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5至1996年,山中幸子老师在山西农大任教一年,她也是大阪府日中友好协会会员,为中日友好尽自己的一份力。一张来自日本的明信片1995年8月下旬的一天,我路过报刊信件收发室时,被一位姓渠的工作人员叫住:"靳老师,有你一张明信片。"我接过明信片一看,是来自日本的,寄件人名叫"山中幸子"。我看了三遍之后,还是觉得纳闷儿,我在日本并没有一位叫"山中幸子"的友人呀。尽管没有写寄件人地址,但是我的姓名和地址写得是对的。到底是谁寄来的呢?这个问号在我脑海里  相似文献   

2.
今年元旦前夕,我收到法国华侨教育基金会会长汪漱芬女士从巴黎寄来的一张贺年卡。在这张贺卡的正面,印着1995年至2000年法国华侨教育基金会在我国贫困地区兴建的9所“希望”学校的简介,而背面则是9所学校的彩色照片,蓝天白云下一幢幢白色教学楼让人赏心悦目。汪漱芬不是海外富商巨贾,更不是亿万富翁,且年近八旬,身患疾病,但她每时每刻都在惦记祖国贫困地区的孩子们。9所学校的一砖一瓦无不凝聚着一位老华侨赤诚的心。“我又圆了一个梦”去年9月28日,我在北京西郊的香格里拉饭店,再一次见到了汪漱芬女士。她是在四川内江市参加完“…  相似文献   

3.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芙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  相似文献   

4.
我过眼前那层浓厚的青藤,我看见一个端着太阳伞的女孩安静地坐在不远处的秋千架上,尽管我看不清她的脸,可她端庄的姿态依然泛着雕像般的美。  相似文献   

5.
我是在80年代前期结识郁老和她的老伴苗公(苗子)的。在他们赴澳之前的几年里,我倒常去他们在团结湖的家,聊聊天.有时也煞有介事地向他们请教一些美术史上的问题。在接触中我发现他门是很可爱的老人,他们的诗文、书画、为人及人生经历,深深地吸引了我。今年“儿童节’的前几天.我收到郁老委托香港大地图书公司寄来的她的散文新著《时间的切片》。结识郁老之前.我只知道她是一位画家,没有读过她写的东西.直到读了《我的故乡》(1984),我才惊奇地发现,还存在着另一个更具胜力的郁民。当时我有一个奇怪的念头,这位办事走路风风火…  相似文献   

6.
意外     
张云是一名普通的仓库保管员。每天她都会看见从大楼里进出的公司管理员,穿梭于公司的各个部门之间。张云很羡慕,想象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7.
真正懂得荷莲的美,不是在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不是在诗人屈原的“集芙蓉以为裳”的诗句中;也不是在盛夏清塘荷叶撑起绿伞的时节,而是在乍暖还寒的暮春午后,北京学院南路,旅美华人实业家──李玉玲的寓所中。事业:接天莲叶无穷碧她西式客厅的左侧桌上放置着两盆亭亭玉立、香远溢清的十余朵美荷。看到它,我马上联想到居室主人接天莲叶无穷碧、一派生机的事业。遥遥望去从卧室迎来的李玉玲女士,黑色裘绒的外套使她富态的外表凭添几分雍容与气派,衬托她的脸庞更加白晰和端庄,一双神采洞察的大眼,一下便猜到我采访的目的。“我…  相似文献   

8.
从小我就看不起自己的母亲,嫌她没工作,只会在家煮饭、洗衣服。她既不像我同学的母亲那样有工作有收入,也不像邻居没工作的阿姨,自己会做点小生意,并且每天打扮得体,举止优雅。母亲总是那么忙碌,还没完没了地唠叨,连打扮自己的时间都没有,整日里蓬头垢面,她的手还特别粗糙。  相似文献   

9.
“不好意思,我必须离职了。”某天,节目职了。”某天,节目的企制小芳脸色黯淡地对我说。她因为某些因素离职,也找到了薪水更高的工作,我当然要替她高兴。但对我来说,这真不是个好消息。小芳是个老手,什么状况都碰过,EQ也很高,只要有她在,我并不需要为节目费太多心思。  相似文献   

10.
叶萌 《人才开发》2005,(3):51-52
一承蒙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信息研究所所长朱强娣阿姨错爱,赐我一本倾注了她三年多心血的力作——《新四军女兵》,并殷切叮嘱我可以把读后的感受写出来。我想,大概是朱阿姨想了解我们年轻人的思想动态吧。在细品本书的过程中,一方面为朱阿姨的敬业精神所鞭策,另一方面更是朱阿姨妙笔之下那一位位充满着青春朝气、充满着纯真理想、充满着爱国激情、充满着战斗勇气的可敬可爱的新四军女兵的不凡经历感染了我,使我心底起了波澜,遂不得不借着笨拙的笔,记下我的内心感受。朱强娣阿姨生于上海长于上海,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汉语言文…  相似文献   

11.
站在窗边,凝视着远方,在大海的尽头,你现在过得还好吗?
  梅干(Meghan)--我的第一位外籍教师,也是第一位敲开我心灵大门的外教。她来自美国芝加哥一个不算富裕的家庭,来中国的大学担任一年实习老师,每周我都会和她在一起练习口语。梅干长得白白净净,一双湛蓝色的大眼睛,身上散发着一股独特的气息,嘴角常挂着微笑,笑靥如花。她既是我的良师也是我的益友,因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我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直到如今,每当看到她送给我的礼物和她每节课写给我的单词讲义,都让我不禁想起她:“梅干,你在美国过得还好吗?”  相似文献   

12.
醉鬼     
警察把一醉鬼送到门口:“这真是你家吗?”“如果你替我开了门,我就证明给你看!”门开了。“你看见那架钢琴了吗?我的,看见那台电视了吗?我的。”又上二楼。“我的睡房,看见那床吗?睡在床上的女人是我的老婆,你看见和她睡在一起的人了吗?”警察疑惑地说:“怎样?”“那就是我。”  相似文献   

13.
好不容易联系到了2000年“友谊奖”的获得者日本教师松浦友子女士,当我们在杭州一家宾馆大堂见面时,我竟然把她当成了中国人。松浦友子用一口带有杭州口音的普通话笑着对我说把我当成中国人,这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了她,如果我们不是安排好了这样相见,我一定会把她视为一个普通的中国江南女子,她纤瘦的身材,细腻的肌肤,她的南方口音,还有她的衣着,已经把她融入到了杭州的湖光山色和大街小巷之中,几乎不好将她与这个城市分开了。不过和她走在了一起,从侧面我还是看出了她的日本特征,她的额头和她的鼻子酷似…  相似文献   

14.
我一直觉得我和母亲是有隔阂的。 她是医生。最重要的是她的病人。我的记忆里,她永远在医院,或者随时准备着有人打电话来就走。我什么时候梳成了小辫子,什么时候来了例假,什么时候和男生有了第一次约会。她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15.
小妹不是我的亲小妹。 她是继父的女儿,母亲带我改嫁到许家的时候,小妹就在了。她小我十天,我记得自己很紧张,一直牵着母亲的手,那年我9岁,小妹倚在门前甜蜜地叫我,哥。  相似文献   

16.
北京秋天的美丽,仿佛总透着电影画面之外的旁白,清远而宁致。中秋的下午,当我敲开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苗野的家门时,我确信自己走进了一段有着秋天神韵的旁白之中。29岁的夏天,她选择了让自己快乐的生活法则:即使天上掉下馅饼,不符合自己的口味也不去拣 初次见面的苗野,扎着两根小辫子,上穿白背心,下着绿红色花裤,脚蹬黑色布鞋,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盛满清纯,如果不是她通身散发出的成熟女性特有的优雅,我几乎认定她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大学生。 “你用录音机吗?”她一边递给我一杯橙汁一边问,当得知我今天不用录音机采…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人才交流》2011,(9):14-17
柯鲁、柯马凯和柯鸿岗哥仨,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离开中国不能超过两个月,否则我会患思乡病的。""文革"中我们也挺"左""你来看呀!你的孩子又爬到树上了!"幼儿园阿姨看见柯鲁克过来跟他说,希望他能教育教育孩子,以后别爬树,太危险!  相似文献   

18.
一天在深圳,我和马兰在路边散步。她说,她发现,她的爸爸、妈妈好几次都把头凑在一起嘟嘟哝哝,一见她进门就立即分开,又把什么东西藏藏掖掖。她假装没看见,心里却一直有个疑窦。几天前她终于找到了老人家藏在垫被底下的那东西,是一叠诽谤我的报纸。  相似文献   

19.
语言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社会制度的印记。第三人称代词在现代汉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这些代词不是在文字出现之初就具有指代人称的作用,也是经过了千百年的历练和几代人的探索才拥有今天的地位。本文就人称代词中出现较晚的“她”为例,简要谈谈“她”从无到有,从颇受争议到正式确立为指代女性第三人称的代词的过程背后的文化因素以及“她”在今天的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20.
在我的印象中,慈善总是与贫穷和无助的人连在一起。慈善让我想到了非洲,我仿佛看见在干涸的土地上,骨瘦如柴的人们期待着恩赐的眼光;我仿佛看见硕大的脑袋架在一个弱小的躯架上的孩子们在地上抓食物吃的情景。那些情景让人怜悯,让人心灵震撼。而我们要去做慈善的地方却是在美国,而且是世界汽车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