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在定量的语料分析基础上,考察“奔”和“奔着”在句法语义上的差异,追溯“奔”“奔着”的语法化历程和机制。研究发现,“奔”和“奔着”在句法语义上有差异,它们的语法化过程也不相同。介词“奔”是由表示“逃亡”意义的动词“奔”虚化而来,在“奔着”的介词用法出现之前开始虚化。“奔着”出现在明清之际,由动词“奔”加体助词虚化而来。在现代汉语中,“奔着”的介词用法随着使用频率和句法结构的作用逐渐固定,有进一步虚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下来”的句法、语义特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英顺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5):30-34
“下来”的句法、语文特点比较复杂。句法上,它呈现出从表示“位移”的动词到标记的连续统状态;语义上,它可以表示“位移”、“延续”、“状态的获得”等意义。笔者试图从认识角度对这些问题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5.
龚维国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4):99-101
在语言经济原则的驱动下,汉语"非X不Y"结构已经从单纯的否定词"非"和"不"走向了凝固化的稳定结构,在语义层面上也体现了强调主观和客观的感情色彩。该结构满足了其语法化的要素。在进行语义解读的时候,X和Y值的变化起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7.
“再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中的再说可以分为动词性短语、动词、连词、助词四类,各有其句法特点和语义表达功能。再说经历了长期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历程并仍处于这一进程中,词汇化和语法化程度跟分布环境及使用频率密切相关,语义经历了由行域向言域的转化,主观性增强,语义突显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8.
陈昌来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3):120-125
"一直"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副词。"一"和"直"在古汉语中有多种相邻使用形式,但直到唐五代时期才成词,表示顺着一个方向不拐弯(一直1)。成词后又继续语法化,宋元以后产生了表示动作持续不断或状态持续不变的"一直2";到清代又产生了表示事物范围或界限的"一直3"。在现代汉语中,"一直1""一直2""一直3"同时共存,但从来源上是有先后历时引申关系的,现代汉语的"一直"是"一直"在历时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沉积。 相似文献
9.
殷晓杰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8-121
明清山东方言中有一个表时间的副词"再来",义为"以后".本文对这个方言 词的来源进行考察,认为它有一个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并对它没有进入通语的主要原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都”的句法和语义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都”有两个义项,一个是程度副词,有突出句子隐涵义的作用;一个是范围副词,是一个全称量化算子。作为全称量化算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又在量化对象上存在差异。在宽泛的“连……都……”句式中,“都”表示把语句的衍推中存在的多个命题总括起来。其他情况下,则是把语句的预设中的多个命题总括起来。“都”在句法结构的表层是处于谓语动词的前面,而在句法结构的逻辑语义层面则处在句子的最上层。 相似文献
11.
魏金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
“向着”最初作为双音节韵律词而存在,它在连动结构发生了词汇化和语法化,形成了引介对象或方向的介词“向着1”.“偏袒”义的“向着2”是在单动结构中成词的.但二者没有引申关系,各自词汇化的源义不同,前者来自先秦“向”的“朝对”义,后者来自“趋近”义的隐喻引申.“着”附着化后,成为了词内成分. 相似文献
12.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现成语料的调查,发现“有的是”的词汇化经历了由跨层的“有的”和“是”到短语化“有的+是”,再到词汇化“有的是”的过程。“有的是”的语法化和词汇化受句法条件、语义条件、句式条件、特定词汇形式和客观世界现实的制约,其中对举结构的撤消、句法位置外围化、语义虚化、特定句式和特定虚词的出现、客观现实等都制约“有的是”词汇化.语法化进程进一步促使“有的是”词汇化。“有的是”在虚化链上表现出不同的语法属性。在非完全虚化阶段,呈现动形两种属性,完全虚化后,只有形容词的属性。 相似文献
13.
曾海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6):99-103
近代汉语中的"把与"可以作动词、准动词、介词。它大约起源于北宋,是短语"把与"词汇化的结果。"把与"从元代开始逐渐让位于后起的"给",直至从共同语中消失。但是,"把与"可能在一些汉语方言中还保留着几种相应形式,那就是"把得"、"把把"等。 相似文献
14.
张然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4):68-72
副词“一定”在现代汉语中的用例十分普遍,使用范围非常广,从历时角度理清其形成过程,对我们掌握其用法有积极意义。“一定”在唐代以前尚是一个松散的非词短语,表示“一经确定/制定”的意思,表示“必然”之义的副词用法,萌芽于唐末五代,形成于宋元,在明清之际,经过在通俗文学作品中的大量使用进而成熟,最终固化。“一定”由短语演变为副词的词汇化、语法化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短语特性不断弱化以至最终消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的词汇性特征不断加强,最终固化。 相似文献
15.
刘艳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表没有通常所说的之义的自由短语无所谓起源于语素无所谓的临时组合。随着句法组合的变化,主观性的增强,逐渐词汇化成表不在意、不在乎、没有关系之义的词。但由于汉语否定词系统的整体替换,加之肯定否定对举句法格式的推动作用,无所谓又经历了反词汇化的过程,变成了短语没所谓。词汇化和反词汇化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但又是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6.
17.
张俊阁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5):69-76
近代汉语时期,疑问代词“那”、“那里”及其复合形式都较为常见。根据明清山东方言材料来看,询问、虚指、任指和反诘是其主要的语义功能,其中虚指和任指用法都是由询问用法发展而来。疑问词“那里”的反诘用法也源于询问用法,而“那”反诘用法的来源则略显复杂:一部分是汉魏六朝时反诘用法的延续,一部分则是从询问处所的用法发展演变而来。随着“那里”的“里”音的弱化、磨损,出现了“那儿”,“那儿”的“儿”语音又进一步磨损和脱略而出现了“那”。据此推断,现代汉语中疑问代词“那”是原有疑问代词“那”和“那里”——“那儿”——“那”的合流。 相似文献
18.
以语义变化为基础,以形式和功能的变化为例证,讨论了"V得起3"与"V不起3"的语法化问题,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与此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9.
赵万勋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57-63
副词“还”的概念结构描述的是事件的发展过程,包括三个语义元素:事件发展的当前状态、完形状态和有待发展的部分。该结构有两种识解方式,一种是基于预期来判断当前的发展情状,蕴含反预期的主观性,第二种是基于当前状态来“展望”预期的最终结果,蕴含超预期的主观性。副词“还”的概念结构特点决定了副词“还”所在比较句式只能是同质性比较,包括反向同质性比较和正向同质性比较。 相似文献
20.
留学生在使用“不但不p,反而q”时常常出现偏误。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实例,从句式义、P与q之间的关系、句子的主语三个方面对“不但不P,反而q”进行分析,讨论了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