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画“色调”浅析田玉岭油画作品中的形式内容及艺术感染力是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就色彩而论,它在视觉上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产生什么样的感情和情绪,其效果强烈与否,取决于富有院力的色调。“色调堤画面给人的总的用感觉,是从特定的色彩气氛和色彩变化中,...  相似文献   

2.
居室色彩的不同搭配方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色彩含意,有代表性的配色方案有: 一、华丽色调 中心色为酒红色和米色。沙发为酒红色,地毯为同色系的暗土红色,墙面用明亮的米色,局部点缀金色和蓝色,如镀金门把手、壁灯架、蓝色花瓶、烟缸等。 二、娇艳色调 中心色为粉红色和白色。墙面装饰以粉红色为主色的碎花仿丝绸壁纸,并局部  相似文献   

3.
素描的技术包括造型能力、色彩能力、工具性能的掌握和应用的能力等,而这其中首要是抓好造型能力的培养。描绘形体结构要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要利用辅助线、要快速起稿、要善于运用规律、要利用灯光、要注意形体之间的关系。素描是透视理论指导下的素描,让透视问题潜移默化地融会贯通于素描之中。还有构图,如果说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那么构图就是这基础中的一块不可缺少的基石。对素描造型的一系列方法的探讨,目的是达到从有法到无法,从技术到艺术的过渡。  相似文献   

4.
素描在绘画艺术中,具有广泛的基础性功能,同时也可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存在.但这还不是它的全部意义,通过阅读、观看<达·芬奇的素描手稿>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可以体验到素描的另一类作用,这是一种通过对山川、地貌、人体器官和各种器械的记录而记载事物和传承文化的功能,它既是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和对事物的认知力.  相似文献   

5.
几何拼色虽然早已不是时尚设计师们的新鲜把戏,但今年对高饱和度的强烈色彩采用得较少,淡雅、欢快的粉紫、淡黄拼接更加时髦、优雅。不再单纯地追求拼接以往给人带来的强烈对比感,同色系或渐进色的融合、三种以上的多色混合都成为拼接设计中的新意。可能有很多人以往不敢轻易尝试一件单品上出现这么多颜色,认为这是一个大胆的搭配的游戏,但只要在其它配饰上不要盖过几何拼色的风头,你就可以让整体搭配变得很高级。  相似文献   

6.
纳西族色彩文化制约机制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纳西族的色彩观念、色彩崇拜、色彩认知、色彩分类、色彩审美等受信仰、哲学观念、地理条件、宗教、生产发展水平、政治等因素的制约,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纳西族固有的色彩信仰,也决定了对外来色彩的取舍.  相似文献   

7.
受蒙古族民间美术民间剪纸造型语言的影响,内蒙古草原画派在构图、空间、形体比例等造型形式语言的表现上具有饱满均衡、平面剪影化、稚拙夸张的装饰性、程式化特征,蒙古族对青、白、红、金银等色的传统爱好习俗,致使内蒙古草原画派在油画色彩形式语言的运用上,常以强烈的青、白、红、金银等色抒情表意,蒙古族民间美术中古代寺庙壁画古朴斑驳的画面肌理构造,使草原画派在油画肌理形式语言的制作上,呈现出较为粗犷厚重、近于浮雕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画(写意)教学中,基础训练和专业训练常常脱节、错位,加以改进十分必要。学好中国画首先应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线意识和线性艺术思维方法。中国画(写意)的色彩训练着眼点应放在色与、墨的协调、溶合及色调处理上。应将书法列为中国画基础训练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美术基础教学的内在规律,论述了素描基础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意义,文中对研究性素描、表现性素描两个层面做了具体的分析研究,强调两者互为依存的关系,前者是基石,后者是艺术语言表达的极致,这才是艺术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王光家 《家庭科技》2014,(11):50-50
有些人认为全屋近于白色,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如果每个房间的墙面颜色不一样,感觉会更好。还有些人追求个性,在同一套房里刷3种以上墙色。一些家庭装修到后期,墙面、室内门、家具之间的色调全乱了。业内人士提醒,把色彩带回家要"有谱"。墙色3个房间3种颜色李先生的三居室正在装修,据他介绍:"主卧色漆为咖啡色,次卧将刷成蓝色,客房将在蓝色的色调上加入绿色。客厅墙面保留传统做法,即白色。  相似文献   

11.
我是荧光色     
JHJ 《优雅》2013,(4)
亮雾不拘荧光唇 今年许多品牌都推出荧光唇妆,伊夫圣罗兰、迪奥、Nars等等彩妆品牌,都相继推出了色系相似的口红,最新热播的韩剧《想你》中,尹恩惠也用到了荧光粉的唇妆,一款亮眼的唇色可以让整个妆容更加明媚.就连向来以经典优雅著称的Chanel也推出唇蜜及指甲油!此次伦敦时装周展现出来的红唇妆更具创意,通过色彩的撞色效果和不同的唇妆质地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打破传统红唇妆给人的印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向以鲜艳明快色彩以及夸张几何图形为主设计风格Holly Fulton在201 3伦敦春夏时装周的秀场上服装以清新的色调为主,但在妆容上则用时尚前卫的哑光撞色荧光红唇来为整个造型增添活力,荧光玫红MIX荧光橘的唇妆如鲜果般新鲜夺目,利用桃红色做底色,在唇部中间涂抹上色调稍亮的橘色,让整个唇部造型更具立体感,高饱和度的色泽散发出青春的活力.我们使用口红的时候常常会喜欢贴着唇线涂,但是其实,荧光色唇膏这么用并不适合,最好还是要用从唇部中央晕染开来的画法,会有像玫瑰一样从中绽放的感觉.两种荧光色同时使用也格外讨喜,层层晕染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12.
在素描教学中,长期作业、速写默写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全面造型能力的必要手段;素描工具应随素描内容的特点选择工具,使素描与色彩绘画从笔法上、观察方法上衔接起来;在人体课与着衣人物课的设置关系上,应先上人体课,然后是着衣人物课,两者紧密结合,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13.
当代学术史的非政治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玉立 《云梦学刊》2008,29(4):15-17
同以往学术史相比,当代中国30年学术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改革意识和开放意识.这是因为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成果离不开学术界的影响.离不开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贡献,学术在一定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推进了改革开放.但与现时代要求相比,学术上的贡献显得不足,主要表现是学术研究还不能深度介入改革开放,不能深入改革开放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深层结构.这不能说不是改革开放30年学术史的一个弱点.  相似文献   

14.
阿东 《家庭科技》2000,(11):7-8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色彩组合,选对适合自己肤色、发色的色彩,才能使脸色增添自然光采,让人看来神采奕奕。 肌肤色调大致可区分为:冷色调肌肤及暖色调肌肤。而其中因肌肤基调之色相及明度不同,冷色调肌肤又分为红润明亮肤色、白皙自  相似文献   

15.
和中国亿万热爱油画的人一样,笔者时常想追求一种个性的、原创的油画形式,但笔者知道,油画艺术早已是世界性的艺术,它不是欧洲人的专利,虽然,它的传统源于欧洲,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们,那个时代过去了,时空不同了,可是,对于他们的学习,绝不是口头的教条和书本知识,而是辛苦的实践。笔者把本次研究的对象锁定在15世纪欧洲大师波提切利的身上,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体系,使中西绘画在关注点上有很多不同之处,当我们回顾波提切利的绘画艺术时,无论是圆润的线条、装饰性的色彩还是给我们所带来的那种含蓄和典雅的美,都与他那个时代的绘画艺术形式有所不同,但是这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却与我们东方传统审美韵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西方绘画的联系和区别上都值得我们去了解他。  相似文献   

16.
<正>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倭人肇衅,论者纷纷,忠愤之怀溢于词色.”时人所论,大致有速胜论和持久战两种主张.本文拟对甲午战争中的这两种主张略作评论,以求教于同行师友. 一历史上的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结,这是民族的耻辱.但中国的失败并不是必然的.在甲午战争的第一阶段,中国本有可能速胜. 就近代中日两国力量对比来看,毫无疑问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忽略这一点是完全错误的.但力量的强和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两者是能够相互转化的.甲午战争既因朝鲜问题而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方面已经形成了以经营收入和工资收入为主,利息收入、股息收入、福利收入等多种收入形式并存的格局.从经济理论界的情况看,当前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是否存在按劳分配规律存在着争论.但有一点争论的双方已基本趋于统一,即都承认经营收入、利息和股息收入、福利收入等不是按劳分配的结果.那么,工资是否由按劳分配规律决定?关于这个问题仍有争论.我的基本观点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决定工资的不是按劳分配规律,而是别的规律,具体是什么规律,这要取决于我们在发展商品经济中对企业所有制形式和经营形式的选择.首先,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规律对不同企业之间的工资决定失去了作用.要发展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8.
刘静 《学术界》2015,(2):171-177
意象是我国独特的审美范畴,体现在艺术的各个领域。傩面具强烈的意象美特征,传递着大众质朴的情感及信仰的演绎轨迹,积淀了从远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的艺术特征和文化信息。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经济结构、传统的人文思想、独特的宗族文化是傩面具的精神本源。傩面具以五色为主的意象色彩反映了传统的五色价值观,具有明显的伦理与道德痕迹;在造型上傩面具根据意象的需要注重概括取舍,对所刻划的形象进行大胆想象与夸张,傩面具隐藏着博大精深的历史内容和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9.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08,29(4):13-15
环境的字面意义是指周围的情况和条件.笔者以为.学术环境应是指社会对学术发展提供的支撑基础和各种条件的总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术发展既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和规律,同时离不开学术环境的影响.回顾改革开放30年期间学术环境对学术发展的影响.可以说其正面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明显的,但近几年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根据学术环境对学术发展影响情况的发展变化轨迹,可以大致地把改革开放的3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王文娟 《人文杂志》2006,(6):108-114
中西方绘画是两种色彩观:西方绘画中除基督教神学的色彩象征外,主要是科学色彩观,根源于西方哲学主客二分即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式逻辑和科学文化;中国画则是哲学色彩观,根源于阴阳五行以及儒道玄禅之哲学思想。中国画里基本没有西洋画的固有色和条件色风貌,在概括色和抽象色风貌上中西方绘画却有着同为色彩的可比性。对中西绘画的色彩走向和抽象性意义作一参照性对比是饶有兴致的话题;中国水墨山水画给世界贡献了极富家园意识的美学生态活力;文人画的消极性,使我们在西方绘画的色彩观里看到了一些合理的因子。在文明的冲突中,我们应坚持东西方的良性互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