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春秋到战国,战争观念经历了由尚文到尚武的转变,尚文的文化背景是礼将崩而未崩,乐已坏而尚存;尚武的文化背景是贵族文化的断裂与转型,它的历史背景是从争霸战争到兼并战争。  相似文献   

2.
陈文静 《南方论刊》2009,(10):85-86,91
《左传》是阐释《春秋》的传书。春秋是动荡势态下的历史过渡的时代,重“义”尚“礼”的社会风气在社会变革中逐渐向“利”靠拢。本文将从《左传》入手,从引用《诗经》和战争中剖析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3.
《左传》中所载的筮占是春秋时期从原始思维向理性思维过度的表征.筮占主要用于战争、婚姻、命运等方面,筮占的结果多指向春秋世家大族的升降荣辱.春秋是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将筮占活动放在具体的春秋历史语境中,能清晰的看到筮占观念从原始蒙昧向理性因果过度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4.
试论《左传》的崇霸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传》有鲜明的崇霸思想。其时代背景是战争频繁。具体表现有首次大量出现了“霸”字;对战争的肯定;阐述战争的篇幅最多,艺术性最高,体现了丰富的军事思想;对春秋诸霸的赞赏。祟霸与崇礼民本思想的并立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三者可以统一。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与美伊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三大思想家之一。其所著的《孙子兵法》 ,因为包含了丰富的军事学内容和精辟的哲学思想而影响深远。从《孙子兵法》与美伊战争的相关联系出发 ,运用《孙子兵法》中孙子哲学思想 ,可以分析出《孙子兵法》对美伊战争中交战双方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胡安国《春秋传》与现实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运生 《理论界》2010,(10):119-121
宋代是一个积弱不振的朝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几乎屡战屡败,不得不纳贡乞和以求生存;中央的统一与其威严并未深入人心,政治秩序的稳定缺乏牢固的思想基础。这一切构成了胡安国《春秋传》的现实根源。胡氏继承了公羊家微言大义的传统,《春秋传》自然就成为他心目中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宝典。  相似文献   

7.
春秋会盟是统治阶级解决当时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和纠纷的重要手段,在政治、经济、军事、列国交往、列国文化交流等方面都起着不容低估的作用。政治上,会盟是维持霸主政治的工具,是大国结与国、壮大实力的方式,是列国维持各国内部奴隶制统治秩序钓手段;经济上,会盟制定贡赋制度与经济盟约,促进了经济交往;军事上,会盟对战争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战争的爆发与升级;会盟还是列国进行交往的重要途径;在列国间文化交流方面,会盟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春秋初期,吴国的军队组织不发达,没有陆军,水军也仅能守卫地方。春秋中叶,为适应兼并和争霸战争的需要,吴王采纳晋国的建议,组建一支由水陆两军构成的强大军队,并实行新型兵役制度,吸收野人当兵。吴的陆军由主力步兵、辅翼车兵和骑兵组成,划分为国中之师、地方郡邑兵和私属部队三类,编制成军旅卒什伍的严密体系。吴的水军由舟战部队和运输部队构成。其运输部队是吴军的生命线。吴国仰赖这支部队在春秋史上活跃百有余年,破楚败齐,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相似文献   

9.
孙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这在我国历史上正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周道凌迟”,周天子权威失落,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自为政、群雄争霸的局面。诸侯国与国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谁都想通过战争手段保存自己,消灭对方,独霸天下。战争的胜负已成为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的头等大事。因此,选准将帅就成为事关大局的重要问题。《孙子兵法》不仅对战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孙子》一书的作者孙武是春秋末期新兴地主阶级的著名军事家。《孙子》这部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用朴素的军事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总结了丰富的战争经验,论述了一般战争规律,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据传全书原有八十二篇,现仅存十三篇。其中,《形篇》、《势篇》分别对军事实力和战术作了重要论述,闪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计篇》中说道"兵者,诡道也",列出了十二条具体的诡道用法,并将其思想精炼为八个字,即"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的诡道思想是春秋战争实践的结果,春秋时期的诸多战争,虽然也遵循着"不鼓不成列"的古军礼,但是古军礼的影响力在减退,很多战争都明显显露着"诡道"的特征,胜者能够通过示形动敌达到避实击虚的目的,依靠奇计阴谋来获取战争的胜利,这些用兵实践为《孙子兵法》"诡道观"的形成提供了的重要的历史依据和思想启发。  相似文献   

12.
《左传》之中的史述体战争散文是先秦战争文学的一种重要体式。与《春秋》相比,它的文体特征主要表现为:叙事体例上,从编年叙事走向本末叙事;叙事方法上,从笔法自觉走向章法自觉;叙事动机上,从政教劝惩到历史反思与文本娱人。其历史文化精神主要表现为对于礼的高度关切,对于人事的高度关切,对于贵族风采的高度关切。  相似文献   

13.
刘俊 《人文杂志》2023,(11):53-60
吴澄的《春秋纂言》是《春秋》诠释史上颇具特色的经学文本。缘由在于其继承朱熹疑经改经的治学进路,以己意“点窜经文”,于经之阙文处以方空补之,终成一家之言,呈现出以天道论《春秋》、博采诸家和尊奉朱子的诠释特色,涵具丰富的学术史意义,为元代《春秋》学研究注入了别样的元素,尤其是在官学《胡传》系统之外,开辟了尊奉朱子《春秋》学的新路径,一方面为朱子《春秋》学的延承赓续学脉,另一方面也昭示着元代《春秋》学绝非只有《胡传》一系,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故而吴澄的《春秋纂言》就成为我们考察和管窥元代《春秋》学多元衍化和走向的一个鲜活而生动的个案。  相似文献   

14.
婺源考水的胡姓,习称“明经胡”。“明经胡氏”所由何来?作者陈爱中论证严密,论据翔实。 大儒朱熹和小溪进士村又有何关系?程民生的短文为你从容道来。 都道徽州地处偏僻,历史上没有遭受战争破坏,但《烽火千年徽州路》一文却展示出这块土地苍凉的一面。 《祁门县马山村叶氏叙伦堂乙酉年眷祭活动考察报告》细致入微,翔实道来,资料性颇强。《徽学春秋》版块其它文章也都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经学特别是《春秋》学的两大命题,“尊王”与“王鲁”分别主要出现在《谷梁春秋》的经传与《公羊春秋》的经传汉注中。二者所蕴含的截然不同的思想,在本质上决定了《春秋》二传在两汉的地位,甚至对中国经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春秋”本是我国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因春秋两季为各国朝廷议事之期,所以史官记下事实;使用以为名。后来各国的春秋团橹春秋》盛传而逐渐遗佚。于是晴秋》就成了鲁史的专称,并被称为(春秋经久《春秋》记下鲁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公元前722一前48)间各国的史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史。传说为孔子所作。大约是孔子开门授徒,以《春秋》为教学科目,教学中有所修订。史官记事有两种作用:一是征实,二是动惩,作为教材更着重后者。所以劝惩所在必多有阐释。后来孔门弟子分散到各地,各以自己的记忆与体会再传给…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战争思想论纲张晖毛泽东的战争思想,产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丰富发展于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战争思想是对马列主义乃至整个人类战争理论的杰出贡献。毛泽东战争思想,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框架主要包括战争本质论、战争力量论、战争规...  相似文献   

18.
春秋时代围城战战争季节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春秋》所记 4 4个围城战为样本 ,探讨了春秋时代围城战战争季节的分布规律。分类统计实证研究表明 :“全国”范围的、“北方”发起的、“南方”发起的围城战在各季节发生的概率 ,其分布规律皆服从均匀分布 (P >0 2 0 ) ;“北方与南方”服从同一分布 (P >0 2 0 )。研究结果说明春秋时代南北双方同样具有支撑大规模战争的经济承受能力 ,形成了可以不受季节限制而发动战争的新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19.
《孙子》一书产生在中国“春秋”和“战国”时期,由于中原周边民族的民族自觉而引起的建立强大的领土国家的强烈欲望的动荡年代,该书是专为战争的当事人,尤其是为政者及将军撰写的。它从指导整个战争的战略思想到指导具体战役的战术原则及其间的共同性,分十三个方面论述了战争的各种规律,是中国古代各种兵书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部著作。与西洋一般重客观的兵书不同,《孙子》是以统率者的责任为中心的兵书学,其思想核心是立足于“物心如一观”的实践的“一体观”,这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  相似文献   

20.
张淑一 《学术研究》2022,(4):114-121
《春秋》记载了春秋列国的历史与社会生活,但长期以来其作为社会史文献的意义被经学和政治史研究掩盖了。仅就婚姻家庭领域而言,《春秋》就涵盖了先秦婚姻礼仪、婚姻禁忌以及一些仅存于当世的婚姻习俗等诸多丰富而详赡的内容,文字多达800余言,约占全文的1/20。于“亲亲疏疏”的血缘情感背景之下,《春秋》又存在刻意的文字倾斜和精心的统筹建构,于简单零散记事的背后,蕴涵着婉曲深刻的内涵。挖掘《春秋》的社会史价值,对于丰富有关先秦时期观念、习俗、情感、文化等的认识,探究建构中国先秦社会秩序力量的多样性,改变以往《春秋》学研究僵化枯燥、领域狭窄的面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