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语模韵只有一个层次,而依声母的不同分为三类读音。鱼虞韵可分为两大层次:鱼虞相混型有五类读音,分属同源层与异源层两大层次;鱼虞有别型有两类读音,都属于同源层次,又可细分为前中古层与中古层两个次层次。  相似文献   

2.
新湘语和老湘语是根据浊声母的有无对湘语进行的历史分类,是湘语的最早内部划分。新老湘语的历史分类与依据音韵特点的地理分布的湘语分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一种宏观的二分法,后者是一种微观的多分法,两种分类相得益彰。新湘语和老湘语之间的存古特点呈现出非平衡性,若干方言特点在二者之中犬牙交错。新湘语和老湘语的现状与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化都有关系,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湘语各地古匣母字的比较,整理出湘语古匣母字今读的17种音值。通过追溯古匣母历史,湘语零散地保留了古匣母的读音;此外,古匣母还进一步通过脱落、唇齿化、前化和卷舌化的语音变化机制演化成其它多种音值。  相似文献   

4.
湘西古丈县有一种分布范围不广且归属未明的汉语方言“死客话”。从其与周边湘语辰溆片的音韵特征比较看,“死客话”具有湘语的典型特征,应该划归湘语辰溆片。  相似文献   

5.
湘语大多数方言点中,表示“丢失”意义的词的语音历史地位是“澄母药韵”。根据这个词的音韵特点,结合这个词的意义来源、引申演变的分析,我们确定这个词的词源(本字)就是“着(著)”。“着(丢失)”在湘语内部的使用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对外具有排他性,是湘语的一个特征词。虽然这个词在赣语的个别方言中存在,但是不影响大局,而且这个例外可以认为是方言接触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湘南土话假摄主元音的读音复杂多样,可分为外借层和内衍层。其内源性层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层次,代表不同时期的音变情况。假摄主元音的复杂的音读反映出各方言点元音高化不平衡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比西充、都江堰和乐山三地方言,从音韵的角度探讨了西南官话灌赤片岷江小片中的“质”类入声字的读音。对比研究发现,三地读音正好反映了四川方言中音位?向渐进变移所引起的连续式音变历程,展现出不同的历史语音层次。    相似文献   

8.
从广西湘语声调的今读音出发,通过与西南官话声调、湖南湘语声调比较,考察方言接触背景下广西湘语声调的演变情况。广西境内的湘语在与以桂林话为代表的西南官话的接触中深受其影响,声调的演变与桂林话有大致相同的规律,调类与桂林话趋同,都是4类,入声多归入阳平。这是广西湘语受西南官话影响最突出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9.
现代湘语语料显示,从历史词汇的观点而言湘语有一个层次来自六朝江东方言。有三个口语词汇可以证明上述推论:“渹”(凊)、“鼎”(铛)以及“侬”。“渹”(凊)、“鼎”(铛)出现于南朝宋刘义庆所编的《世说新语》,“侬”则来自南朝时期的文人乐府及民间歌谣。现代湘语中或多或少保留了这三个六朝江东方言词。由此可见,东晋南朝的“吴语”不仅是现代吴语、闽语的前身,也可能是现代湘语的前身。  相似文献   

10.
湘南庙子源勉语汉语借词可分为现代、近代、中古和上古四大层次。现代层借词源自桂林官话。近代借词从湘南土话中借入。中古借词来自古平话与粤语。部分上古层借词有可能是汉勉语同源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描写了吴语处州方言非组字声母的读音特点,并从地理语言学角度,对处州方言非组声母读音的历史层次进行分析。处州方言非组声母的今读状态,是其自身演变和受外来方言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原音韵>两韵并收体现文白异读,文白差异促使白读音更快变化.入声韵的演化县不平衡的,元代"中原之音"的部分入声韵(白读音)已率先舒化.  相似文献   

13.
多音字常读音的研究是汉语语音史中单字音研究的新课题。通过对反切用字使用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反切用字具有"表音不表义"的特性。据此也可以证明反切用字中的多音字是用其常读音作切的。前人对多音字作切的改订实例以及我们对《玄应音义》的个案考察,证明对反切用字中多音字常读音的考察具有可行性。多音字常读音研究可以丰富汉语语音史研究,推动不同音系间的比较,有助于古代音韵文献的校勘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元代诸宫调流传下来的仅有一种———《天宝遗事诸宫调》,本文根据相关曲谱,分析其用韵情况,归纳出 15个韵部,并与《中原音韵》、金诸宫调、元曲作对比,发现其个别韵脚及其读音并未与《中原音韵》完全一致,从而揭示出当时存在的一些语音发展变化现象,还新发现了一些《中原音韵》应收未收之字。对廖英 1964对《天宝遗事诸宫调》的研究,本文也作了较多的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15.
将新胜"长沙话"同湘语长益片长沙话和湘语娄邵片双峰话、新化话进行语音、词汇的比较,可以看出它与后二者存在着相当的相似性和相通性;无论从历史来源还是从方言现状分析,新胜"长沙话"都应属于湘语而非西南官话.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河南长葛方言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两种读音及其演变,与普通话相比有自己的特点,而长葛话三组声母的归并情况和《中原音韵》时期的情况更相似;长葛话可能是处于《中原音韵》和普通话之间的语音状况,而又正向普通话逐渐靠拢。  相似文献   

17.
~~从现代汉语方言保留古代全浊声母系统现象的地理分布看湘语与吴语的历史层次关系@陈立中$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1]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 [3]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秋谷裕幸,曹志耘.浙江庆元方言音系[J].方言,1998,(1). [5]蒋冰冰.吴语宣州片方言音韵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方言普查组.湖南省…  相似文献   

18.
喇叭话是贵州省境内喇叭苗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本文从历史角度考查喇叭苗话声母演变情况,通过与今娄邵片湘语的比较,发现其声母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老湘语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带有部分西南官话色彩。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对湘语8个方言点进行词汇调查的基础上,提取出区内四点一致且意义完全相同的方言词逐个进行历史文献检索,有文献可证的方言词,我们称之为承传词,并考察这部分词的历史年代。湘语词汇的承传主要来自近代汉语,其次是上古汉语,再次是中古汉语。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对湘语8个方言点进行词汇调查的基础上,提取出区内四点一致且意义完全相同的方言词逐个进行历史文献检索,有文献可证的方言词,我们称之为承传词,并考察这部分词的历史年代。湘语词汇的承传主要来自近代汉语,其次是上古汉语,再次是中古汉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