比实际的负担要轻,只看到政府的财政支出所带来的好处,却忽略了自己为此付出的代价,这都是"财政幻觉"。本文介绍了财政幻觉假说的相关内容,从财政幻觉产生的原因出发,结合我国财政体制中的实例,提出了若干建议,政府应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将财政支出更多地用于民生,让人民受益。  相似文献   

17.
政府雇员制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种公共人力资源制度。它在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体现专才优才的原则、开创多元化的公共人事管理模式方面都为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提供了思路。我国在政府雇员制的基础上,实行了公务员聘任制,借鉴政府雇员制经验,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合理规划公务员聘任制,逐步完善我国的公务员聘任制。  相似文献   

18.
基层公务员是一个相对概念,对县级单位而言是指依法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且由财政经费供养的乡镇公职人员,对地厅级以上单位而言则包括县级和乡镇公职人员,其中后者更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接受。  相似文献   

19.
人性假设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解释,它决定着人的预期活动,影响着人的行为。公务员人性假设是公共管理者行政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熟悉人性假设能对公务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当前理论界对公务员的人性假设看法不一,主要有经济人、道德人、政治人、复杂人等观点。本文在对当前公务员人性假设进行归纳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公务员是"有理性的合法的经济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张永文 《领导文萃》2008,(24):67-67
[点评者说]“领导小组”据说是党政机关抓工作促落实的良方,但事实上却反证了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结果是遇困难相互扯皮,有利益抢成一片,领导则落了个位高权重不干事,虚耗行政资源和资金,增加政府和群众负担。谁能想象一个沈阳市就有百八十个“领导小组”。相互摩擦的轮子,能让车走得稳、走得快吗?漫画倒也形象、贴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