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平和的仪表,从容的神情,掩饰不了毛一丁的成熟、自信与干练。对面这个说话像杯清茶、不温不火的“白面书生”,居然在中国软件领域里,游刃有余地运作了一个又一个高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2.
老局长退休后,李、赵两位副局长都列入了“转正”的考察对象。尽管表面上看两位都对竞争局长的位子不温不火,可背后都后娘打孩子——暗地里使着劲哩。周一,局办公室收到了一封署名“全体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3.
陈耀龙 《人才瞭望》2008,(11):52-53
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A公司,在企业发展初期,原有薪酬体系对公司的促进作用成效巨大。然而,随着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公司的人工成本日益见涨,但员工收入差距却很难拉开,“干多干少”个样,渐渐地,相当多的优秀人才相继离开公司,而继续路在公司的员工也开始缺少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公司近两年有33人退休,没有新进员工,五年内的青年大学生只有11人,分布在各个生产岗位上,如何让他们尽快成长,满足公司对人才的需求,为公司提供发展动力,需要我们加以探索。公司战略保障“三个建设”中“队伍建设”的要求,公司工作思路“三抓一创”中“抓队伍”的要求,公司“三能”建设的具体实践。公司目前的青年大学生均在生产一线从事技能工作,从省公司对专业工程师、班组长、管理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能力要求上,目前我公司的岗位需求与具备资格的候选人之间存在较大缺口,亟需找准切入点,形成突破,而青年大学生则是最好的培养群体,最具有培养潜力及以点带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玉信 《人才瞭望》2008,(9):108-108
某外资公司2000年招聘林某为本公司职员.并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待遇较好。林某在工作中积极肯干,成绩突出,公司为了让其进一步熟悉业务,提高工作业绩,决定送其出国培训。并为此达成了协议。协议规定:公司从2001年12月始送林某出国培训,承担全部培训费。林某应在培训结束后为公司服务5年。如果林某中途离开公司,  相似文献   

6.
《人才瞭望》2009,(2):52-52
请问:今年我和一家公司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两个月。试用期刚开始,公司就送我去参加技能培训。在试用期内,我发现公司的实际情况与之前公司介绍的情况出入较大,于是我向公司提出辞职,公司同意了我的辞职要求,但却要求我把培训费用交了。请问在试用期内辞职,我需要承担培训费用吗?  相似文献   

7.
潘家永 《人才瞭望》2008,(5):106-106
请问:我是一家国有公司的职工,公司现在实施重组。如果公司以重组为由,说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公司能否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若因此种情形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应否支付给职工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8.
《人才瞭望》2008,(10):109-109
周小姐一直在A公司担任销售工作,销售业绩很不错。周小姐与A公司签订的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将于2003年10月到期,同年9月,公司人力资源部通知周小姐:“由于你工作出色,公司决定与你续签劳动合同。同时,从下个月开始,公司将升任你为市场主管。按照公司的规定,新上任人员必须有半年的试用期。”虽然觉得续约还要半年的试用期有些不妥,但听到自己升职的消息,周小姐还是很高兴。她与公司重新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并约定了半年的试用期。  相似文献   

9.
《人才瞭望》2008,(3):105-105
我们公司是一外商投资企业,今年“三八”妇女节时因公司正赶上生产旺季,所以没有安排组织举办女职工庆祝活动,也没有放假休息,全体女职工均正常工作。近段时间,有部分女职工向公司提出因为公司安排在“三八”妇女节法定节假日工作,公司应当支付其300%的加班工资,所以我们想咨询一下公司是否要支付加班工资?  相似文献   

10.
《人才瞭望》2008,(9):55-56
张灵是北京一家IT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最近她时常被老板叫过去谈话,原因是公司员工流动性过高。众所周知.IT公司的员工流动性本身就很高,IT员工也非常好找工作,另外,由于公司本身的稳定性不强,更加剧了IT公司的员工离职率上升。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司法实行法定唯一代表权制度,法定代表人总揽公司代表权,且只能由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依法行使诉讼权。公司诉讼权行使方式单一,易导致诉讼权行使困境,影响公司经营管理,应建立诉讼代表权代为行使制度和简化法定代表人变更的行政手续来补救。  相似文献   

12.
精英的权力     
管仁 《人才瞭望》2009,(6):56-56
任何公司企业里都有一些不可或缺的精英分子,他们是公司的灵魂,没有了他们,公司的负责人就像是没了主心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13.
《人才瞭望》2005,(4):102-103
王某原为某公司技术人员,公司1998年曾派王某出国培训半年,事先签订了培训协议,约定培训后王某应为公司工作3年,如违约则赔偿公司培训费3万元。1999年王某以书面形式提前30日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但要求王某按培训协议赔偿公司培训费,王某拒绝赔偿,公司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王某的行为应被支持吗?  相似文献   

14.
《人才瞭望》2008,(12):58-58
案例:林女士1998年2月到南京某公司工作后,曾多次与公司交涉要求签订劳动合同,一直未能如愿。没有合同,林女士在公司里始终觉得低人一等,无法真正融入到团队之中。2002年3月,林女士被迫离开公司后,公司以“没有劳动合同”为由,拒绝按照她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双方协商未果后,林女士向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裁决公司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及额外经济补偿金。仲裁委员会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支持了林女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江维 《人才瞭望》2014,(1):71-71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将出台打造“武汉工程设计之都”配套奖励政策,重奖出工程设计人才的单位。据武汉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明年起,武汉市政府将每年设立不少于1亿元的发展基金,鼓励和支持武汉工程设计产业发展。出一个工程院院士,奖励其所在公司1000万元发展基金;出一个国家级勘察设计大师,奖励其所在公司500万元发展基金;出一个省级勘察设计大师,奖励其所在公司300万元发展基金。基金拨付给公司,个人获得多少,由公司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16.
张议元 《人才瞭望》2005,(12):45-46
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电视教学、企业培训、文化传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传播机构。公司本质上是一家合伙制民营企业。该公司以媒体为前导,以语言教学产品的开发为后盾,以连锁加盟为手段,以培训支持为依托,不断壮大公司规模,在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然而,该公司在管理上却存在着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不匹配、激励与贡献大小不匹配、公司发展与员工发展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其中薪酬问题尤为突出,成为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发展。公司领导层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为尽快促使公司管理规范化,对公司薪酬方案进行了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17.
赵聪 《人才瞭望》2009,(2):59-59
一、公司必须不断成长 竞争太激烈,造成员工的流动率较高,公司也必须在激烈竞争中寻求成长.如果公司停止成长,所有问题就来了。  相似文献   

18.
梁晓燕 《人才瞭望》2005,(10):69-70
晨星公司是一家生产科技产品的制造型企业,由于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和正确的内部决策,2002年初公司获得了高速发展的契机。公司现有人员700人,2002年全年产值2.4亿元人民币,并正在积极进行上市准备。公司最高领导层很快就意识到公司内部学习速度必须与公司发展速度相匹配,这样才有利于公司的健康发展,因此培训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请问:2007年1月初,小王托亲戚进了一家公司,当时没有签合同,进去后干的活很杂,工作岗位不固定。工作半年后,小王多次与公司协商签订劳动合同,想把工作岗位、内容、工资等各方面固定下来,可公司总是以各种理由予以推托,并于今年将小王辞退。请问,该公司不与小王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0.
高枫 《人才瞭望》2005,(3):37-38
淮安灵生是一家小医药公司,原公司业务部经理辉深受公司总裁的器重,总裁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赞辉为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辉也的确通过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为公司开拓业务,使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公司也没有亏待他,他很快由一个业务员升至公司中层经理,在各平级部门中也因为受到总裁的器重而颇有地位,但是由于公司的高层职位是有限的,辉高升的空间已经快到尽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