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有一阵子,我在医院工作,医院的标语常常写着:病人第一。爱心第一。 我看了觉得很奇怪。医院的管理高层也是动不动就把爱心挂在嘴边。有一次和一个高层起了争执,他问我:“除了医术外,你觉得一个医护人员最重要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一笔糊涂帐     
疯人院新任院长走到一个病人面前,问他何以进入疯人院。“医生,是这样的。我娶了一个有成年女儿的寡妇。我父亲却娶了她的女儿为妻,所以我太太成了她公公的岳母,她的女儿同时成为我的继女和继母。继母生了个儿子,这个孩子成了我的弟弟和我太太的外孙。我也有了一个儿子,他成了他祖父的内弟,和他自己叔父的叔父。另一方  相似文献   

3.
我曾经在日本札幌医科大学整容外科当了十年的医生。我当医生的时候,曾经看到很多生,很多死,也看到很多解剖,从中也体会到人生的快乐和悲哀。于是我就开始研究和创作关于人的作品。当癌症患者在深夜开始发作时,我注意到当时唯一能够拯救病人的就是爱。你想,当一个人在病中挣扎时,有一个爱着他的人在旁边握着他的手。  相似文献   

4.
望远     
“我看不清太远的东西,”病人对眼科医生说。“请跟我来,”医生把病人带到外面,用手指着天上的太阳,问道:“你看那是什么?”“太阳。”病人回答。“那你还想看多远?”  相似文献   

5.
我一直觉得我和母亲是有隔阂的。 她是医生。最重要的是她的病人。我的记忆里,她永远在医院,或者随时准备着有人打电话来就走。我什么时候梳成了小辫子,什么时候来了例假,什么时候和男生有了第一次约会。她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6.
她是世界上第一位专业使用人类手掌纹线诊病的医生。她的医学专著《现代掌纹诊病》已经出版,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介绍她的《掌纹诊病》专题片已经首映。对于她这位掌纹专家来说,从人类掌纹中追踪人类疾病,通过破译人类掌纹信息,找到一条征服人类疾病的途径,是今生今世的全部追求。她看过8万双手了。病人老说我“神了”,其实我是个普普通通的医生。我当年上山下乡在内蒙兵团,后来到江苏中医学院学中医。学完了,又到了兰州,黄河边儿,在一个医院里当大夫。医院不大,可人事关系挺复杂。我那会儿根本没想一辈子当医生,努力了半天,搞…  相似文献   

7.
一个春阳暖照的下午,我来到潘家园写字楼大厦前,大厦门前“英智眼科医院”的字样不禁让我的脚步慢下来。我将要采访这家开在写字楼里的医院的院长,一位从美国回来开办自己医院的充满神奇色彩的人物——胡力中大夫……走进大厦,乘电梯来到五层,忽然就像又一次走到了明灿灿的阳光中:舒缓而优美的背景音乐,墙壁上面充满艺术氛围的美术作品,豪华的吊顶,相映成趣的灯饰……看不到挂号处、划价处、交费处,只看到沉静而亲切的护士搀扶着病人边走边轻语着,穿过这样的医院走廊,心里真的如拂春风……美国镀金中国有这样一代人:下过乡,插…  相似文献   

8.
医生自己必须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才能把病人看作一个人而不是疾病的一个载体。只有对人陛的高贵和神秘怀着敬畏,才不会陷入到技术的狂热之中。  相似文献   

9.
投注热情和爱,发挥出自身的能力,收获才不负心血。在我遇见班奇太太之前,护理工作的真正意义并非我原来想象的那么一回事。“护士”两字虽然是我的崇高称号,谁知得来的却是三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替病人洗澡,整理床铺,照顾大小便。  相似文献   

10.
在每学期开始,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学生能力,一个将军要想打胜仗必须充分了解敌情,一个医生要想治好病人必须了解病情,一个教师要想教好学生就要全面了解学生.要做到全面了解学生,必须善于观察,善于总结.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1.
新疾病     
一位得了不知道是什么疾病的病人十分着急,求助于一位医生。 医生叫他在化验室外等化验结果。没多久,医生满脸笑容地走出来说:“先生,我祝贺你。”  相似文献   

12.
英语打开了一扇门 刘小兵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由于中国历史上那场著名的抗美援朝战争,刘小兵出生在朝鲜的国土上,后随父母回国,在广东、湖南两省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1983年,刘小兵从湖南医科大学毕业,"毕业后我感觉自己的性格不太适合做医生,面对病人我总是感觉很压抑,于是我转到政府卫生机关的办公室,担任办公室主任的同时,分管信息中心的工作,主要负责预防科学信息网的建设,该网络负责把全国各地的疫情由县级卫生单位开始逐级上呈."从那时起,刘小兵对计算机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并展示出自己在这方面卓越的才华,他主持建成的信息网,对控制全国疫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所主编的程序在此后的10年内一直都在运行.  相似文献   

13.
神灯与仆人     
从前,有个男人每天不得不做很多工作。一天,非常疲惫的他在心中默默祈祷,“上帝啊,请赐予我一个仆人吧,我终日劳顿,已经疲惫不堪了。”他一边祈祷,一边擦着一个古老的黄铜灯。突然,一个精灵出现在他面前,“亲爱的主人,我是神灯精灵,不知道我是否能为您做点什么?我可以满足您的一个愿望。”  相似文献   

14.
女儿是我的一个句号,有了女儿我便结束了我的女孩子生涯;女儿还是我的一个破折号,是她向世人解释了我的成熟。  相似文献   

15.
一位患有神经质的病人,总是疑心他的肚子里有一只猫在做窝,真是寝食难安。心理医生与精神科医生百般的治疗、辅导,始终无法消除他心里的疑虑。后来医生们商量,只得做一次象征性的手术。手术后,当病人从麻醉中幽幽醒来,医生手中抱着一只猫,告诉病人:“你肚子里的猫已经为你取出来了,以后你就不必再担心了!”岂知病人听后,看看医生,又再看看那只猫,满脸愁容的说:“医生啊!我肚子里的猫是黑猫,不是这一只白猫啊!”  相似文献   

16.
风险是指病人、工作人员。面临的伤害的潜在风险.识别评价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各环节。护理工作是高风险的职业。近年来我在抢  相似文献   

17.
汪涛,1966年10月出生。是我国尿毒症治疗领域里的一名留学归国专家,他身兼数职:医生、教授、学者。但我最愿意把他看作医生。虽然他也搞研究,但是病人更渴望看到他的身影。他是北京大学医学部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临床医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大学毕业后,汪涛回到了家乡安徽省绩溪县县医院做普内医生。在医治病人的过程中,和许多病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和朴素的感情。但是当这样的病人由于肾功能衰竭,最终无法救治,眼看着他们离开人世的时候,汪涛心里非常难过。这样的心情促使他下决心报考了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研究所的研究生,…  相似文献   

18.
“非常谢谢德国医生的技术指导,让我75岁的老父亲重见光明。现在我能看到的东西。他都能看到。“患者谢大爷的儿子激动地对着记者说。话中提到的德国医生就是来自德国高级专家组织的志愿者Gerhard Puelhorn(格哈德·皮尔霍恩)博士,应镇江市人事局。外国专家局的邀请。皮尔霍恩博士10月10日来到丹阳市中医院进行为期四周的白内障超声波乳化术指导。短短十来天时间,皮尔霍恩博士就为17位眼科病人开展了指导性的手术治疗,年龄从2岁的儿童到91岁的老人.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得到了广大眼科病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平时朋友有什么困难我总会尽力相助。那天又在街上遇见一个多日不见的朋友,于是便相约去附近的一个茶楼喝茶。  相似文献   

20.
一个家庭里,丈夫驾驶拖拉机在田间耕作,妻子在家里养牛,那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美好田园生活啊!我是一个农民,我要做的,就是要农民跟我一起学会养牛。当笔者采访200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法国农业科学院院士路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