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手记是一种新的报纸新闻报道品种,它与已有的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形成版面组合,从而构成对新闻事实的复合式报道。记者手记体现了媒介"参与"角色特点,也体现了复合式新闻报道模式的优势,使新闻报道更具记者的个性风格,并与消息、通讯形成传播的互补效应,提升了新闻传播品质。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媒介形式不断出现,媒介融合的进程不断向纵深推进。融合平台的建构以及融合新闻的常态化,增强了受众参与社会公共活动、进行新闻报道及信息传播的主动性,传者和受者之间的截然界限已经被打破,实现了传者和受者之间的融合。媒介融合生态对所有新闻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媒介教育需要从媒介素养向媒介素能教育转型,实现公民意识和新闻理念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我们将"唐慧案"置于"新社会运动"的背景下,研究媒介与社会冲突性事件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以党报为代表追求的主流媒体所形塑的"公平正义"框架和以市场化媒体为代表追求的"法制化"框架是媒介在国家-社会框架下发展的结果;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媒体对"唐慧案"的报道,反映了在针对中国底层抗争政治报道中新闻媒体及从业者对于专业主义理念的践行与客观实际之间的矛盾。以往的研究认为媒介在社会动员和建构集体认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关于"唐慧案"的底层抗争中,媒介的动员作用是极为有限的,媒介建构的集体认同更多的是媒介之间的自我认同。由于大众媒介的报道和介入,使得"唐慧案"具有的底层抗争政治的性质更加明显,大众媒介不仅仅是这场抗争运动的报道者,同时也参与建构并消解了这场底层抗争运动。  相似文献   

4.
农民日常生活信息来源倚重电视媒介以及村民会议传播,他们接触大众传媒的频度和时间形成了电视第一、报纸第二、网络第三、广播第四的模式。媒介功能认知方面,他们重视媒介传播新闻信息与引导公共舆论,但认为大众传媒最大问题是“与自己距离太远”,加之“虚假新闻增多”等因素,导致其不太喜欢大众传媒。媒介对农民阶层的报道和关注不够,只有少数媒介关注“三农”。媒介需要多关注进城打工农民,重视对“三农”政策传播。农民期待发展农村电视和网络媒介,加强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关怀,客观、全面、真实地报道农村情况,持续报道农村社会问题,禁止虚假、空泛的报道等等。  相似文献   

5.
论文对媒介舆论监督相关新闻报道中特殊话语行为的炒作嫌疑进行了研究。文章从“孙志刚案”、“刘涌案”、“张金柱案”、“蒋艳萍案”等媒体报道案件入手,主要分析了其报道中的炒作特点:言论锋利、褒贬鲜明、质疑强烈、充斥着语言暴力。在对这些报道进行分析之后,论文提出了媒介舆论监督中产生新闻炒作的原因——媒介自身的商业利益以及现今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并着重以新闻话语的力量作为理论基础来对这种炒作现象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几点有助于改善新闻舆论报道中炒作现象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大众媒介接触对美国民众的中国形象和中美关系认知的影响,对美国民众进行在线抽样问卷调查,获得2 200个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新闻网站和社交媒体接触中国新闻的频率对美国民众的中国形象认知均无显著影响,但通过杂志接触中国新闻的频率与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呈正相关;通过电视、广播和新闻网站接触中国新闻的频率对美国民众的中美关系认知有显著影响。此外,虽然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在总体上呈现出较为严重的负面倾向,但美国民众通过各类媒介接触中国新闻的总频率却与其对中国的印象呈正相关,这是由于美国民众通过其他渠道接触到的有关中国信息相比媒体的新闻报道更为负面。  相似文献   

7.
在WEB2.0时代,传者和受者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大众参与社会和社区活动并进行信息传播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公民新闻进入实践并推动新闻源的开放性扩张,极大地改变了媒介的生态和传播的业态。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CUBC)、布鲁克林信息和文化中心(BRIC)和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BPL)等的新闻教育实践证明,美国多个社会组织已经介入社区新闻技能教育,这促使媒介教育向更宽广的领域拓展,预示着媒介教育的深入转型,新闻技能教育将是其重要乃至核心的内容。因此,有必要将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和社会组织的媒介素养教育结合起来,建构多元化社会组织参与的一体化的新闻媒介融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和《成都商报》三张有影响力的报纸2009—2013年期间关于图书馆的报道为依据,分析我国报纸对图书馆报道的数量、篇幅、立场与议题,归纳出图书馆的媒介形象。研究发现,三家报纸在这5年来建构的图书馆形象为:"知识天堂"、"边缘化文化机构"以及"管理不善"的图书馆形象。为了有更好地发展,图书馆除了苦练"内功"之外,还需要提高对自身的媒介形象重视程度,不断改善自身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华尔街日报》2005至2015年间对华为的有效报道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报道主题、报道视角、报道中的正负面内容三个方面,对《华尔街日报》就华为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旨在探究在全球化和中国跨国企业迅速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美国精英报纸媒体如何表征华为。通过对167篇有效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华尔街日报》在报道华为时构建了特定的经济结果框架、事实框架、冲突框架和道德框架。由于媒介受众倾向于从日常生活中的“媒介流”(media flow)中提取意义的碎片去建构个人的就某议题的理解,那么《华尔街日报》对华为的框架建构也将对受众产生影响,成为其对华为理解的意义建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报道提出新的需求,传统纸介质报纸已然陷入新媒体和新技术的挑战的问题,论述了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问题,提出了从报网互动的角度经营报纸网络版和通过卫星报纸变革报纸发行两条融合途径。论述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融合新闻。分析了新媒体时代融合新闻的优势,提出融合新闻必将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传统新闻媒介网络化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1.
在钓鱼岛争端的舆论战中,美国主流媒体对钓鱼岛争端的报道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然而,美国主流媒体并未能在争端报道中恪守新闻专业主义,其建构的钓鱼岛媒介镜像潜藏着新闻偏见,影响了国际受众对钓鱼岛局势的认识。本文主要从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出发,综合分析钓鱼岛媒介镜像失真的各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12.
[提要]对于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的媒介议题,我国主流报纸整体上采用了建设性的叙事框架,但样本媒体间的建设性情况却有所差异,在对策性叙事框架方面偏向有效方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样本媒体的建设性叙事框架有助于民众的积极心理建设,但在新闻实践中,建设性报道以传统的“自上而下”叙事为主,对个体关注较少,未能有效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建设性新闻并非只能谈“建设”而不能谈“灾难”,在气候变化报道中适当引入灾难性的叙事话语将有益于提升公众对议题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3.
当前媒介形象建构的社会土壤成分复杂,在全球新经济和中国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在转型,媒介也在同步转型,以数字化为载体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融合。媒介良好形象的建构受到了虚假新闻、媒介伦理失范的冲击,在媒介背景下媒介形象构建的新路径在于:重建把关人网络、塑造时代精神和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4.
广播、报纸和电视是当代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三大主要媒介。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公式化、一般化的新闻已经少有市场,单层次、单侧面的报道也难吸引更多受众,顺应着社会生活的历史性巨变,多层次、多侧面的求深报道正在时代的呼唤中异军突起,显示其风采和魅力的。各种新闻媒介既有共通规律,又有其特殊规律,本文拟在各媒介的功能比较中分析广播求深报道的特殊性,为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宣传艺术和正确引导舆论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我国媒介融合的内外动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合是当前媒介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为更好地认识媒介融合的现象,把握媒介融合的规律,从科技发展的历史和媒介发展的现实两个维度考察我国媒介融合现象,可以看到,媒介生态环境及媒介形态环境革命性、指向性变化是促进媒介融合的内在动因,媒介产业的发展是媒介趋向融合的外部力量。现实语境中,探析媒介融合的内外动因,有利于了解新闻传播方式、媒介内容生产方式的变化过程,推进媒介进一步融合,促进传媒业的整体发展;同时也能给当前媒体从业人员提供重要的启示,为我国新闻业界和学界变革提供重要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广播、报纸和电视是当代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三大主要媒介。在改革开放的对代大潮中,公式化、一般化的新闻已经少有市场,单层次、单侧面的报道也难吸引更多受众,顺应着社会生活的历史性巨变,多层次、多侧面的求深报道正在时代的呼唤中异军突起,显示其风采和魅力的。各种新闻媒介既有共通规律,又有其特殊规律,本文拟在各媒介的功能比较中分析广播求深报道的特殊性,为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宣传艺术和正确引导舆论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女性媒介素养被认为是应对媒介空间中的性别暴力、推动女性充分平等地运用媒介进行社会参与的一项基本能力。在深度媒介化时代,女性媒介素养不再仅仅意味着批判性审读媒介内容的能力,更囊括理解当下传播环境背后的物质基础和底层逻辑,以支持她们通过实际行动为自身赋权的能动实践。具体而言,可以围绕媒介基础设施的“物质技术实践”和“话语建构”这两个视角将女性媒介素养概念经验化:一是积极介入媒介基础设施及媒介产品的分配、设计和使用以及深度参与过程的能力;二是理解围绕媒介基础设施所展开的话语建构,深入挖掘其背后所反映的特定社会文化意涵的能力,由此理解女性媒介素养的深层内涵,以提升女性群体的主体意识并改善其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8.
传媒人的日常生活信息来源倚重电视、报纸和网络,他们接触大众传媒的频度和时间上形成了电视第一、网络第二、报纸第三、广播第四的模式;他们重视媒介传播新闻信息与引导公共舆论,但对所在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态度的满意程度较低,对其所在媒体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创新能力满意度评价不高,同时认为多头、多层管理对新闻媒介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他们期望新闻媒介以全面、客观、平衡的报道,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发挥预警功能,提供决策参考,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近代报刊诞生以来,媒介批评领域存在的科学与封建迷信、伪科学斗争的表现形态,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分析认为,在纷然杂陈、众声喧哗的中国现代媒介批评场域中,源自科学性视角的媒介批评曾经对新闻传播中张扬伪科学、宣传封建迷信等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行为,发出铿锵有力的批判声音;这种批判声音是中国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健康发展的一种积极的建构力量。  相似文献   

20.
以日本东南海大地震(1944)和三河地震(1945)两次地震为研究背景,通过对报纸和广播对地震的报道情况分析,得知媒体对这两次地震未能展开详细、深入的报道,媒介在灾害中应发挥的功能让位于战争宣传需要。结合两次地震发生时的社会背景,得出媒介对于灾害事件功能失灵的原因在于受当时媒体管控体制限制的结论。相关新闻检阅史料,有力地佐证了在强有力的媒介管制体系之下,媒体面对灾害事件的发生"让位"功能,完全成为服务于战争的舆论工具,揭示出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媒体报道的军国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