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源与《海国图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鸦片战争中,清军由于科学水平、军事技术方面与英军相差太远,士气也远不如人,其失败是必然的。有些文章把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单纯归咎于统治阶级中投降派抗敌不力,这是片面的看法。清帝国的失败主要在于它的闭塞和落后。落后了就会挨打。清帝国如果继续这样落后下去,迟早有一天会亡国。但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统治者仍旧没有认识到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巨大差距。他们对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感到迷惑不解,找不到失败的原因。如当时清朝统治阶层中有人感叹说;“二百年全盛之国威,乃为七百里外之遒夷所困,并使文武将帅,接踵死绥,而曾不能挫夷之毫末,兴言及此,令人发指眥裂,泣下沾衣。”还有人说:“时至今日,海外诸夷侵凌中国甚矣,沿海数省既遭蹂躏,大将数出,失地丧师,卒以千万取和,至今海疆大吏受其侮辱而不敢较……其他可骇之事,书契以来,所未有也。”  相似文献   

2.
3.
4.
《海国图志》是十九世纪中叶由中国人最早自编有关世界地理、历史系统知识的著述,并包括着编者魏源对于“海防”的见解。它不只是一部资料性的参考书,也适当反映出当时一般开明人士具体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后的态度问题。编者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1844年进士,署理江苏的东台和兴化各县,实授高邮州知州。1850年太平军起义,首倡团练,力图抵拒,却因延误驿报革职;后复原官,不久病死。他是一个封建统治集团中的小官僚,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政治上当然顽强反抗农民革命;但在学术思想的领域里,却有一定的贡献。魏源曾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是和龚自珍议论相得而齐名的经今文学家。他们一反当时汉学家支离破碎的治学方法,主张研究古代典籍应该联系现实政治,提倡“经世致用”之学。鸦片战争前十四年,魏源即已辑成《皇朝经世文编》一百二十卷。1821年英军进犯浙江,他曾在坚决抗战的钦差大臣  相似文献   

5.
<正>鸦片战争时,魏源辑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的理论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揭起“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成为魏源理论主张的继承者和实践者。本文拟对《海国图志》的思想及对洋务运动的影响,作一个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海国图志》与近代民主思想王劲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历史。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是了解和认识世界,同时真正认识中国自己;第二步才是提出改革中国社会的方案,并付诸行动。鸦片战争后,在中国人认识世界这一问题上,一位南方人和一位北方人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魏源的《海国图志》五十卷本完成于1843年一月(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翌年阴历五月,在扬州发行。1847年阴历五月,六十卷本出版。1852年,魏源再把《海国图志》增补成百卷,翌年刊行。 《海国图志》在1851年首次由中国商船亥二号带入日本,共三部,是1847年出版的六十卷本。但由于负责检查进口书籍内容的长崎官员[书物改役]发觉内有介绍基督教的文字,三部全被没收。而没收了的书,分别被[御文库御用][学问所御用]及老中牧野忠雄取去。1852年又由子二号船传入一部,为长崎会所所保管。到1854年寅一号船带入十五部时,该书才被批准进口,即是说才可以正式在市场出售。可是,十五部之中,七部是由幕府等官方订购,剩余的才进入市场。价格方面,在1851年和1852年是130目,但到了1854年该书涨价至180目。1859年价格更提高至436匁,可见这书受欢迎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在1840年到1861年之间中国人写成的22种有关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书籍中,影响最大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就两书的比较而言,写作动机的不同决定了内容的不同取舍,而内容的不同取舍又决定了两书的不同特点,即《海国图志》以博见长,《瀛寰志略》以精取胜。但无论是《海国图志》的以博见长,还是《瀛寰志略》的以精取胜,实际上都有它们的合理性,也都实现了自己的写作宗旨和目的。我们很难笼统地在它们之间分出谁优谁劣。作为中国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历史地理书,《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中对世界大势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它们的介绍具有较为全面,重点突出,新知识、旧观念这样三个特点。除它们所共同具有的这些特点外,在“睁眼看世界”方面,《瀛寰志略》有三点要优胜于《海国图志》:一是对传统的华夷观念的突破;二是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介绍;三是对工商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认识。如果说《瀛寰志略》之优长在“睁眼看世界”的话,那么,《海国图志》之优长则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学习西方列强的长处,用来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亦即学习西方成了时代的主题或历史潮流,《瀛寰志略》通过对世界大势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使国人对西方有所了解和认识,从而为他们提供了产生向西方学习之要求的可能性,但《瀛寰志略》本身并没有包含向西方学习的内容;而《海国图志》提出的“师夷长技”的主张则开启了近代学习西方的新潮流。这一新潮流曾支配晚清社会和思想界达数十年之久。  相似文献   

9.
魏源深受艾儒略的影响,其《海国图志》至少在33处引述了艾儒略的《职方外纪》。《海国图志》的内容远比200多年前的《职方外纪》丰富得多,详实得多。但是,《海国图志》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存在着许多知识性错误和认识上的谬误。  相似文献   

10.
《海国图志》对“幕末”日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国图志》对“幕末”(1603—1866年为德川幕末,设在江户)日本的开国思想,影响至大,已由前人研究指出。其影响,概括有三:一、这一著作,使“幕末”日本知道世界上有军事大国欧美列强的存在。二、这些列强,以武力为背景逼迫清朝对外开放,从而对奉行锁困的日本提出强大警告。三.日本出现了受这一著作启发的众多开明人物,他们形成了肩负明治维新事业的阶层。  相似文献   

11.
《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42年底,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墨迹未干,经世学者魏源面对东西方两种文明的猛烈碰撞和冲突,痛定思痛,为使国人“扩万古之心胸”,知“旷代所未闻”①,抵御列强入侵,挽救民族危亡,与时俱进,急切地推出其“愤悱”②之作《海国图志》,发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③的时代强音。虽然,“清魏默深的筹海篇,议守、战、款,凿凿中款。清若尽用之,固足以制英寇,驭俄法”④,但在1860年以前,《海国图志》在中国一直被视为不急之务而遭受冷落。而与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日本,历史上在经济、文化乃至于政治等方面都与中国有着悠久的联系,因此,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任敏同志在《光明日报》1990年7月8日第3版《史学》专栏上发表了一篇《魏源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文章,就魏氏在《海国图志》中首先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以夷制夷”的战略思想,系统地论述了“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  相似文献   

13.
编纂于清末光宣年间的《新疆图志》作为官修通志,从思想到知识都体现着强烈的国家意识。具体表现有三:1.对国家领土的确认;2.对领土主权的维护;3.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在<魏源全集>全20册的编校工作即将蒇事,一项延续了21年的跨世纪文化工程即将告竣的时候,我作为全集编委会的执行主编,深感有责任代表编委会和岳麓书社说一些本书<出版说明>言犹未尽的话.  相似文献   

15.
唐明邦 《船山学刊》1996,(2):158-168
魏源生活在中国社会走出中世纪迈向近代化的历史转型期。他是在中国人民经历长期闭关锁国之后,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代历史人物。魏源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饱受传统儒学教养。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举起近代早期启蒙思想的大旗,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呼号社会改革。他的经邦济世思想,深深打上《周易》思想的烙印。  相似文献   

16.
魏源在《诗经》上以今文经学的三家《诗》为宗,但是,在孔子与《诗经》的关系上,却只承认孔子有正乐之功,而无删诗之事。他从诗与乐的关系入手,论证了孔子对《诗经》的贡献,并驳斥了历史上的孔子删诗说。但魏源并未贬低《诗》的作用,在他看来经过孔子正乐,《诗经》才能够成为经学典籍,孔子正乐与作《春秋》具有同一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具体论证《海国闻见录》所载的“訚年乌鬼王国”、“訚年绻毛乌鬼地方”、“苏麻勿里”、“乌鬼王国”、“弥黎吕黎、惹林”、“猫喇猫里也”等6个地名应为何地,否定前人旧说。同时指出:考释古籍中的外国地名,在地理方位和对音方面都应慎重;对相互接壤的地区特别要确考,不然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一误再误;对原书所说的方位条件要全面分析,不能抓住一点,遽下结论;在对音方面也要注意比较准确的对音,使在方位和对音上都解释得通,不应凭近似对音随便作注,更不能把对音置之不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由《诗古微》的成书过程,探讨魏源思想的变化,并对《诗古微》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从发挥三家大义、驳斥毛说,及贯穿“以三百篇为谏”的观念等各个角度,全面展示《诗古微》的今文经学观点,从而扭转学界时魏氏的偏颇之论。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崇文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从2004年初开始编辑《百年崇文图鉴》,历时3年,数易其稿,于2006年1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20.
魏源一生,著述宏富,除此次整理《魏源全集》中所搜集到的存世刊本(或抄本)17种外,据传记资料记载并不完全的统计,其失传的佚书尚有如下两类:一是仅存书名者,计有《高子学谱》、《春秋繁露注》、《墨子注》、《说苑注》、《六韬注》、《吴子注》、《易象微》、《大戴礼记微》、《论学文选》等9种;二是存书名和序或叙而正文失传者,计有《董子春秋发微》、《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明代兵食二政录》、《孙子集注》、《淮南盐法轻本敌私议》等6种。魏源存世著作的版本情况亦较复杂,其突出表现为:如“《圣武记》、《海国图志》、《皇朝经世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