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正逐渐被社会所认同。它创造和开辟了新的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的渠道和方式 ,形成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有利局面。本文通过阐述发展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差异 ,分析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并结合我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践 ,认为“弹性培养机制”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业院校工程硕士学位设立与培养的扼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社会急需大批新型专门技术人才形式的需要,也是不同人才规格需要和工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工程硕士学位的设立与工程硕士的培养拓宽了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渠道,促进了科技、教育、经济紧密相结合,加强了高等学校同科研、生产和社会各方面的横向联系,也促进高等学校自身的发展,加快了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但工程硕士教育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许多教育工作者对于其教育规律的认识还显不足。因此,作者从工作实践出发,提出加快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发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工作重心应该从外延发展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3.
培养工程硕士是国家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人才采取的重大举措,也是高等工科学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高素质工程型创新人才,不仅要注重对科学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训练,同时还要为他们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试验平台,给他们自由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间,培养工程硕士的团队精神和领导才能. 相似文献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晓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Z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面对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改革,在总结十余年工程硕士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优势、明确定位,积极探索并建立起"立足航空航天、面向国防工业和国有企业"特色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工程硕士是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因此,工程硕士不能沿用工学硕士的培养模式。论述了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并就进一步完善工程硕士招生和培养提出未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多年的工程硕士办学实践 ,充分认识到开拓生源把好人才选拔入口关、结合实际制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是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近几年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基础上,西南科技大学以“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为背景,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创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坚持“重理论、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从培养方案、导师组制、实践环节、学位论文以及质量评估等六个方面,就进一步做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探索与实践,达到了促进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勤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Z1):121-122
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特殊性、复杂性入手,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目标、方法、质量及应化解的矛盾,旨在确保工程硕士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控制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应该从招生、课程计划、论文选题、论文研究、论文撰写和论文评审及答辩等环节全面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试论以合作教育的方式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有工程类研究生教育体制弊端的基础上,论证产学研的合作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得到多方面的训练,弥补了现有工程类研究生教育体制的弊端。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工程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问题成为教育部门和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从工程硕士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分析如何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出从工程硕士生和招生单位两个角度作换位思考,改变单一、教奈的培养模式,寻找更为适合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实施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淑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在面向工业企业,侧重应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文章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情出发,探讨了对工程硕士的要求;通过分析与工学硕士的不同,阐述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学习方式、教材、培养管理和学位论文等分别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发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推进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单一的状况,介绍重庆大学在发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推进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的实践和探索。从招生方式与对象,培养内容与方式,教学方法与教材,论文选题与答辩,教学管理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建立工程硕士培养的新模式。指出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In the light of the simple state of engine ering graduate students training mod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of developing the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master and improving the educational ref orm of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in Chongqing University. From some aspects such as the enrolement forms and objects, training contents and mode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theses title selecting and defending, teachin g management and teachers rank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ew modes of training,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master be an impo rtant reformative measure and possess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工业工程专业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工业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特点,提出了新时期对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和挑战。结合重庆大学在该方面的人才培养经验,探索在新时期适合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即工程硕士不同于工学硕士 ,具有“工程”特色 ;改草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 ,构建适合工程硕士的教学框架 ;严格过程管理 ,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曹思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105-108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针对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一种新的招生类型,其培养目标是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研究,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通过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比较,分析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应用型存在招生宣传力度不够、招生模式单一造成生源局限、适合其发展的培养方案和实践环节尚未形成及其培养模式尚未完善等困境,提出应采取创新招生模式、制定培养方案、注重实践环节、规范校企联合管理等措施,加强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浅议工程硕士教育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虹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78-79
本文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培养、质量监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并就解决某些问题的对策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于2009年开始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大规模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过调查分析、科学研究及改革实践,逐步形成了以改革招考奖助机制、创新特色培养模式、落实工程实践环节、建设专职导师队伍及建立质量监控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创新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适应了体制改革与经济建设的需要,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潮流。我国开展工程类型硕士的培养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在工程硕士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回顾我们这十几年来的实践,认清现状,总结经验,从而理清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思路,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