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一方面,从救助体制上作文章,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将现行的救助政策进行科学的整合,制定和完善生活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就业救助制度、科技救助制度、司法援助制度和其他临时性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城乡弱势群体的实际问题,他们有什么困难,就给予什么样的救助,真正做到为民分忧、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使他们充分享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从救助方式上找突破。建立起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以灾害救助、农村五保、流浪乞讨救助为重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2003,(3):26-27
大连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2002年,结合大连工作实际,学习借鉴上海等地的先进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实施了城乡特困居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有效缓解了患重大疾病城乡特困居民的医疗负担,维护了特困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进一步健全了我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3.
韩君玲 《学术交流》2012,(3):108-111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早实行立法化的一项制度,具有社会救助或最低生活保障的性质。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作为一种时常的社会救助制度,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仅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而且二者的统合具有可行的实践基础。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政府责任原则的确立,目前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终将被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据悉,山东省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的城乡居(村)民有60万人。这部分人大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各级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是,最低的生活保障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为此,各地都从当地实际出发,进行了有益探索。例如,烟台市开展的“手拉手”、“。)连心”活动,商河县开展的结对帮扶活动。去年,德州市实施了基地式帮扶。这又是一种社会救助的好形式。所谓基地帮扶,就是借助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基地,实行团体性集中帮扶,组织社会救助对象从事生产自救。在山东陵县东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金乡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发展、稳定的方针 ,把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配套工程来抓 ,在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救助制度 ,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结对帮扶、责任到人”的社会救助新格局。摸清底子 ,制定计划 ,有的放矢地开展社会救助开展社会救助活动 ,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繁重的社会系统工程。为了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首先进行调查摸底 ,由县政府组织 ,民政部门牵头 ,会同劳动、工会、统计、物价等部门 ,…  相似文献   

6.
近日,山东省临邑县出台了《关于建立农村特困群体社会救济制度的意见》。该意见坚持“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子女赡养、稳定土地政策”的原则,以保障农村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为目标,根据农村救济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实施分类救助,建立了四项制度。一是农村常年灾民特困保障制度,为常年灾民特困对象发放《农村常年灾民特困  相似文献   

7.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灾害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已在全国颁布与实施;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制度也在全国得到大力推进;社会救助单项制度亦在不断健全与完善,相互之间也越来越衔接与配套,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已步入了制度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8.
《社会福利》2002,(11):28-30
构建“五位”一体救助体系 推进资源整合与制度创新 针对过去社会救助工作覆盖面窄、救助力量分散、制度不完善、资金不到位等问题,本着多层面、全覆盖、高效率、求实效的原则,山东省济宁市民政局对各类救助资源进行了整合创新,建立并形成了以城乡低保为主体、临时救济为补充、社会互助为辅助、优惠政策相配套、基层社区组织为依托的“五位”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9.
超越剩余型福利模式:论社会安全网的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昕  高梦滔 《浙江学刊》2006,2(5):171-177
社会安全网的编织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之一。浙江省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轴心,建立了一整套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为贫困人群提供医疗、教育、住房、司法、就业等方面的综合性援助,从而创造了社会安全网的“浙江模式”。浙江模式的核心在于:目标定位和服务递送的规范化、社会救助服务组织体系的网络化以及各类社会救助机构的工作绩效评估体系的制度化。这些经验对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建设和谐社会的努力,具有切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本生活保障制度概况生活保障制度的沿革日本把社会救助制度通称为生活保障制度 ,即对贫困者进行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的制度。这个制度属于政府行为 ,国家出资救助 ,故又称为国家救济制度。日本的生活保障制度始于1932年日本《救护法》的颁布。二战后 ,1946年日本政府制定并颁布了《生活保障法》 ,标志着日本生活保障制度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直至今天。日本生活保障制度之所以属于政府行为 ,是因为它由各级政府负责实施 ,各个城市的市长负责城市贫民享有最低生活 ,町村则由都道府县的知事负责。在实际生活中 ,各地的福利事务所具体承…  相似文献   

11.
目前,福建省各地逐步在建立实施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权益的需要,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多吉才让部长去年在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上明确指出了“以建立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是1998年民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势在必行。但是,实施该项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务必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摸索、探讨、总结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自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城市“低保”)以来,建立此项制度的工作便在全国迅速开展。截止今年9月,全国4个直辖市227个地级市、437个县级市和1638个县(旗)政府所在镇已全部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对象达200.35万人。其中一类人员48.723万人,二类人员42.65万人,三类人员54.79万人,其他人员74.19万人。城市“低保”制度的广泛实施,似一道护佑数以百万计城市贫困居民生存与尊严的巨大而坚实的社会救助安全网。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管理体制不顺等原因,城市“低保”面临严峻的挑…  相似文献   

13.
王甫 《社会福利》2008,(10):43-44
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河南省焦作市将农村低保作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认真实施农村低保“四大工程”,较好地保障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济宁市近年来通过建立以“五位”一体为特征、比较规范和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使全市各个层面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及时保障和救助。不仅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必保,而且对不同类型的贫困群体采用不同的救助方式,做到了应救必救、应助尽助,初步建立起一个完备的社会大救助格局。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以来,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建立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为基础,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司法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补充,以慈善救助、礼会互助为配套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当时的社会救助工作大多呈现救助手段单一、救助内容单一、救助形式单一,一般都停留在向困难人群发放金钱和物质救助上,没有考虑不同救助对象之间的特殊需要。  相似文献   

16.
对象入口关。在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过程中,如何合理、实际的确定保障对象的“度”和“量”是一个关键问题。它涉及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意义和建立的必要性,在筛选确定保障对象中,各地必须依靠乡(镇)、村(居)委会组织,由下而上,从基层抓起,不能凭主观感觉定对象,更不能优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济宁市近年来通过建立以“五位”一体为特征、比较规范和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使全市各个层面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及时保障和救助。不仅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实  相似文献   

18.
正为确保城乡困难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湖北省建始县民政局精心编织群众生活保障安全网,建立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孤儿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低收入认定等社会救助制度,经过不断的努力,全县基本上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  相似文献   

19.
面对市场经济趋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收人分配悬殊。社会贫困面扩大等问题,主管社会救助工作的民政部于1994年选择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应对。目前,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认识是把它作为一种维护公平原则的社会制度去弥补市场经济的高效率所产生的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社会公平制度是否应该考虑效率问题,以及如何在设计社会公平制度时考虑效率问题。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公平与效率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老话题,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理想社会目标和理想社会行为准则中,是公平至上的,如儒家思想的“大同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搞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实现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贫困主要表现在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等,但随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扶贫标准的提高,中国农村的扶贫工作进入了“开发与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