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是一部甚具诗学价值的中国古代诗话批评理论著作,它独创的理论内涵和独特的批评风格,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影响。张健《沧浪诗话校笺》堪称当代整理、校释、研究《沧浪诗话》的一部力作,具有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颖 《云梦学刊》2013,(6):88-94
诗话是诗歌史的生动记录,《沧浪诗话》作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话著作,是以宋代诗学为背景与依托的,对宋诗的评点是其诗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沧浪诗话》的宋诗评语入手,通过疏证严羽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著名论断,以及对宋代诗坛上的重要流派江西、四灵、江湖诗派的点评,从而对严羽诗学理论中的宋诗观进行更为深微、立体的剖析与诠释.  相似文献   

3.
周效柱 《兰州学刊》2009,(3):196-199
对诗体“审其源流,识其正变”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传统方法。明代对诗体的“推源溯流”肇始于严羽的《沧浪诗话》,对唐初、盛、中、晚分期的最后确立则归功于明初高楝的《唐诗品汇》。此后,格调派以“尚古”、“宗盛唐”为论诗的核心与标准,源流之辨和诗体之辨,成为格调派立论的基础。胡应麟作为明代复古诗学的集大成者,其《诗薮》的诗歌辨体和风格之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颇为深远。  相似文献   

4.
作为明代中叶一部较为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怀麓堂诗话》继诗风雍容典雅、以歌功颂德为能事的三杨台阁体之后,上承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宗盛唐的格调论,下启前、后七子复古的诗学崇尚,企图在雅、俗两种文化品格的交会中找到平衡点,调和山林与台阁两种不同取向的诗文格调,明显带有某种融通意识,而非其前后出现的、有意识结社的诗人呼吸相应以求改变一代诗歌风习者可比。所谓茶陵派,在明代当属于不自觉的文学流派,惟其如此,在今天就更有进一步认识其价值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严羽<沧浪诗话>是集宋代诗学辨体理论大成的理论著作,它对明清诗学批评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沧浪诗话>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是宋代诗学批评辨唐宋诗风差异的理论总结,也是对江西诗派的全面清算,同时显示了严羽试图在儒家理学体系之外建构诗学话语的努力,指引着明清诗学批评的基本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诗学批评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三大诗话总集之一,《沧浪诗话》是宋代三大诗话别集之一。胡、严二人都对宋代诗学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深刻反思。他们的诗学观既有相合处:如推崇诗骚、汉魏、晋、盛唐,追求诗歌的整体美与含蓄美,注重创新等;也有差异处:对宋诗的批评态度不同,二人提出的师法对象有别,以体派论诗的精深度有别等。他们促进了宋代诗学批评理论体系自身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严羽与诗话风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浪诗话》将诗话从率性而发的玩物提升为封建时代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立言”,诗话成了作者学养的告白和诗学理想的展示,提高了诗话的学术品位;《沧浪诗话》一改宋诗话讳言是非、以资闲谈的风貌,敢于臧否时弊、直面诗坛,凸现了诗话作为一种诗评文体的批评功能;《沧浪诗话》力图改变诗论的随意性,通过以禅喻诗,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诗学语言,这些都大大改变了诗话的旧观,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诗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人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和诗歌批评著作。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诗评》评南朝宋谢灵运的文字有六条,加上《诗辨》、《诗体》各一条,整部《沧浪诗话》论及大谢的文字多达八条,在全书论及到的诗人中是比较多的。《诗评》云:“谢灵运之诗,无一篇不佳。”郭绍虞先生《沧浪诗话校释》  相似文献   

9.
黄昌年 《船山学刊》2006,(1):108-110
在对严羽《沧浪诗话》的评论中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严羽的诗论旨在“提倡复古”。这是很值得商讨的。我以为,《沧浪诗话》以禅喻诗,以悟论诗,推尊盛唐,以为师法,其主旨不在“提倡复古”,而在于反对江西诗派的流弊与提倡一种新的诗论标准。  相似文献   

10.
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关于明代诗学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对明代诗学主要流派的研究 ;二、对明代诗学主要范畴或术语的研究 ;三、探讨哲学与诗学之间的联系。兹依次就相关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一、关于明代诗学主要流派的研究明代诗学流派 ,以茶陵派、前后七子、公安派受到的关注较多 ,而关注的焦点则是 :这些流派在诗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如何 ?其基本特色是什么 ?茶陵派标志着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开端。 1 980年 ,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第三册选录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其说明云 :“明七…  相似文献   

11.
明代诗学的主体是唐诗学,晚明时期唐诗学进入整理、融合时代。产生于晚明的《诗源辩体》不是一部专论唐诗的著作,但全书主体却是唐诗研究。其唐诗理论不是许学夷所独创,而是与前代、同时代诗论有着深厚渊源;不仅包括《文心雕龙》、《沧浪诗话》、《艺苑卮言》、《诗薮》,更包括公安派、竟陵派的诗学理论。正是在融汇众家的基础上,《诗源辩体》中的唐诗理论成为了有明一代唐诗理论的总结之作。  相似文献   

12.
宋代诗学专著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倡导“妙悟”为核心的审美认识论,以“兴趣”为重心的审美特征论,以“入神”为极致的审美标准和“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的审美趣味共存论,构建了严羽《沧浪诗话》的美学思想体系。《沧浪诗话》所总结的宋代诗歌的经验和教训,对明清诗坛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代诗歌美学理论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  相似文献   

13.
南宋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严羽,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福建邵武莒溪人,生于宋末,系布衣"隐士",生卒年不详.严羽的《沧浪诗话》,是部以禅喻诗,着重于谈诗的形式和艺术性的著作.因为诗的形式和艺术性,是诗论中的重要组成部份,这对后来的诗学和诗歌创作,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自明代以来,《沧浪诗话》被后人多次校释、出版、发行,流行甚广,据说已译为七个国家的文字.宋代江西诗派,对当时文坛  相似文献   

14.
论叶梦得的诗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众多诗话之中,有一部颇富理论价值的诗话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便是宋人叶梦得的《石林诗话》。对于《石林诗话》,郭绍虞先生曾题诗一首:“随波截流与同参,白石沧浪鼎足三。解识蓝田良玉妙,哪关门户逞私谈。”(《题〈宋诗话考〉效遗山体得绝句二十首》其六)这首绝句不仅高度评价了《石林诗话》的重要地位,认为它与《沧浪诗话》、《白石道人诗说》鼎足三立,是宋代最重要的诗话之一,而且还提炼出《石林诗话》的理论精核,不啻是解读《石林诗话》的一柄钥匙。所谓“随波截流与同参”,正是概括了《石林诗话》诗学思想的要旨。叶…  相似文献   

15.
《文史哲》2014,(6)
就比较诗学而言,研究中国诗论在东亚传播过程中如何被拒斥,较之关注其怎样被接受,无疑更具有意义。石川丈山《诗法正义》对于《沧浪诗话》的去取,反映出江户初期汉诗人共同的诗学取向。尽管丈山引用沧浪诗论颇多,然其《诗法正义》与《沧浪诗话》之间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这说明沧浪诗论在江户初期的传播,曾遭遇到坚守朱子学文学观及江西诗派诗学立场的汉诗人的抵制。同时也表明,来自异域的文学新思潮在向接受国传播的过程中,除了受到本土文学的排斥之外,来自同一母国的先期输入的文学思想,也会构成传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严羽的《沧浪诗话》,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超越了以往诗话那种以记载诗林轶事、零散评点诗作为主的感性形式,对诗歌的本质特征以及诗歌创作的特殊规律给予高度概括的揭示,表述出作者较为完整的诗学思想体系。对于后代的诗歌理论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通过对“识”、“悟”、“趣”三个重要概念的厘定,对传统诗学的形象思维思想作了深入论述,从而揭示了古代诗学中形象思维的活动本质与规律。严羽对形象思维的相关论述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弘嘉时期是《文选》在明代流传的一大转关。《文选》诗作为汉魏古诗的审美范例,反映了我国中古诗歌的演进,而以中州文人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复古派恰好以汉魏古诗为宗,便赋予了《文选》诗辨析源流、指导创作等诗学功能,明代"文选学"的文学性也由此凸显。总之,"文选学"、中州传统文化、中州诗学三者阐释共通,加之李梦阳、何景明等文学领袖的激励,弘嘉时期的中州诗坛出现繁盛局面,所阐发的诗学理念既推动了汉魏复古诗学的阐释,又在一定程度上以正统诗学维稳明代诗学。  相似文献   

19.
严羽所著《沧浪诗话》是有宋一代最为重要的一部诗话,也是最具有理论体系的一部诗话.正因如此,后世对《沧浪诗话》的评论也很多,态度上也褒贬不一.这里并不准备对《沧浪诗话》作一全面评论,而只想就其中严羽自称的“莫此亲切”的也是最为后人诟病的问题,作一番深入探究,以洗严羽所蒙恶名,以还严羽在这一问题上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0.
严羽审美思想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羽审美思想简论原波严羽《沧浪诗话》在中国文艺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严羽审美思想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及理论思想的发展都产生过很大影响。本文拟运用比较的方法,以对严羽《沧浪诗话》中的美学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阐释,即以结构主义的文学批评为主,结合中国古代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