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章的组诗《北山恋》是刘章诗歌中极有代表性的作品,标示着作者诗歌独有的审美个性。他的诗迥别于现代诗的某些病态意识和奇特的表现手法,充满着和谐,清新与热爱乡土生活的真情。刘章诗歌的文化底蕴是古典的,浪漫的。体现着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这表现为诗中对大自然迷恋的情结,温柔敦厚的气韵及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技巧,他诗歌的形式与其内容相濡相补,共同构成其诗歌特别是乡情诗的内蕴,构成主体的“内在图式”,承载着主体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认为,视赋、比、兴为表现手法、修辞技巧的传统观点,太肤浅,大一般化了。文章从艺术学、诗美学角度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破的之论:赋、比、兴是诗歌艺术语言的本质体现,形象思维的基本法则.创构意象、意境的基本手段.创造诗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创作时间是诗歌解读的一把钥匙。读者可以根据创作时间 ,准确把握诗的内容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思 ,品评诗的艺术技巧 ,考证诗的真伪  相似文献   

4.
《诗》与孔子罗华文一《诗》是一部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庙堂和民间诗歌作品的合集,它主要反映了从王到各国中贵族和平民的时俗风尚。《诗》,有贵族的创作,也有平民的歌谣;诗歌的作者采用赋、比、兴等不同的写作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意和作为讽喻的手段,因而表现出不...  相似文献   

5.
吕亮耕重视诗的艺术技巧,却不赞同“唯技巧论”。他的诗作,意象鲜明、生动、丰富;语言清新、洗炼;他不但是在诗坛上不断地探索诗艺的诗人,而且也是一位少有的诗论家。他的诗论主张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诗歌本质论;诗歌的社会作用与诗人的社会责任论;诗歌语言论;诗歌技巧论;诗歌风格论;诗歌创作论  相似文献   

6.
论宋人的"诗人诗"、"文人诗"与"儒者诗"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人依诗歌内容的学派属性或作者身份,将诗分为"诗人诗"、"文人诗"和"儒者诗"。这种分类,是学术派别促成诗歌新变的反映。特别是"儒者诗"的价值定位及理学家的诗歌史重构,开历史上以学术干预文学创作的先例,表现出理学家文学观的狭隘;而这种不遵循文学规律的"新变",只能造成诗歌的衰落。  相似文献   

7.
粉碎“四人帮”,历史进入新时期以来,朦胧诗,后朦胧诗,新潮诗,后新潮诗,先锋诗,第三代,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目不暇接。毫无疑问,诗人们的探索精神应当肯定,20多年来也涌现了一批优秀诗篇。但是,不少诗人、诗作者在强调诗歌的艺术本体,也强调诗的本质特征的同时,忽视了诗与社会、时代的关系;在重视向西方现代诗艺学习、借鉴的同时,忽视了向祖国优秀古典诗艺的学习和继承。  相似文献   

8.
译诗与诗艺     
诗歌翻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通过大量的译例,从形式、内容等方面分析和探讨诗歌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完全可以说明,译诗要“文质相称”,翻译时要做必要熔裁而又要忠实于原作。要想提高译诗水平,译者就需不断提高自己的诗歌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9.
在高考中,古代诗歌鉴赏着重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做题时,学生可以从标题中准确把握已有的信息;透视作品,理解诗中的形象意境;斟酌字句,领悟诗歌中的语言特色;纵观全诗,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联系历史(背景),评价全诗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0.
诗化小说《红楼梦》写了许多质量上乘的诗歌,作者通过代人物所作诗与写人物论诗,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诗学思想。从人物诗的个性化特征、人物论诗表达的诗学观念以及作者诗学观念形成渊源三方面进行论述,可以揭示出人物诗与人物个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人物论诗体现出作者的诗学观念,进而找到作者诗学观念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1.
龙泉明、汪云霞在《武汉大学学报》2 0 0 0年第 4期撰文《中国现代诗歌的智性建构———论卞之琳的诗歌艺术》 ,对卞之琳的诗歌艺术及其独特地位作出了评价。作者认为 ,卞之琳出自 2 0世纪 30年代“现代派”营垒 ,上承新月派、象征派 ,下启九叶诗派 ,他的诗歌能融西方现代派技巧与中国古典诗歌神韵于一炉 ,尤其重视诗思的提炼和凝聚 ,追求诗歌的智性之美。通观卞之琳的诗作 ,他正是通过戏剧性途径、意象凝聚、意境营构等艺术法则 ,建构起了中国现代新智慧诗。其新智慧诗所达到的高度 ,既表明中国现代派诗歌发展已与世界诗歌潮流取得了同步之…  相似文献   

12.
浅见洋二是日本宋诗研究的中坚力量,他对宋代诗学中关于诗与绘画、风景的关系,诗与现实的关系,诗与历史、作者的关系,诗的“内部”与“外部”关系等方面的论说均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促进了日本学界宋诗学研究的繁荣,对我国的宋诗研究极具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南宋理学家张拭的“学者之诗”,学界一般多持否定评价,认为它压制了诗歌的发展。通过考察张拭提出“学者之诗”的时代背景,及其与心学的关系,发现张栻等用“学者之诗”干预、提升诗歌实际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不可一概否定。唯张栻、朱熹以后,心学背景迁变,理学影响诗歌的负面效应才开始显现。对“学者之诗”的历史功绩,应该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14.
戴表元堪称元初的诗歌大家。戴表元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宋末元初残酷的社会现实,反映了自己的生存状态;山水田园诗作数量多,它们表现了作者对农耕生活、乡村景物的热爱,富有生活气息,在我国自然诗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其诗歌艺术上富有激情,采用了寓言和象征手法,七言古诗句式灵活多变,诗味浓烈。  相似文献   

15.
唐汝询是明朝末期有名的盲人诗歌鉴赏家,他的古诗鉴赏具有联系作者之生平事迹、阐释自己鉴赏诗歌之理由、援引他人鉴赏之说、留下空白让读者思考、揭示诗之作法等特点。唐汝询的古诗鉴赏得到后人的肯定与称赞。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从产生之日起,便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其音乐性,对后代的诗歌影响很大.诗与乐的关系有着漫长的历史,一直受到关注;诗乐合一有着深刻地文化背景、历史原因;诗与乐的分合,在诗歌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17.
“诗无达诂”是诗歌鉴赏中的重要命题 ,是诗歌鉴赏论中的普遍原则 ,与西方接受理论的某些观点有相通之处。其成因关涉作品的文本潜能与读者的审美接受 ,也关涉作者的主体创作。根据这一鉴赏原则 ,读者在对诗歌作品进行审美读解时 ,更重要的是去发现、理解作品的潜在性与可能性 ,有自己独到的体验 ,既能“入”也能“出” ,“入”见作者之用心 ,“出”有自己之心得  相似文献   

18.
美国自白派诗人普拉斯,以自己的养蜂经历为素材,写下了“蜜蜂组诗”,展示并剖析了她那敏感的内心世界,婚姻生活的痛苦,艺术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冲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普拉斯不是直白地抒写自我,而是很有历史和文化传统意识。她的诗歌里引用了很多神话、寓言、历史事件、文学名篇等,这就使她的自白诗与历史文化构成了一个同时存在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文人集会唱和背景下,北宋诗歌外在形制发生变化,出现长题、长序、自注,担负说明、叙事等功能,对诗歌内容进行铺垫、补充、解释,诗人并进而追求诗题和诗序的抒情性、艺术性,使之与诗形成意境上的互补。题、序、注与诗歌相辅相成、“四位一体”特点的成因:首先是文人交往密切、集会频繁这一创作背景的影响;其次是诗歌作者传播意识决定;第三也反映宋人“尊体”与“破体”的文体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著名九叶诗人代表郑敏的诗歌,实现了诗与思的互动、依存、生成。在她那里,思与诗是一致的,没有思就没有诗,没有诗也难以思。但是,以往学界对郑敏诗歌的研究大多从诗歌看郑敏的哲学思想,而事实上,正是郑敏以血肉化用了哲学思想,才生成了自己诗歌作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