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因素.能否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有新的突破,检验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关乎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着党如何领导推进农村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行思考,从振兴农村经济、推进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造和谐社会和加强基层党建诸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农村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为了抵消农民对城镇居民的人口优势,集中农村资源发展工业,<选举法>赋予了城乡居民不平等的选举权.这种制度设计在加速工业化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大代表的结构失衡,在一定 程度上加剧了"三农问题"的危害.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城乡均衡发展政策调整阶段,农民的人口优势也在迅速消逝,农民素质在提高,实现城乡平等选举权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3.
再议"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在市场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产生的.是农民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的额外贡献与牺牲. "三农"问题是利益格局失衡的产物,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现实的因素,最关键的是人的权力和地位的不平等造成的.要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发展的人民性和计划性,切实转变发展模式,加快新农村建设,并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利益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部崛起须做足做好"三农"文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部崛起重在"三农".要实现中部崛起,必须做足"三农"文章,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同时要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实施中央与地方"双轮驱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三农"问题的突围之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始终面临着如何化解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使命.从实现持续发展和回应外部挑战的角度看,化解"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农业问题的本质是农业供给能力的持续提升,农民问题的本质是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农村问题的本质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持续推进.就表现形态和形成原因而言,"三农"问题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特征.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性思路来回应"三农"问题的系统性特征,特别是应着力通过体制完善来努力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常规性机制.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三农”问题是一个整体,核心是农民问题。国家要把解决好农民问题放在第一位。在现阶段急需解决的农民问题有:农民人数太多,占总人口的比例太大;农民太穷,农民太苦;农民太弱;农民日益边缘化。要解决农民问题,唯一的出路是要继续深化改革,把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至今还在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诸如人口、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体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以改革,逐步建立新的体制,才能逐步使农民减少,才能使农民逐渐富裕起来,才能逐步把农民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7.
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三农”问题解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系统工程,"三农"问题还需"三化"互动来解决.农村科技服务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对其动力机理进行详解并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用矛盾论思想解读、研究"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面理解"三农"问题矛盾的普遍性,寻求"三农"问题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对于研究我国"三农"问题具有方法论意义;深刻把握我国"三农"问题矛盾运动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不同质的矛盾;正确判断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紧紧抓住"三农"问题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在实践中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但"三农"问题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积极性上.主要从制度的视角剖析了"三农"问题解决的一些体制性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性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非常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他对"三农"问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同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相结合,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他的许多关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科学论述,对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有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深入交流"三农"问题的研究成果,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改革发展研究院召开河南省"三农"问题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就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劳动力转移、税费改革、土地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基层政权机构改革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力图为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构建和谐山西背景下的“三农”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制约和谐山西构建的瓶颈。针对“三农”存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山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建立公平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在保障种类、保障水平、保障体制等方面都表现出严重的不公平。从供给方面来讲,当前我国已具备了建立公平的城乡社会保障的经济条件。从需求方面来看,无论是解决农村存在的难题如农村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功能弱化,还是解决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如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社会消费不足和农业生产的小规模等,都要求建立公平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因此,从供给和需求方面来讲,我国应该建立公平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三农文化"是在中国革命斗争历史基础上积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产生的新型基础理论文化,是典型的大国农业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文化。从事农业生产与"三农文化"的实践农民占中国人口8亿多。实现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梦必须实现国家强盛农业文化软实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长久的共同富裕,才能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建设伟大的强国梦。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我国农村小康建设的核心问题。我们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关键是转变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思想,解决好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社联动”就是在政府的领导下,社区居委会带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专业社工介入社区建设和发展。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在社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三社联动”社区管理模式依然存在社区管理行政化倾向明显、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力量薄弱、社区队伍专业化水平偏低、市场力量介入不够等问题。完善“三社联动”社区管理模式,需要建构“行政、自治组织、社会”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结构,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大力培育社区中介组织.加强社区与企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再一次显现出来,当前需要破解“三农”发展的现代性、公平性问题.现阶段“三农”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迫切需要创新理念和思路,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机制.鉴于此背景,习近平提出向创新要活力、要动力、要效益,在指导“三农”发展时将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创设,建立起“三农”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内生机制,推动农业现代化、激发农村活力和促进农民增收,是习近平创新驱动“三农”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发展的动力问题.习近平提出的创新驱动“三农”思想,抓住了当前“三农”发展的根本和关键,不仅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理论,也对指导当前的“三农”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的传播学根源是社会生产力、历史与国情三方作用形成的传播障碍与隔阂,其外在表现是城乡之间信息鸿沟过大、农民阶层处于失语状态,农民获取信息成本过高三个相互关联层面.目前农村传播图景正发生着裂变,城乡之间依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传播容器.因此,解决"三农"的问题的传播学路径是渐进式改革,即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激活农村传播容器;积极推进自然村落的分界与重组,合理规划农村传播路径,从空间角度降低社会信息交易成本;加强农村媒介系统、农村教育文化建设,实现农村传播主体的创造性转化.这三个方面应齐头并进、统筹安排、协调推进,不可偏重任何一方.  相似文献   

20.
“三农”与城市化,是事关我国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按照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构想,我们绝对不可能通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的转移,实现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的转变。农民人口多,农村土地广,这是我们的现实国情。我们只有在城市工业化、现代化的同时,开辟广大农村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建立城乡二元工业化结构体系,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无限转移,并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最终解决二元向一元转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