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述古代蒙古的法制及其主要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述古代蒙古的法制及其主要特点奇格古代蒙古的法制,可分为四个发展时期:一、蒙古习惯法时期。二、成吉思汗大札撒时期。三、政教并行时期。四、清朝统治时期。-、习惯法时期此期始于公元8世纪末或9世纪初,止于12世纪后半叶,长约四百年。蒙古族的习惯法,有两层...  相似文献   

2.
古代蒙古生态保护法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 ,他们利用草原饲草资源从事畜牧业生产 ;冬春季节 ,他们又以狩猎业为辅作食物补充。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 ,早在习惯法时代 ,他们就非常重视草原的生态保护。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蒙古族奴隶主贵族和后来的封建统治者 ,继承、增补和发展了古代蒙古族的“约孙”(yusun习惯法 ) ,把草原生态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古代蒙古族生态保护的法律规定给我们极大启示 ,蒙古民族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法律近代化转型时期,国家制定的成文法与民间社会存在的习惯法并存,共同稳定和规范着社会秩序。在此历史时期产生于四川的规范盐业生产经营的契约,遵循盐业生产经营习惯,规范盐业生产经营秩序,并与国家成文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促进了盐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带来了盐业的繁荣。本文从习惯与习惯法解析入手来探讨近现代时期习惯法与成文法的关系,以盐业契约纠纷的解决之具体案例的分析来进行佐证。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藏族社会的经济法律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藏族社会经济法律的内容十分丰富。从习惯法的角度看 ,主要包括自然与生态保护习惯法和经济责任习惯法 ;藏区成文法的视野展现的是吐蕃时期的农牧管理法、度量衡法、赋税差役法和元明清时期藏族地方政权的《十五法》、《十六法》、《十三法》中的经济法律规范 ;元明清三代中央政权在藏区的经济立法涉及到了籍户法、置驿法、茶马互市法、赋税法、差役法、货币法以及限制对外贸易的法律。这些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民族法律文化包涵着巨大的法理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蒙古”一名最早见于唐代,史称“蒙兀室韦”.蒙古族之先民,从成吉思汗上溯至祖孛儿帖赤那,共23世,约500年,相当于公元7世纪左右.蒙古族起初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部落,后向西发展到斡难河(今鄂嫩河)、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土刺河(今土拉河)三河上源和不儿罕山(今肯特山)以东一带草原上.到12世纪,已经形成称为蒙古人的部落近30个,组成部落集团.  相似文献   

6.
法律的起源、形成、变化、发展与社会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法律形式分类中习惯法与成文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过程中也会涉及到正确看待和合理运用社会习惯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对习惯与习惯法、习惯法与成文法以及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良好习惯等关系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法律样式的理论诠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古代法律样式的理论诠释武树臣法律样式是法律实践活动的宏观程序,有判例法、成文法、混合法三种类型。中国的法律样式经历了由判例法发展为成文法,再由成文法发展为混合法的“否定之否定”式的漫长历程。自西汉到清末,中国法律样式的总体面貌是成文法与判例法相结...  相似文献   

8.
民事审判所适用的法律规范是多元和广义的,包括成文法、判例法或习惯法,早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事审判中,司法判例、司法解释及民间习惯等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司法判例辅助成文法,提高了办案效率;司法解释通过解读抽象的法条,增强法律的适用性和操作性;民间习惯则能填补法条的空白,在缺乏法律条文时可遵循习俗,以民间习惯作为处理民事案件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略论元、明、清时期的傣族法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傣族是居住在云南省西部和南部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流长。傣族历史上的习惯法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兴趣,但傣族历史上从习惯法向成文法的演变,以及傣族法律的特点等问题,深入研究的文章似不多见,本文拟就汉文史料和傣文史料有关这方面的记载,结合民族调查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判例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的古代判例研究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西方概念与中国实际接榫的困难,导致了古今词语对接的错位,表现为将古代的例、条例、案例和判例混同,以及不加分析地将廷行事、决事比、法例和判例完全等同起来。本文采取个案举证的方式,分析了古代判例的构成要素,判例和成文法体系的关系,以及判例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变化。可以说,判例在中国古代始终居于辅助的地位,不能和成文法平分秋色。由于它和成文法制度存在原则冲突,还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斥。不过成文法体系对判例既有拒斥的一面,又有吸纳的一面。吸纳的方式是编例。明清时期,通过编例活动,判例被成功改造并纳入法律体系之中,律例实现了一体化。律例一体化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最高形态。而从判例的角度看,融入成文法的过程也是其异化消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史,在蒙古高原这块古老,广袤的土地上萌芽、成长、繁衍,承传,世世代代哺育着蒙古族人民。本文拟就对蒙古族古代文化产生的渊源与历史环境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蒙古族古代文明的源头 早在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以前,蒙古高原就已相继活跃着许多古老的民族,如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等。他们在这里生息繁衍,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他们的活动对蒙古族的古代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蒙古族哲学的特点蒙古民族从古以来生息繁衍在我国北方的广袤草原上,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进入阶级社会,开始形成民族,经过近千年的奴隶制社会,于公元十世纪开始向封建制社会过渡.合不勒罕及其政权的出现是蒙古封建制的初始标志,之后又经千年,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封建制走向解体,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二千多年的悠悠历史过程中,蒙古民族随着社会进步民族发展,创造具有民族特点和草原气息的灿烂文化,形成反映民族智慧和时代精神的哲学思想,这是蒙古族对世界文化和哲学思维作出的贡献,也是蒙古族哲学社会思想史的价值所在.应当看到,古代蒙古社会的变迁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之中发生的.蒙古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决定了蒙古族哲学社会思想处于较低形态的特点.它的奴隶制哲学没有古希腊哲学那样发达,封建哲学没有宋明理学那样先进,资产阶级哲学也是贫乏的.总之,蒙古族哲学  相似文献   

13.
蒙古汗国是蒙古族那颜阶级(贵族)于十三世纪初在我国北方地区建立的一个军事封建政权。这个军事封建政权的建立是蒙古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军事封建政权建立后,对蒙古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概括地分析一下蒙古汗国及其前期蒙古族社会的畜牧业经济,对我们全面了解十三世纪前蒙古族的社会状况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哈萨克族习惯法仍对当今的哈萨克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啥萨克族习惯法文化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哈萨克族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经久相传的习惯法则;二是哈萨克族在曾经短暂的立国时期即哈萨克汗国时期,统治者制定颁布的成文法律;三是近代沙俄统治哈萨克时期制定的成文法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我国习惯法研究的现状、传统法学理论面临的困境及习惯法本质特征的探析,通过对周札的广泛性特征、周札道德与法的双重性质以及周礼与成文法之间的对抗的考究,发现周礼是在夏商之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国成文法颁布之前的一部较为完备的习惯法。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箴言、训谕诗的产生与特征赵永铣一箴言、训谕诗的产生形成,其渊源可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早在氏族社会、部落群体时代,氏族首领和那些年迈的长者们便有向本氏族成员讲述氏族历史及种种传说的传统。当蒙古古代社会进入一夫一妻制,即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以后,蒙古人把...  相似文献   

17.
一、我县旅游资源的五个特点是:土、新、奇、特、美”。 “土”,我县的蒙古族是黑龙江省世居土著民族。公元9世纪就游牧于嫩江、乌裕尔河、通肯河流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立了带有浓郁地域特征的土著风情和灿烂的文化。蒙古包、勒勒车,使人追思在那广阔的草原上的游牧生活;那达慕、蒙古族风俗婚礼,祭山、祭敖包,使人领略蒙古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蒙古式摔跤,蒙古族舞蹈,使人看到马背民族的英勇骤悍。这里还有许多与土著风情相关的古文化遗址,比较著名的有大山旧、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四代王爷墓地,六处辽金时代古城遗址,寿山将军墓等。  相似文献   

18.
一、土尔扈特蒙古银印之由来 现存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部门保存的土尔扈特蒙古部落银印,是我国清朝时期的重要文物,它是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反抗沙俄压迫,重返祖国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9.
北京蒙古族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大约有三十万名少数民族同胞,其中蒙古族约一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数的第三位。 北京在历史上蒙古族最早入居是在元代。公元十三世纪七十年代,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全国,建立起举世文明的元大都(即今北京)。当时入居元大都的蒙古人数较多,仅据后来记载跟着元顺帝妥欢贴睦尔退出大都的就有三十万人。元代北京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元代,蒙古族很多政治家、军事家、语言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翻译家、医学家都云集大都,为创造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做出了贡献。著名历史学家脱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的蒙古族,根据其活动地域,历史上称为“东部蒙古”或“东部内蒙古”。在地理范围上,系指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的一部分地区。这个地区的蒙古族,历史悠久,建制复杂,既有蒙古族自己的盟旗组织,又有和其并行的州县机构;既有札萨克,又有县知事。蒙汉杂处,旗县并置。一土之上,两种组织。其行政区划,职官设置,随历史发展,时有变化;而文献记载,又歧说不一。本文仅就所接触到的资料,对东北蒙古族的历史及其地方建制沿革做一概述。一、东北蒙古族的历史1.蒙古族源在东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唐朝时期的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