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何顿“抗战三部曲”收官之作的《黄埔四期》,在叙事主题上与《湖南骡子》《来生再见》一脉相承,其不醉心于英雄传奇,而是突出战争的残酷与惨烈,强调对战争的反思与批判;作品试图以文学的方式来填 补历史的空白,提醒公众牢记被遗忘与遮蔽的历史,为中国的战争文学创造了全新的叙事高度。  相似文献   

2.
何顿的小说《来生再见》与他200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抵抗者》在叙述上有诸多相同、相似的内容。就区别来说,《来生再见》是适合这个时代的、经过打磨后的更为细化的《抵抗者》;但就小说的原创价值而言,《来生再见》并不是何顿的第一部具有突破性转向风格的作品,他只是略有递进地改写了自己十余年前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何顿的《来生再见》以史实为根基,融虚构于情节,小说介于历史和故事之间、长篇小说和报告文学之间,具有文学和生活的双重见证意义。对于那段不为人知的抗战历史,作为读者的"我们"是"被蒙在深闺"的"梦里人";就生活现实而言,小说中幸存的主人公们,则是不知今朝为何夕的"梦里人"。作品以小人物命运勾连大历史风云,以历史材料辅政文学想象,既有文学照进历史的"真实"价值,也显出作家叩问历史正义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4.
大陆当代主流文学对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国军抗战历史的反映并不充分,何顿的长篇小说《来生再见》正面直视国军抗日的历史,记录国军在湖南与日本侵略者的具体战斗过程,有效地抵抗了现实生活与文学创作中的集体遗忘。作品讲述了一个国军下级军官的一生,通过对主人公底层农民身份的还原,突破了战争小说常见的成长模式,在嵌套式结构形成的张力中推进"反英雄"式的叙述,触目惊心地揭示战争的残酷,有力地表达了鲜明的反战立场。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一共写了十二出历史剧。五四时写了《卓文君》,《王昭君》,《聂荌》。抗战时写了《屈原》,《虎符》,《筑》(后改名为《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棠棣之花》。解放后写了《蔡文姬》,《武则天》,《郑成功》。这些历史剧以题材的丰富、内容的深刻、风格的独特,为我国历史剧的创作领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为人类精神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郭沫若的历史剧中最负盛名的,影响最大的是一九四二年年初创作的《屈原》。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一面加紧了对蒋介石的政治诱降;一面集中兵力疯狂地扫荡我解放区。蒋  相似文献   

6.
在抗日战争的炮火声中,在日本侵略者践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的危急时刻,在国民党顽固派推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政第的艰苦年代,在广大文艺工作者处于愤概、徘徊的时候,郭沫若怀着爱国主义的激情,以敏锐犀利的大笔,于1938——1945年期间,先后撰写了《抗战与文化问题》、《今天创作底道路》、《新文艺的使命》、《中国战时的文学与艺术》、《“民族形式”商兑》等十多篇重要的文艺论文,高举起抗战文艺的旗帜,明确而坚定地提出了“为抗战而艺术”,“民族形式的中心  相似文献   

7.
在抗战初期的文坛上,最活跃的文学样式是为抗日救亡而呐喊的诗歌和记载血肉拚搏的真实文字——报告文学。小说创作则一度陷入沉寂。随着战争的深入和战时文学的逐渐成熟,小说创作在抗战第二年后,逐步呈现出繁盛状貌。丘东平的《第七连》、巴金的《火》等抗战小说;张天翼的《华威先生》、茅盾的《腐蚀》等暴露小说;  相似文献   

8.
卞之琳在抗战时期创作的《慰劳信集》标志着他的诗歌风格的一次重要转变。受时代的影响,诗人创作激情被激发,出于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卞之琳并未放弃前期的艺术理念,而是努力探索个人的诗歌技艺与时代抗战主题创造性融合。与卞之琳前期作品相比较,《慰劳信集》在视角、诗境、意趣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与同时代其他抗战诗歌相比较,《慰劳信集》选择了不一样的理性抒情鼓舞人心与赤子之心贴近大众的艺术途径。《慰劳信集》不仅展示了抗战诗歌的一种新风貌,也是忠实于诗歌艺术,面向大众读者的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具有独特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何顿的抗日题材长篇小说《来生再见》,其写作的重心不在抗日,而在文革;作家关注的不是历史,而是普通人在极端政治条件下人性的挣扎。生存环境险恶严酷的抗战时期,主人公黄抗日能够应用自己的生存哲学虎口脱身,回到家中安静地生活;但在文革的政治环境下,他却被逼得装疯、吃屎,家破人亡,生活、人格肢解得体无完肤。作品通过这种对比竖起了一座文革无字碑,形成对文革无言的控诉。  相似文献   

10.
创作自述1993年,我创作的两幅油画《红色机器》之一、之二,无论在观念上或是语言上,都超出了一般历史画的领域。我将这种画称为陈列性的历史画,所谓陈列就像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展品那样,将历史实物展示给大家看,由实物联系历史,我试图用陈列的实物感贯通符号的上下文关系,将原先被掩盖的历史情境转换成心照不宜的明示。这样的历史画是...  相似文献   

11.
1938年12月1日,梁实秋在《中央日报·平明》副刊上发表的带有征稿性质的《编者的话》,引发了抗战文艺界关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论争实际上持续到1944年,长达5年之久,而其余波与影响则一直持续到解放以后。诚然,论争已成为历史,作为后来者,我们无力也无需将这些恩怨纷争辩个一清二楚,但面对历史,必要的反思却能为今天文艺的健康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一1938年12月1日,梁实秋在重庆《中央日报》主编的副刊《平明》面世,他在类似发刊词的编者的话里有如下一段文字: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  相似文献   

12.
萧红的创作生涯内嵌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她的作品和抗战文学的关联是一种内在的关联,抗战对于萧红作品而言不是外在的偶然,而是内在的连续性的存在,是萧红作为一个作家一系列有意识的创作活动中决定性因素,“抗战文学”既是萧红作品的主题,也是理解萧红作品的方法,可以藉此整体地理解萧红全部作品——从《弃儿》到《马伯乐》。  相似文献   

13.
吉安是赣中重镇,古称“文章节义之邦”,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江西抗战首府,人文蔚起。这使吉安不仅成为江西战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成为连接中国东南与西南的抗战文化重地。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使吉安在抗战时期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抗战文化:郭沫若、茅盾、巴金、柳亚子、田汉等文学家、诗人在吉安发表抗战诗文;反映抗战的木刻与绘画艺术作品在吉安展出;《复国走南洋》、《八百壮士》、《大骂汪精卫》等抗战戏剧杂技在吉安演出;《再牺牲再前进》、《南昌轰炸实录》等抗战音乐电影在吉安播放;《前方日报》、《抗战月报》等抗战报刊在吉安出版发行;吉安民众教育馆、文山书店等图书馆与书店为抗战提供精神食粮;浙江大学迁驻吉安泰和;国立十三中学在吉安创办;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江西总部等抗日团体在吉安开展抗战活动,等等。这些抗战文化对推动抗战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奠定和彰显了吉安抗战文化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执笔于抗战后期、完稿于抗战胜利声中的《清明前后》,是主要以小说家著称的茅盾先生的唯一话剧剧本。这一剧本,也许由于具有小说化的倾向,没有受到人们充分的注意。但无论从茅盾自身的创作历程或从我国新文学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它都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一篇名为《“中国宪兵”,六百人击退两万日军》在《文史春秋》、《海内与海外》等多家刊载,又被《作家文摘报》等多家报纸及网络上反复转载,但南京作者王炳毅先生经过核对抗战历史档案、特别是抗战史料中有关1937年底的南京保卫战的记载认为该文与历史史实大有出入,严重失实。  相似文献   

16.
《时与湖文艺》作为抗战后期重庆文坛一份重要的文学期刊,其创作小说在人性主题上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多样性的展示。不仅吸引了一批知名作家为其撰稿,更为大批青年作家提供了创作园地。《时与湖文艺》的出现,推动了中国抗战后期文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萧红是20世纪30年代初走上文学道路的,1935年随着《生死场》的发表而蜚声上海文坛。之后萧红的名字与抗战紧紧联系在一起。前期代表作《生死场》既给萧红带来了声名,又客观上局限了萧红的整体评价。创作于旅日时期的《牛车上》《家族以外的人》等作品标示出萧红创作的转型,后期萧红的创作和作品既与时代紧密相连又远未局限于抗战,在战争的大背景下呈现出日益鲜明的萧红风格。重视后期萧红的作品和风格,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后期作品的艺术特色,对于从整体上把握萧红创作和评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抗战初期,“在刀光血影之下已经窒息了整整十年”(郭沫若《洪波曲》)之久的武汉复苏了。这时,居住在武昌千家街福音堂的冯玉祥将军目睹举国上下抗日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他挥起了手中的笔,创作大量诗歌,讴歌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众多的民族精英,倾吐自己的喜怒哀乐,抒发对国家民族和人民大众挚热的爱。这些诗歌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和平、民主、真理的挚着追求。当时出版的《全民周刊》、《新华日报》、《战时乡村》等刊物常有他的诗作发表,据不完全统计,仅1937年8月至1938年3月在邹韬奋先生主编的《抗战》(三日刊)上,就发表了三十余首,1938年3月三户图书印刷社出版了他的《抗战诗歌集》,收歌达八十首之多。作者在自序中阐明了自己的创作意图:“我时常  相似文献   

19.
《华威先生》中华威这一形象,解放后一直被当作反动的、破坏抗日的国民党党棍、特务看待的。经过认真分析,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所偏颇。作者创作的意图有二:一是暴露抗战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是提醒人们看到自身的缺点,以利改正之。二是旨在揭示华威一类人丑恶的心态。这是作者继承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从一个侧面再现了60多年前滇缅抗战的历史,也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滇西这片土地——怒江东岸保山城,四周群山环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