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足用财富思想是中国古代财富思想的重要内容与特性,这是由中国古代社会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以及封建皇权的政治统治等因素决定的。增殖财富思想是西方古代财富思想的重要内容与特性。它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原因:财富积累增殖的正义性、民主理念与人文主义的精神动力、城市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的需要。通过对足用财富思想与增殖财富思想的比较可以得出,由于思维方式、经济文化、地缘政治、政治理念的不同,中西古代财富思想特性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公意思想是卢梭政治哲学的核心内容.在卢梭看来,全体公民通过自由真实的投票达成的一致意志或多数人的决定即公意.公意产生于社会契约,是现代民主宪政的合法性所在,是政府行动惟一正当的准则.卢梭的公意思想是其社会契约理论、人民主权思想、人权学说及其法律理论的基点和灵魂,对现代民主政治理论及其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同时也具有非现实性、神秘性等无法避免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3.
多数民主理论认为民主即是由人民的多数来制定政治的决策。多元民主理论则认为民主意味着由各利益集团在竞争中产生政治的决策。杰弗逊和麦迪逊分别是美国多数民主与多元民主理论的先驱。杰弗逊的民主理论建立在性善论和自然权利学说基础上,主张通过普选制的机制和教育、新闻出版自由等途径来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政治,来选举、监督和控制政府官员。而分寸、节制与平衡感则是麦迪逊思想的显著特色。他主张鼓励社会上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和政治参与,来取得各派势力的均衡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民主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人民的权力”或“多数人的统治”。发展到近代,民主的含义很多,如民主权利、民主作风等,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之中。但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一种国家制度或政权组织形式,这种由多数人或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进行统治的国家制度就叫民主政治。它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民主政治总是与一定的经济形态相适应。本文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探讨一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主政治问题,意在说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一、一定的经济形态决定一定的政体形式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5.
多数原则是民主制度所确立的可操作性原则。多数原则所导致的是多数的统治。而多数的统治在民主的历史中,往往导致的是多数的专制,即多数对少数的专制。古希腊的民主制是一种多数专制的民主,现代西方民主在其发展的早期也存在着多数的专制问题,如托克威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所指出的美国民主早期的多数的暴政。多数的专制也就是对与多数的政见或意见不同的人的专制。对于现代民主的建设,我们不仅要营造一种环境,形成有效多数、真正体现自我意愿的多数,而且要真正保障少数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上看,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每个人都有机会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具有充分的个人自由,但民主社会的表现形式很可能会导致“多数人的暴虐”。为了防止多数人剥夺少数人的正当权利和侵犯少数人的正当利益,密尔从功利主义立场强调了个人自由表达权利的合理性以及个人自由行为权利的重要性。他把个人权利置于国家公权力之上的主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济市场化使高等学校逐渐参与市场竞争,这既给高等学校发展带来了时代机遇,也使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加剧。高等学校之间无序的竞争行为,需要通过高等教育法制的完善来加以规范。其中权利和义务的明确性,是高等学校公平竞争立法的关键与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经济势指由人们的专业化水平、交易效率、财富水平共同决定的其自身的经济特征,外在的表现是人们居住位置的不同。随着分工的演进和交易效率的提高,城市逐步形成并发展,在此过程中,人们不同的经济势也不断演进。在现实生活中,城市的地理环境、政府的城市发展政策、多个中心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因素也会对经济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确保经济快速增长和财富公平分配是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和健康发展的基础。本文以算术平均和几何平均条件下财富在人口中的随机性分布作为研究基础来对经济增长和财富分配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通过Gamma分布的技术分析发现:为了避免或缓解经济增长过程中社会总财富增加的同时,财富不会向少数人集中,必须运用社会保障手段和法律法规来约束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财富也同样增加,让多数人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不公、财富占有不均的现象极为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 ,经济活动中存在不公平竞争 ,经济结构不合理 ,更加之严重的非法经济活动和腐败问题的存在。过大的收入差距会激化社会矛盾 ,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社会和谐的本质是社会权利的和谐,社会保障权更加公平的社会化发展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尊重公民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充分享有社会保障权是经济民主社会化的一种形式,是现代民主社会和谐文化的集中反映和现代民主社会制度构建的客观要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伦理精神构建的现实社会基础之一,也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制度安排的具体体现(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公民社会权利的社会化和谐发展)和现代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公平原则,高度重视由于市场经济竞争导致的一系列社会公平原则失衡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并依此为契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消除两极分化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建设公正、和谐、充满活力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简要阐释现代公共财政为实现和谐社会伟大目标而应该发挥的基本作用。文章指出,和谐社会的标志就是人们能够在资源高效配置、财富公平分配和最佳宏观经济规模这三个相对独立且又相互联系的社会目标间找到长期平衡。对此,经济社会只有要求政府在现代公共财政框架下,针对传统经济增长、财富分配模式的主要弊端,转而推行体现“天人合一”理念的,兼顾“平等”、“效率”原则的长期公共政策,才能实现这种平衡。文章还指出,西方国家曾经经历的“倒U曲线型”发展模式并不适合于现在的我国。该模式典型特征是“先发展,再治理”,以及在该发展模式影响下,政府总是倾向于以倒U曲线的下降部分来辩解现行政策选择的正确性。考虑到“倒U曲线型”发展模式给社会经济生活造成的巨大成本,古老东方国家信奉的“天人合一”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再次表现出不朽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谐社会的基石是社会公平,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只有社会公平,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融洽协调,而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是机会公平。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扩大,一个规模庞大的以贫困为主要特征的弱势群体的存在,造成社会的不和谐,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竞争、财富分配的机会不公平,这需要政府和全社会予以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公平分配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按资分配是资本主义的公平,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公平。平均主义分配或按资分配是造成公平与效率之间产生矛盾的两个基本原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坚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才能消除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消除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6.
现代市场经济虽然为社会流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流动。但是,这并未能改变由市场竞争机制所导致的社会财富分配和占有的两极分化趋势。与现代经济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一般特征相联系的社会公正,同传统的均贫富理念既有严格的区分,但也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公平是公正的理想形态,公平是最高、最彻底的公正;公正是公平的现实形态,公正是有条件、有限度的公平。在人身权利和基本物品的平等分配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效率原则是支配社会分配的主要原则。国家必须坚持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必须在社会财富分配中充分顾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社会公正的制度建构问题,正是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正在努力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7.
达尔的经济民主即把政治民主过程运用于经济企业中,实现企业的民主治理,追求企业职工利益最大化。主要从自由与民主的关系、财产权利与经济民主的关系两个方面论证了经济民主的正当性。在自由与经济民主的论证中,达尔从人的基本权利出发,认为自由是对基本权利的行使,民主是对基本政治权利的保障,民主是更大自由实现的必要手段。在财产权利与经济民主的论证中,财产权利的分配是经济民主的核心问题,现代公司的发展使财富越来越集中扭曲了政治民主过程。此外,达尔还论证了经济民主与国家性质没有必然关联。  相似文献   

18.
在镀金时代,美国社会经历了由农业为主导的静态社会向充满活力的工商业社会转变。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社会中传统的竞争话语发生转变,“适者生存”被资本家频繁使用。引起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一些知识精英把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与美国社会传统中的价值观念结合起来进行重新阐述,造成自由放任式竞争的盛行。这种竞争不但没有实现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利用的目标,反而引起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造成了经济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生产。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活动所需的公平观包括生产领域里的公平分配原则和市场领域里的公平竞争原则。这样两个公平正义原则所强调的是起点(机会)的公平平等和背景条件的公平平等,而不是结果的平等。换言之,在这样两个公平正义原则之下的社会经济活动,其结果的不平等是必然现象,因而社会的贫富分化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社会的必然现象。听任这一现象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和不稳定。社会公平观则强调人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具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以社会公平观制衡或规范经济公平观,从社会的贫富两端依据社会公平观进行调整,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法治精神与法制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法制建设必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和谐社会的法制建设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重视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得到进一步充分发展,立足于使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重视规范诚信友爱行为,充分体现对创新与创造行为的保护,维护好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积极规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