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来自纽约,是闻名遐迩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他讲课很幽默,举止滑稽,中国的俗语名句随手拈来,“之呼者也”不时脱口而出。我们在捧腹之余,佩服不已。博士名叫:苏迪然进入他的房间,扫视书架,映入眼帘的是老舍、巴金、《废都》、《北京人在纽约》……“30年代,中国的作家灿若群星,他们深深地吸引着我”,博士说道,“这时,如鲁迅、茅盾、郁达夫、曹禹……等一批中流砥柱大都拿出了传世之作;丁玲、沙汀、萧乾……也都崭露头角。”30年代正值中国文化的多事之秋,新文化运动的余热未退,“左联”文学的方兴未艾,西方思潮的涌…  相似文献   

2.
巴黎街头画     
巴黎,是座名扬四海的“画都”。珍藏在这里的传世之作《蒙娜丽沙》、《拿破仑的加冕式》、《浴女们》、《梳妆》—…使人大饱眼福。与此同时,还有许许多多留在大墙上的“画”,也是很迷人的。这次踏上异国他乡的巴黎,在街头巷尾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不少墙上都给有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画”,引起莫大兴趣。这简直处处都是个别有情趣的“四天画展”。有栩栩如生的动物,有多姿多采的人物,有生龙活虎的热闹场面,也有四冶情操的名胜古迹……在一条叫做甘岗波瓦大街的旧墙上,画着一只展翅高翔的雄鹰,在奋飞、在搏击,给人一种昂扬、向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银幕“两派鼎立”:“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90年代中后期,银幕“谁主沉浮”、“指点江山”?就像经济起飞时碍于一双沉重的翅膀,90年代的中国电影也在时代的浪潮中跌荡起伏。《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香魂女》、《霸王别姬》、《风凰琴》……等影片,带着浓郁的黄土气息在沸沸杨扬的议论中走向世界,那些“西化”、港台或带有中 国式的“娱乐片”在国内影评界却褒贬不一。捧回奖杯的人“容光焕发”,受到针砭被冷落的人“面有难色”。“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中国银幕终究由这“两派鼎立”,共同支撑着有丰富…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宣言》以其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对社会历史及现实的深刻分析,并对未来社会的深刻透视而而载入了人类文明的史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不仅仅表示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更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共产党宣言》中所蕴含的的深刻道理不仅仅对过去和现在产生着深刻地影响,而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也产生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共产党宣言》不仅仅是一部政治学著作,也是一部外交学著作,因为《共产党宣言》中蕴涵着深刻地国际战略思想,本文将对此展开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横堀先生是一位资深传媒人.知名评论家。他从《朝日新闻》记者.国际部主任.《朝日新闻》北京分社社长.到退休后受聘的《人民中国》杂志专家和编委.在中日传媒路上,一路走来……  相似文献   

6.
我爱记诗词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比赛团体赛第三场,在马头琴的伴奏下,著名演员萨日娜深情朗诵了席慕蓉的《乡愁》和《出塞曲》。  相似文献   

7.
心无所住     
《六祖坛经》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六祖慧能未出家前,有一次帮一位富人家去送柴,讨生活。到了富人家门口,见一老者手捧一本《金刚经》在诵读,隐隐约约听见了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猛地一下就觉得此语十分了得。  相似文献   

8.
曾以《世界大串连》等作品轰动文坛的张胜友放弃了“千字千元稿酬”的写作,竟像匹拉着编辑和出版两个轮子疲奔的马……很是让点墨化金的朋友们不解。  相似文献   

9.
珠海惠特曼电子集团的总经理,怀揣《三国演义》,8次北上甘肃,游说一名电子专家到珠海共创大业…… 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家乡太原某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人手一套《三国演义》…… 珠江三角洲一家半死不活的企业,新任厂长就职演说是《看三国话竞争》…… 亿万观众望眼欲穿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终于粉墨登场,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问播映,中华大地旋即掀起一股“三国热”,全国上千家企业集团竞(?)购买《三国演义》的特约播映权,北京王府井大街  相似文献   

10.
时而是令人昂扬振奋的勃拉姆斯的《奥运精神》,时而是春光明媚、生机勃发的《春之声圆舞曲》,时而是充满凄清幽玄、鬼魅之气的《歌剧魅影》;时而是清新豪气的《红色娘子军》组曲……  相似文献   

11.
《六韬》是一部与军事有关的著作,其在军事战争当中发挥着其他兵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简单介绍了《六韬》,并详细分析了《六韬》中的军事战术与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中原雄师》播出后的第二天,我接到了陕西省商洛市党史办老主任李文实同志的电话,他激动地说,昨晚看过片子后,他一夜没有合眼。他兴奋地说,《中原雄师》喊出了他心里几十年的心声……听着老人的声音,我似乎又回到了那段本来习以为常却又极不寻常的采访  相似文献   

13.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随着高晓松电影《同桌的你》票房3天破亿,又勾起了大家对“同桌的你”和“青春”的无限怀念。同桌,伴随着青春的记忆,是我们成长岁月里一段特殊的回忆。那些年,你是否跟同桌的他画过“楚河汉界”?你们是否吵得热火朝天打得死去活来?你们是否上课时偷偷聊天写纸条被班主任残忍抓住?  相似文献   

14.
金香郁  朱华 《人才开发》2002,(9):20-21,33
“岁月到中秋/白了我少年头/多少往事涌上心头……时光留不住风华少年/岁月沧桑才知人生路”一曲低沉而浑厚的《岁月中秋》牵引着我走进著名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的中秋岁月,从而窥探到一颗草原女儿赤诚的心。  相似文献   

15.
那还是秋天。一头撞进一家酒店的包间,迎面一位先生用极有礼貌的微笑向我打招呼,我用微笑作答。他说: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我认真地回想着那可能见过面的地方……1958年,那是梦幻、理想与浮躁掺杂的年代。十七八岁的李硕儒满脑子装着金山、赵丹,一股子非当话剧演员不可的劲儿,鼓动着他报考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并有幸在7000多人中脱颖而出。可惜还没来得及过一过演员瘾,便又被《人民日报》社挑中,从此,与新闻和文学结下不解之缘。也许是内心里那份演员情结,总也挥之不去,也许是思想确实“新潮”,在报社中,他常常西装…  相似文献   

16.
《尘埃星球》讲述的是两个少年青春的挫折和成长,正值花季的少年夏圣轩和夏政均是离异家庭的单亲子女。两家比邻而居,两人既是朋友又如兄弟,有一种专属于少年间的微妙的羁绊。但是由于两人父母再度结合,使少年们的心中产生了矛盾和抗拒,两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并因为一次不幸的事故,让两个少年之间的关系陷入更大的危机……亲情,友情,爱情,如何做出抉择。摆在两个少年面前的是一道难题.小说所有的文字都在呼唤着一种人性的美好与温暖。这是青春市场一直难以寻觅的东西。让人读后有种微微酸楚但内心却微微暖热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散文家王鼎钧先生在《苦》中写道:“人是注定要受苦的。你看,人人脸上写着一个‘苦’字……”“学生必须‘苦读’,谁贪玩谁的功课就不及格;做事的人必须‘苦干’,谁苟安淮就要失败。宗教家必须‘苦修’,音乐家必须‘苦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相似文献   

18.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系列《红》《白》《蓝》是电影史值得称颂和探究的优秀电影作品。其中《蓝》,获得1993年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蓝色,象征自由,而本片讲述的也正是一个在精神的强烈束缚下寻找自由的故事。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自由的命题中,任何一种自由同时是一种囚禁,而任何一种囚禁,同时意味着享有自由。自由始终有着它必须的前提和巨大的代价。本文将阐述以“自由”为主题描述的电影《蓝》的故事结构和深层主题。  相似文献   

19.
在延安     
<正>进入解放区终于出了城门,到了解放区。寒春老年时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天啊!我实在太兴奋了!我们先通过国统区,看到周围的所有建筑都被毁了,满目疮痍,到处可见战争的创伤……我只能推着自行车往前走……走着走着,路边开始有树了,然后见到了人民解放军整齐的队伍在高大而整齐的白杨树下纵队行进。战士们步伐整齐、斗志昂扬、精神饱满,与城里的士兵截然不同,与《白杨礼赞》歌颂的民族气节是那样的贴切——朴实、坚强、向上。天哪,我太激动了!想想国统区的那些绝望的官兵,更是兴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1993年8月,我国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条例》,明文规定了职位分类制度。1995年人事部部长宋德福在全国人力资源开发会议上作了《加快整体性人才开发的步伐》的报告。至此,我国政府开始了有组织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研究。朱镕基总理把“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列入“十五”计划《纲要》之中。去年5月,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开发人力资源,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