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泽民文选》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作。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继承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提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的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全面论述“创新思维”,把创新问题系统地提到全党面前,开辟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程作为把握社会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不仅在调整社会关系、创新社会体制、改造社会世界中具有方法论价值,而且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实践中也具有重要启示。社会工程其设计思维——引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系统思维——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局;建构思维——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创新思维-永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活力。  相似文献   

3.
从含义、特征、意义、方法等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思维进行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挖掘。认为词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思维”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思维”三个词汇的机械相加,其本质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有力解答“中国当下性问题”的创造性结合。  相似文献   

4.
唐建兵 《南都学坛》2011,31(6):110-112
民族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着力推进民族发展也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国情,以历史态度审视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用唯物主义探究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用辩证思维分析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创造性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各民族特点的民族发展路子,找到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科学道路。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两个行”的重要论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人民基于历史事实客观地做出的肯定性价值评价。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机理表现为:具有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可能性,立足实现现代化的阐释框架,具有实践性的思想品格,坚持实现“两个结合”。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自信自立的精神状态、守正创新的思想观念、问题导向的战略方向、系统观念的思想方法、胸怀天下的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原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两个结合”蕴含着“理论—实践”与“理论—文化”二维双向改造、相得益彰的科学内涵,体现了严谨的逻辑理路和明晰的实践要求,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伟力。准确理解和坚定贯彻“两个结合”,对于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对于科学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对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跃升,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植根于中国发展实践治国理政经验的历史传承与理论创新,体现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辩证统一;是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的有机结合,鲜明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特色;蕴涵丰富的人本内涵,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终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史上 ,毛泽东的理论创新具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 ,他在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第二 ,他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学风和进行理论创新的辩证方法 ,为后来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树立了楷模  相似文献   

9.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面对改革深水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创新社会雏稳思维,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切实回答并解决好“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不断巩固和扩大实现中国梦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社会维稳思维创新具有内在关联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社会维稳思维创新的价值基础、基本要求及其路径选择。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社会维稳思维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做好新时期社会维稳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思维范式是中共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坚持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主动构建的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主要经历了倡导“摸着石头过河”的酝酿和开启阶段、“创新思维”概念正式提出的初步形成阶段、科学创新思维观构建的基本定型阶段、“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转型升级阶段等四个历史时期,主要包括人文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思维并重、理论创新思维与实践创新思维兼顾、精英创新思维与大众创新思维互补、个体创新思维与集体创新思维并举、“顶层设计”思维与“摸着石头过河”思维结合等五个层次.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做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创新。比较分析的思维方法是毛泽东常用的考虑问题、作出决断的方法 ,这种方法往往是为一般人所意想不到和难以置信的 ,这正反映了他独特的思维艺术魅力。毛泽东比较思维的基本方法包括阶级比较、国情比较、历史比较、敌我比较、正反比较等。毛泽东比较思维具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研究毛泽东比较思维方法的特点及其规律 ,对我们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渐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两个结合”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重要理论遵循。在新时代,应进一步增强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两个结合”的行动自觉,在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主要解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其实质是主体的马克思主义观建构问题。“怎么对待马克思主义”,主要回答主体在实践中如何坚持和发展、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其实质是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观建构问题。从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视角看,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两者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首要问题”范式。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进程中展现出自身独特的理论逻辑,其本质特征集中表现为具体化结合、时代化发展与主题化集成,对于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先后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等具体实践形态的具体化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提供实践内容与历史基础;我们党依次回答时代之问,凸显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挖掘活力动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化发展并彰显出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我们党创新完成理论继承发展的主题转换,集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相承一脉的主题化理论成果,不断提升党的理论思维水平,走向理论成熟状态。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创新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转向的产物和体现 ,创新方法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应用真正实现了实践主体自觉能动地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创新起源于“诧异” ,根植于人的“自由而自觉的创造本性”之中 ,是实践思维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转向和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 ,实现了人类对创新方法的自觉能动的把握 ,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片面性 ,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依据 ,这也是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创新的意义所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创新方法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外在创新与内在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时代主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邓小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立足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深刻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大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新论断,取代了“战争与革命”的传统时代主题观,实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从而,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中国的国际战略思维实现突破和创新、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崛起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其他任何事情一样要以思维为先导.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思维类型及其表现形式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分为具体化、理论化和民族化三个层面.在具体化过程中主要运用分析综合、演绎推理思维;在理论化过程中主要运用比较归纳、抽象概括思维;在民族化过程中主要运用反思扬弃、融合创新思维.在运用这些逻辑思维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理解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事物的对立统一性、量变质变性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性质.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明智的做法是以辩证思维为指导进行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后文简称“两个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实践中国共产党执政精神的基础上,为解决民族治理和全球治理问题而提出的带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治理理念。“两个共同体”是中国智慧与世界思维、经验基础与理论升华、相互依存与双向互动的内在关系;“两个共同体”的构建和铸牢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国梦与世界梦共筑等方面具有极为丰富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9.
创新思维能力是思维的最高形式 ,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创新思维策略在历史教育中的运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1 .直觉思维策略。直觉思维策略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部分。它具有直接性、整体性、跳跃性。2 .发散思维策略。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辐射型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的思维。发散思维具有大胆创新 ,不受现有知识和传统观念的局限的特征。除了正向发散 ,还有逆向发散。如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原因是什么 ?就可对这一问题的条件和目标进行可逆性交换 ,从而找出答案。先从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融通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在中国根深叶茂,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推进“两个结合”的客观要求。话语融通能够满足对话交流的文化需要、深层阐释的理论需要、激活创新的时代需要、面向未来的发展需要,可在基本表述、契合思想、深层结构和思维模式等不同层面展开,具体方法包括历史考据法、逻辑构建法、跨文化阐释法、语言分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