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全书以贾府盛衰为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轴心,囊括政治、经济、官场、世俗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人们纷纷从各个角度对《红楼梦》进行解读,时至今日热度仍然不减。《红楼梦》之所以能够至今仍让人称颂,除了其本身的魅力外,还与作者独特的人物刻画手法是分不开的。有鉴于此,本文将着重探析《红楼梦》的人物刻画手法。  相似文献   

2.
以《红楼梦》为基本语料库,对比不同时代的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相同范例,可以发现:修辞造词其实是一个漫长的动态演变过程。同常规词语比较起来,修辞造词有着不同寻常的表达效果,即在表达词的概念义的同时,还鲜明地传达出词的附加义——由修辞背景所带来的附加形象色彩、情感色彩等。从个性、偶发的修辞格到群体、常用的普遍修辞文本,最后到打破规则却又创造规则的新词语,对《红楼梦》修辞造词动态过程的解析可以有效揭示:汉语中的修辞造词,正是在这种长期的、历时的演变中将最初的个性化修辞效果,最终固化在静态的普遍词义(色彩义)中,从而呈现出奇崛美的。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学史和美学史上,戏曲和小说的创作,对人物、典型问题的提出具有特殊的贡献。然而,就人物之刻画。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贾宝玉及“小女微才”的金陵十二钗等以降人物,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贡献最大的。他的创作构成划时代的唯美标志,对后人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梦”命名的《红楼梦》充满着对人物梦境的描写.这些梦境描写除了现实主义外,绝大多数是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可以说,这是曹雪芹独创性地再现人物心理的出色成果.  相似文献   

5.
杨雪梅 《理论界》2006,(4):178-179
服饰与着装者的心理密切相关,服饰行为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就是一个服饰审美和设计大师,他笔下人物的服饰具有展示人物个性魅力的神奇功效,书中人物的服饰与其性格是非常契合的。本文试以其中几个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和王熙凤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借助服饰描写从侧面烘托人物性格的。  相似文献   

6.
在《红楼梦》评点史上,清代陈其泰的评点眼光独到,理论意义非同一般。在人物塑造方面,陈其泰提出“瑜亮”论和“伴说”论。“瑜亮”论主张人物刻画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实现相反相成,一举两得,是对张竹坡“抗衡”论的进一步发展;“伴说”论主张一人为主,他者为宾,以宾者接力的方式完成为主人物的形象塑造,技术内蕴更为广大深厚。在人物品鉴方面,陈其泰以“情”为核心深入性格分析,并从“尽人之性”的高度,得出了妙玉乃"世人意外之人"的惊俗之论。这与晚明以来尤其是清中叶文学领域重新认识妇女、尊情贵生的人文精神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文学评论家和文学爱好者研究和学习的重点。其细腻的场景描写,鲜活的人物内心叙说也为后来的学者津津乐道。本文在此从宗教思想尤其是从佛、道教思想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进行理性剖析,以期对红学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8.
蔚然  文革红 《江汉论坛》2003,(2):112-114
《红楼梦》取得了中国古代小说前所未有的艺术成就,历来为评论家激赏。然而人物容貌描写却存在明显的不足。《红楼梦》中人物容貌描写沿袭前代小说,以“只见”引出骈偶句,生硬插入文中,阻断行文的流畅自然,而且描写时大量袭用陈旧意象,缺乏个性特征。虽偶有精彩之笔,但前代小说中也不乏此例。因此《红楼梦》人物容貌描写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与作品整体艺术成就相比,可谓碧玉微瑕。  相似文献   

9.
论《红楼梦》的网络式叙事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平 《东岳论丛》2000,21(5):123-127
《红楼梦》的叙事结构呈现为网络式 ,即由三条经线与若干纬线交叉编织而成。三条经线之间既独立又相关联 ,纬线则穿插于其中 ,从而使全书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结构方式与以往章回小说所曾采用过的缀段式、单体式及辐射式均不相同 ,表现了古代长篇章回小说在叙事结构上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腊金萍 《兰州学刊》2010,(Z1):83-84
《红楼梦》中的人物对话具有多种功能。《红楼梦》中的每个人物都在用自己性格说话,每个人的语言都涂上了自己的性格色彩,通过人物语言的描写,达到刻画人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了各种形式对小说中人物的命运结局进行预示,通过分析发现,曹雪芹在人物外貌中也暗含着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这一预示方式是凭借传统的相学方式来完成的。这一结论,对小说中的预示系统做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了各种形式对小说中人物的命运结局进行预(寓)示,通过分析发现,曹雪芹在人物外貌中也暗含着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这一寓示方式是凭借传统的相学方式来完成的.这一结论,对小说中的预示系统作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了各种形式对小说中人物的命运结局进行预示,通过分析发现,曹雪芹在人物外貌中也暗含着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这一预示方式是凭借传统的相学方式来完成的.这一结论,对小说中的预示系统做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了各种形式对小说中人物的命运结局进行预(寓)示,通过分析发现,曹雪芹在人物外貌中也暗含着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这一寓示方式是凭借传统的相学方式来完成的。这一结论,对小说中的预示系统作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了各种形式对小说中人物的命运结局进行预示,通过分析发现,曹雪芹在人物外貌的描写中也暗含着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这一预示方式是凭借传统的相学方式来完成的.这一结论,对小说中的预示系统做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6.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了各种形式对小说中人物的命运结局进行预示,通过分析发现,曹雪芹在人物外貌的描写中也暗含着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这一预示方式是凭借传统的相学方式来完成的。这一结论,对小说中的预示系统做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7.
反讽在西方小说中源远流长,而为中国传统小说所缺乏。直到明清长篇小说的创作,作家才开始较自觉地运用反讽艺术,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在四大奇书和《红楼梦》中,作家创造性地运用大量反讽手法,对中国小说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人物刻画方面,反讽特色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红楼梦》中贾府男性人物命名的研究,探讨曹雪芹的人物命名艺术。观点有三:一暗含了中国民俗,二暗示了贾府命运,三暗喻了作者的身世,从中可以窥见曹雪芹为《红楼梦》人物命名的高超艺术之一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是一部诗化小说,在其众多意象中,"桃花"意象有着丰富的涵义,它与全书着力塑造的重要人物林黛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探索桃花意象与林黛玉人物塑造的关系,利于深入揭示林黛玉人物塑造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红楼梦>语料库为基础,采用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哭态"作了全面、系统地分析统计,探讨了影响作者选择不同"哭态"的因素及"哭态"描写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