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和谐社会目标下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要务;是加速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严重缺失。总体上还存在着制度、法规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完善,政策措施不执行,保障资金筹措难等问题。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加快制度改革步伐,努力消除制度性障碍;完善劳动法律体系,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多方筹措,扩大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结合农民工特点,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传统就业导向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制度由于只突出农民工群体的职业技能训练,不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入问题。要建立起以能力导向为特征的新型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在供给内容上应丰富培训的内容,增加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在供给主体上应提升目前政策供给主体的级别,并强化省级政府的责任,在供给方式上应尽快制定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法律,提高制度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3.
李春根  孙霞 《社会工作》2011,(18):18-22,33
从需求与供给双重视角对福建省福州市258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所进行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社会保障有着较为强烈的需求,与此同时,近年来农民工社会保障供给状况也有了较大改善。但是,调查也表明:无论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需求面还是供给面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供需之间仍然存在着十分尖锐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在数量上的供不应求和性质上的供需脱节。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需求状况与供给状况相联系、相结合,理顺各种制约性要素,畅通供给渠道,创新供给模式,提高供给能力和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4.
李春根  孙霞 《社会工作》2011,(9):18-22,33
从需求与供给双重视角对福建省福州市258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所进行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社会保障有着较为强烈的需求,与此同时,近年来农民工社会保障供给状况也有了较大改善。但是,调查也表明:无论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需求面还是供给面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供需之间仍然存在着十分尖锐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在数量上的供不应求和性质上的供需脱节。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需求状况与供给状况相联系、相结合,理顺各种制约性要素,畅通供给渠道,创新供给模式,提高供给能力和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生存与发展条件的政策和措施,使得横亘在新生代农民工进城之路上的障碍逐渐消退。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仍面临着很多问题,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权利维护更是困难重重。不仅存在法律援助制度立法滞后、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没有形成制约机制等制度性、体制性缺陷,而且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法律意识的缺乏,也降低了法律援助制度的功效。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援助亟须从完善立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创新法律援助制度、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建设和人员配置等方面予以完善,以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冯慧娟 《社科纵横》2013,(1):181-182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主力军,但是由于自身素质、社会认同、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等问题的影响,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入城市后出现生存尊严、政治尊严、社会尊严遭遇缺失问题,影响到了和谐社会主要的构建和实现。本文从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自身素质提高以及社会氛围营造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尊严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面临着教育机会不平等、教育过程不平等、教育结果不平等这样一些问题。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二元户籍制度屏障、法律制度不完善、外部因素的制约等。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是改革教育制度、落实平等原则,完善法律法规、进行制度创新,大力发展经济、提供物质支撑。  相似文献   

8.
促进城市低保对象就业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低保对象中有劳动能力者的比重日益提高,解决低保对象的就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城市低保对象就业存在职业能力弱、心理预期偏高、就业比较效益低、就业支持渠道单一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改变收入抵扣方式,灵活运用低保附带福利,合理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构筑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多元就业渠道和加强就业指导体系的建设,以期解决城市低保对象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制度、资金、法律、素质、观念等五大障碍和困难.使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安居乐业,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必须创新制度,改革户籍、劳动就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土地、住房、教育等城乡有别的二元制度,多渠道筹集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资金,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规定,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转变城市居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胡清华 《学术交流》2012,(12):108-111
随着90后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就业市场,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新兴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不仅是改善他们生活状况、促进社会融入的主要渠道,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要求,也是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现实需求。当前,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社会动力不足、思想文化投资不平衡、人力资本双向流动渠道不畅等问题,需要通过构建组织机构与投入保障体系、建立新型的投资运行机制、加强文化与发展取向的引导、培养企业家精神、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本流动机制等路径,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持续增值,以推进人力资源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舆情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胜洪 《社科纵横》2011,26(2):21-24
新生代农民工又被称之为"无根的一代",他们有着改变现状的强烈渴望,而在向"上"的渠道被阻塞的背景下,强烈渴望就会异化为心理失衡,少数人对社会产生不满和积怨,累积到一定时期和规模时很有可能引发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一是要拓宽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渠道,提高其政治参与度;二是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的劳资关系;三是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的双重发展;四是要进一步发挥各级工会的维权作用,畅通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渠道;五是要加强媒体的正面引导,消除城市居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歧视心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民工群体逐渐进入新生代农民工时代,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对于推动城市化进程、维护社会稳定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民工群体,采取分类分层的办法,健全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在内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日渐增多,给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当前,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社会建设水平,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在改善民生和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城市中的农民工还存在居无定所、就医困难、子女入学难等一系列社会保障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与农民工对中国所做的巨大贡献极不相称,改革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亮亮 《探求》2008,(4):8-11
社会保障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加快立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强化政府责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加强社保基金的征缴、管理和监督,确保基金安全运行;要重点解决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强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文琴 《社会工作》2011,(12):49-52
一、问题的提出纵观目前我国在农民工教育培训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明显的效果,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输入地对农民工的培训,尤其是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还存在着态度不积极、专业不对口、时间安排不合理、  相似文献   

16.
论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却未能享受到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公共福利,其社会保障状况令人担忧。应树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平等保护观念,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立法保护,加快立法步伐,构建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清理和修改不合理的法规、规章;加大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实施力度,强化国家积极义务,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配套制度建设,提高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水平,加强社会保障监督机制;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救济制度,扩大司法审查范围,推行简易程序,增设特别程序,合理配置举证责任,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以及独立的争议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城市化是一个面临多重风险的社会变迁,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就是要为农民工提供进入城市的社会保障通道。我国现行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共济性较差,农民工被排斥在制度范围之外,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民工城市化的冲突日益凸显。结构性制度排斥是现行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城市化冲突的根源,二元结构下的户籍制度形成了严格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二元结构下的就业制度导致农民工难以承担城镇社会保障的高投入,二元结构下的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更是难以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安排是化解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民工城市化冲突的有效途径。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必须推进一元结构的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工城市化的壁垒。在此基础上,明确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方向,以农民工市民化为基点,改革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转移转换机制,逐步将进城落户的农民工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民工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  相似文献   

18.
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所引导的是科技的创新与产业的升级,城市化的进程得以加速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在社会取得卓越发展的同时,现代化、工业化的到来也促使了社会风险的集聚,这类风险的出现是现代文明的直接后果,由此风险社会的存在形式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城市化进程催生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产生,他们基于自身发展和理想目标的实现,大量涌入城市之中,成为了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边缘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风险形成的间接缔造者,同时他们又不得不面对社会风险对自身所造成的影响,涉及了生活、学习、教育、就业等诸多方面。国家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新生代农民工多种权利的保障。其中,作为公民基本权利获取路径的社会福利制度,对于处在风险社会中心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于这类群体的社会福利制度构建,所需要凸显的是主体现实需求的满足,诸如:福利服务制度、职业福利制度、社区福利联合体,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增强新生代农民工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最终实现市民化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其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代农民工是伴随改革开放而出现的一个新群体,其社会保障权利诉求比父辈们更为强烈,但现实情况是: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第一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亟需政府承认并负担起补偿责任,而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国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为其搭建起社会保障的政策起点,厘清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利、义务和责任,赋予新生代农民工平等的社会权利,同时要未雨绸缪地解决好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姜胜洪 《社科纵横》2011,26(4):59-61
2010年,中国围绕劳动关系冲突的罢工、停工等群体性事件频发,并显露出与以往劳资矛盾引发的职工群体性事件不同的特点:一是新生代农民工成为罢工主体;二是有了"主动"抗争的色彩;三是组织化程度较高;四是集体行动有了更多的理性成分;五是事态容易扩大。劳动者合法权益没得到劳动关系平衡机制的有效保障、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不通畅、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增长是引发劳资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要预防和化解劳资群体性事件:一是要建立劳资双方集体谈判制度;二是要增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三是要建立合理的职工利益表达诉求机制;四是要建立运转高效的工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