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本纪》在记述秦穆公之亡时对《左传》中《黄鸟》相关叙事文本的载录,一方面展示了秦穆公的"杀贤"之行,使其与前文近乎完美的形象形成极大反差;另一方面其中"秦不能复东征"的预言也与后文秦国最终"东征"成功的历史事实不符.这两重文本的矛盾并非是司马迁在叙事中的困境与失误,而是寄寓着太史公深刻的"过秦"思想,是其历史逻辑、著史考量与宏阔历史视野的综合展现.秦穆公贤明厚德,死后却留下"以人为殉"的污名,一生尽力伐晋,却屡屡受挫.司马迁以一国之事系于一人之身,暗示了秦文化的残暴与落后造就了秦穆公的悲剧,也为秦国最终二世而亡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2.
<正>秦穆公是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秦国僻处西陲,春秋初年因秦襄公助周平王东迁才被封为诸侯。秦穆公执政时,四处求士,大胆任用非本国的人才,国家逐渐强盛,掀开了秦国崛起的篇章。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作了生动归纳:"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笔者选取秦穆公求士一些趣事,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3.
贾俊侠 《唐都学刊》2001,17(4):60-63
《秦誓》选自《尚书·周书》,是春秋时期秦穆公“殽之战”失败后因自悔所作誓言的最早记录。但是,由于《尚书》真伪的问题,历代对其价值无有定论。通过大量文献比较,结合当时背景和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确定《秦誓》史料可信性,它在订正《史记·秦本纪》之误、补充《左传》不足及穆公研究方面自有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道德体现的是人口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文明体现的是物质生产中人对自然改造的标志性成果,科学技术是文明的核心和标志.道德维系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文明既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实现道德与文明的和谐,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才能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社会条件.道德与文明的冲突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因而必须深入分析道德、文明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探寻社会发展中道德与文明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在实现道德与文明和谐的过程中促进社会的发展、道德的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小说表现各类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甚至不同性别之间人与人的关系,作者在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及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和谐问题的途径时表现出了人文主义爱与和谐相融的思想意识,这种和谐思想意识对世界各民族希望建立一个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和谐兼容的世界家园的美好理想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和谐世界是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国际行为体之间和平共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社会状态.和谐世界既是人类治理的崇高目标,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手段,它有着强大的感召力.为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安全问题,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和谐世界的世界治理理念以国家主权为依托,以主权平等原则为指导,注重世界和谐的原动力.坚持国家主权原则,是构建和谐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维护各国共同安全、谋求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只有坚持国家主权原则,才能推动和谐世界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为原理,以国内与国际的互动为维度,以国际关系的核心要素为借鉴,尝试探究反映国内生产方式的国家实力和反映国际生产方式的世界秩序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为分析与谋划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提供具有话语特色的时代背景研判。本文认为,反映国内生产方式的国家实力和反映国际生产方式的世界秩序共同影响着国际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而国际战略的实质便是认识和改造国家与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国家实力与世界秩序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所构成的时代主题,从而使得国际社会的整体秩序更加适应服务于生产的国家安全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理性化的政治发展是建立在政治知识化基础之上的.要顺利地推进政治化,首先要消除政治与知识通约的障碍,也就是建构政治与知识之间的和谐关系及其机制.建立和谐、科学的政治与知识的关系,重点是将知识领域的创新资源和政治领域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许振明 《社科纵横》2007,22(12):10-13
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既包括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所以,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同时,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但是,社会关系一旦被建立起来并被固定化、制度化,就会规范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哲学的理论视野中,马克思的社会学说不仅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本质地要求积极扬弃私有财产,而且在哲学的意义上决定性地诉诸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其间的内在关联发生于对私有财产之本质的追问.当马克思把私有财产的本质界定为"劳动"("异化劳动")时,作为马克思之"社会"主张的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必然进而表达为对"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即表达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异化关系的扬弃,表达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自然主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人道主义")的呈现与重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的社会学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政治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更主要地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概念;作为一个哲学概念,马克思社会概念的本质内涵乃是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关系的哲学视角的和谐状态的诉求.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即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的和谐社会理论,乃是马克思经济哲学意义上的社会概念的当代性表达.  相似文献   

11.
论秦畴祭天     
李梅 《唐都学刊》2005,21(6):149-152
古代祭天于郊,故祭天又称郊祀.秦之祭天,在祭祀时间、地点、所用牺牲等方面与周、鲁郊天有很大不同.尽管秦祭天礼仪跟儒家经典所记相抵牾,但经过西汉的继承,秦代祭天仪式对后世郊祀制度依然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许多先秦学者在研究管理问题时,对管理者管理权威的形成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民众为何需要受人尊崇的管理权威的深层原因,提出了管理者权力和地位是源于民众利益的需要的见解,指出了管理者要树立管理权威离不开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一根本基础.  相似文献   

13.
徐卫民 《唐都学刊》2010,26(1):43-52
秦帝王陵是秦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皇权至上与生死观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也是当时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结晶。在重视礼仪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陵墓是生前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研究秦帝王陵对于研究秦文化及中国古代陵墓制度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4.
秦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赀罚非常普遍,从而使广大贫民阶层构成了最广泛的居赀来源.秦的各种赎罪名目有官定的赎金标准,居赎通常比居赀的清偿时间要长得多.由于种种原因给公家造成损失,因无力赔偿而居作者也是居债的重要来源.私人奴婢居作,则与秦百姓居赀赎债息息相关.除隶臣妾、城旦舂之司寇、司寇、隐官外,鬼薪白粲也很可能在居赀赎债之列.除在官府常规居作,居赀赎债者还承担了转运物资、修缮城塞、充当仆养、看守官府、传送文书、收集草料、驾取公船等劳役.秦居赀赎债的赎免方式包括以他人自替、捐除自身已有爵位、放弃应当继承之爵位等.百姓居赀赎债者大多是贫困且无爵位的平民,但出于现实因素的考量,有爵位者也可能选择居作.  相似文献   

15.
李衍柱 《阅江学刊》2010,(4):135-142
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最大的革新是精神理念上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文明史观与创作理念的颠覆性和挑战性;二,文史哲交融的大文学观,将议论、历史考评文字作为小说构成要素;三,立足于新的时代新的历史起点,形成和确立了"历史发展是文明形态的演进"的审美判断,形象地呈现了民族文明形态演进的轨迹。作者对议论思辨、考证文字的运用,成为《大秦帝国》这一充满生命气息的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有些繁多的考证文字和图示,容易冲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给予读者的审美意味;最后的"祭秦论"部分,在与整部作品的情感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性、人物事件的连贯性与加深、提高、升华作品的历史哲学意味方面,缺乏应有的深度和高度,因而,只能作为一篇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论文存在于世。  相似文献   

16.
刘占成 《唐都学刊》2013,29(5):54-57
刘九生先生发表于《唐都学刊》2009年第2期的《秦始皇帝陵侍卫郎官俑与中国古代文明——“兵马俑”证谬》一文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通过对秦代“郎系统”隶属、职能的梳理和论证,结合自己亲自参加和经历的秦陵兵马俑的考古发掘和观察,对刘九生先生关于“兵马俑”证谬的论文予以客观的、中肯的解读和评论,明确指出秦兵马俑中的介帻俑就是秦郎系统中的“郎”的组成成分,以期帮助人们重新认识刘先生论文的合理内核和闪光点,得到推进学术研究领域内“百家争鸣”的氛围。  相似文献   

17.
潘明娟 《唐都学刊》2005,21(5):146-150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礼制建筑的规模和规格来看,咸阳是秦的"俗都",而雍城是秦的"圣都".雍在祭祀方面的精神作用是主要的,它在国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王美凤 《唐都学刊》2007,23(4):84-86
“信”是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中重要范畴之一,真实无妄是其基本内涵,循物无违是它的基本道德要求,恪守“义”是它在社会实践中的行为准则。“信”以其特殊的道德功用,在先秦时期为儒家所重视,并在汉代被列入“五常”之中,成为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9.
晚清广州经济转型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国 《探求》2004,6(6):19-25
~~晚清广州经济转型的基本特点@蒋建国$广州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广东广州510070~~~~[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41. [2]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59. [3]广东文征(第五册)[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部:418. [4]司徒尚纪.明清和民国时代广东人口和耕地的历史变化[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0,(2):66. [5]陈代光.广州城市发展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169-172. [6][24][27][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  相似文献   

20.
徐海容 《唐都学刊》2009,25(2):47-51
碑志文体源远流长,先秦时有庙碑、刻石、丰碑等。碑的起源、演化与时代的文化风气等密切相关。秦汉时期,树碑之风渐开,随之兴起的是碑志文学。东汉后期,出现了碑文名家蔡邕,碑志文体例也基本完备与固定。此后碑志文不断演进,写法上也多有流变。碑志文体的分类,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再由博返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