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的改革从农村经济体制起步,取得了初步成功之后,又把改革扩大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两大步都是抓经济,因为经济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发展作用最直接,经济体制改革在整个体制改革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是,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体制,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和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视的。因此,当经济体制改革步步深化之时,党的十三大及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由于十三大提出的这一任务还没有在实践中落实,以致子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出现了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严重紊乱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经济体制改革时指出:必须“改革流通体制,疏通流通渠道,做到货畅其流。”(见《人民日报》1984年6月2日第2版)从我国商业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如果不进行改革,就会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妨碍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时商业本身也是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3.
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各项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只有搞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其它改革才会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党的十五大报告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指导方针上有许多重大发展和突破,深刻理解其内涵,统一思想认识,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问题,许多人关注改革的性质,即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解放生产力要有利于共同富裕。为此,从理论上着重思考和弄清以下几个问题十分重要。一、初级阶段理论是全面正确理解十五大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指导方针的思想武器。进入社会主义的社会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冲破了过去那种集权式的统派统调的劳动就业体制,打破了抱“铁饭碗”的劳动工资制度,真正解放了社会劳动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各类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就业体制开创了新的路子。但是,另一方面,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由于我们缺乏经验,或者统筹工作跟不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劳动就业问题。这就很有必要,加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劳动就业问题的研究。这里,我就我国老的劳动就业体制的特点、弊端,改革中的城市劳动力资源和就业问题,改革中解决劳动就业的办法等问题,进行些探索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生产力 关于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生产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过重要论述。这两者的联系和区别究竟怎样呢? 劳动生产力包括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劳动产品总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平均生产多少产品。劳动生产率的高  相似文献   

6.
回顾十年来经济体制改革走过的道路,我们清楚地看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主要的。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到城市分利放权、所有制改革、搞活企业,每走一步,都有突破性进展,意义十分深远。正如赵紫阳同志所说:“十年改革,为国民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改革,我们就不会有这十年的大发展,大前进。改革对于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更重要的在于它结束了封闭和停滞的局面,开辟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7.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困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重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一正确的论点,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了起来,对我国当前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各种社会形态的依  相似文献   

8.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商业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缩影。本文是想论述在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商业体制沿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前进步伐,把过去那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层层调拨的集权分配式商业旧体制,转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以国有商业为主导的、个体、私营商业以及有外商投资商业零售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存于一体共同发展的新体制。这是商业体制改革最大的成果,是社会的进步,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其经验十分丰富。随着新商业体制的完善和运作,一个畅通有序、商品丰富多采、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统一大市场正在中国大地形成。  相似文献   

9.
一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区内外经济联系的枢纽,是推动地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地,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城市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工业和商业在地理空间上集中的趋势,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大机器工业的广泛应用,近代科学技术新成就在交通运输和通讯手  相似文献   

10.
农业银行是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投资力量,是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弄清农行究竟是实施商业化改革还是实施商业化经营改革问题,对解决和发展农行生产力,推动“银行生产力”转化为“富民兴国”的“现实经济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一、农行商业化改革功效评价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5年国家颁布《商业银行法》以来,我国农业银行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政策及全行广大干部职工创造性实践的推动下,逐步冲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农民银行”的藩篱,成功地迈进了“城乡结合型农业银行”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劳动制度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劳动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目标模式和近期对策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十年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容讳言也存在一些前进中的问题,商品流通领域的混乱就是其中突出问题之一。所以,治理流通领域的混乱,成为我们对经济环境和秩序进行全面整顿治理的中心一环。整顿治理不仅以深化改革为目的,而且是深化改革强有力的手段。本文拟就在整顿治理中如何深化商业体制改革的问题,谈一些个人意见。 商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其上层建筑,社会的经济结构要求与其适应的经济体制,而不是相反。因此,我国的商业体制的改革应取怎样的目标模式,不是任人们主观认定,而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与其相适应的经济结构。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公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实现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转变。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日前,我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则由产品经济向南品经济转化。在这种新的体制共有、交替、转变的时期,城市所进行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所进行的每一项工作,都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血肉联系。城市改革的逐步深入,生产力的向前发展,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社会心理、文化素质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引起  相似文献   

14.
增强企业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工业企业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它是否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对于宁夏经济的振兴至关重要。企业活力能不能计量?搞活企业有没有定量标准?这是经济理论界普遍关心的课题。研究这一课题,对于深化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探索搞活企业的途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具有一次性投资大、生产周期长、使用年限久,与土地空间相联系和使用管理社会性强等特殊属性,这些属性决定了房地产产品的投入生产过程,要靠多部门琮合劳动来完成。对住房制度进行改革,推行住宅商品化又是近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决定了住宅建设今后要走社会化生产的路子。世界上许多国家土地开发与房屋开发的经验证明,房地产实行集团化开发更利于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和统一建设。尤其是工业城市基础设施十分重要,为保证城市能源、交通、通讯、服务畅通无阻,使城市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保持合理的比例,就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产品经济模式下旧的  相似文献   

16.
改革,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全部改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的理论,尤其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除了有深刻的经济根源之外,还有科学的牢固的理论根据。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进程中,由于生产力日新月异地发展,它自身就要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主要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推动我国生产力现代化的思想理论和客观实践。 科学技术生产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以消耗人的脑力为主的复杂型劳动过程,它同一般其它体力生产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科学技术生产劳动是生产性劳动。科学技术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从事科技工作的知识分子的劳动是一切劳动中最富于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这种劳动及其成果能够生产巨大的生产力,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因此,科技生产又是生产生产力的生产,是生产的生产。面对现实,在整个社会生产劳动中,脑力劳动的比重逐步增加;在社会产品中从事复杂型脑力劳动的人员比重逐步增加;在社会产品中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量逐步增加。这就是生产劳动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最近,党中央将分配体制改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并成立了相应机构,争取全国人民意见。分配,是把社会产品分归社会或国家,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的活动。包括生产资料的分配和消费资料的分配。是社会再生产中,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生产决定分配。没有产品的生产,便没有产品的分配。分配又反作用于生产,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作为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应当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应当不断完善和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几年来,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党和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我国政治体制上的许多弊端相继暴露出来,进一步改革政治体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越来越显示出来。人们从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不搞好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好;政治体制改革应当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前进,互相依赖,互相配合。否则,社会主义优越的政治制度只是抽象的概念,必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状况及其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现有经济体制不能适应这种要求的矛盾。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求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或者说,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归宿。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的内容涉及上层建筑各个领域,而关键在于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改革经济和政治体制的任务能否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取决于这个政党是否有一条马克思主义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