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国内外经济发展史的经验教训,应从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其主要途径就是尽快引导我国经济朝着集约化增长方式全面转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定义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及我国现阶段采取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化的优化对策:转变政府职能,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提高生产要素的素质和效率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需要经济体制的转变相配合。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紧迫性 ,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 ,也是我国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措施是 ,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经济 ,加快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的深度市场化改革 ,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在转变经济体制的同时,没有转变增长模式.以经济高增长为目标,用资金高投入为支撑的"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使中国保持了年均9%的经济增长率,但却未能走出"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率-高投入"的怪圈,同时还要付出高昂的"增长成本".作者认为,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发展理念,深化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是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 ;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 ;增强对外开放的力度 ;转变政府经济职能 ,规范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6.
落后地区与全国一样,都要把经济工作重点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但存在许多现实困难,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紧缺,国民文化素质低。落后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扩大对外开放,转变传统观念,克服速度偏好倾向,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要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逐步推进的原则、当前,要从调整产业、讲究规模经济和加强管理上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临日益突出的资源性约束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先决条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融合有赖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引导技术进入生产过程、促进社会分工、影响技术创新的方向。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比较低,反映出了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征。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关键是推进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经济增长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大系统的内部各因素和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而推动的。我国要实现集约型的持续人定的高速经济增长.其关键在于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体制改革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度和经济增长方式之间存在深层的内在联系,推进传统制度变迁是实现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时期片面追求经济快速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因为这种经济效益导向型增长模式强调的是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同时通常忽视了经济行为的生态效益和负外部性。我们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种增长方式不仅将技术而且将制度都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仅要推动微观主体或局部的经济增长,而且还要使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实现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对规模经济进行分析,指出规模经济对企业效益的提高意义重大,但规模经济并不意味着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文章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规模经济的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我国目前企业规模结构不尽合理,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要实现规模经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通过制定合理产业政策、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动资产优化组合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关于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若干难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由于许多矛盾和问题的存在 ,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履艰难。本文就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几个“难点”进行了剖析 ,探讨化解难点、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文章首先从历史、体制、国情三个角度分析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形成的原因。然后,根据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给国民经济和对外关系两方面造成的影响阐述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性。最后,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具备的三点认识。文章始终贯穿邓小平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一系列的思想,将邓小平对改革的真知灼见与我国今后的发展战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入手,说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着重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优化产业结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技术进步、实现规模经济、加强科学管理和减轻就业压力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制度和经济增长方式之间存在深层的内在联系,推进传统制度变迁是实现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时期片面追求经济快速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因为这种经济效益导向型增长模式强调的是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同时通常忽视了经济行为的生态效益和负外部性。我们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种增长方式不仅将技术而且将制度都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仅要推动微观主体或局部的经济增长,而且还要使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实现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是最近几十年我国政府确定的主要任务之一,党的十三大更是把这个问题写入了官方文件.但直到现在,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没有转换过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然是我国学术界和政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学者们分别从要素投入、要素贡献、经济增长的路径以及市场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等多个角度,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增长方式进行了分析探索,并从不同角度对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了许多政策建议,这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数量型向集约型、质量型转变,是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江西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着综合经济效益差、产品结构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弱、企业规模不经济、工业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成本高等难点。转变增长方式要求有新的思路,即思想观念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要素的素质、推进企业机制建设、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并在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转型成本的指标体系可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本、产业结构调整成本和体制改革成本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并利用熵权法进行指数编制。以1978—2011年数据为依据,测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本、产业结构调整成本、体制改革成本的综合指数以及经济转型总成本的综合指数。通过经济转型成本的阶段性分析,将中国转型成本划分为四个阶段。从经济转型各成本的关联性来看,体制改革成本与经济转型总成本的关联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完善核算体系,必须调整经济结构;第三,要推进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以粗放型为特征,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受到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应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思想认识、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科技创新和国民素质提高等方面实实在在地做好工作,切实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是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文章从分析经济增长的内涵入手 ,研究了经济增长的转变标志 ,评价经济增长方式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及指标体系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