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史晓宇  杨毅 《学术探索》2011,(3):140-144
本文在对国内外教师工作满意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昆明市部分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实证调查分析。研究得出了这类教师对领导管理、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等7个指标的满意度和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教师工作的满意度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2.
岳武  高珊 《中文信息》2013,(6):72-7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成为“农民工”。许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也随父母来到城市,希望在城市里接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然而,诸多原因使他们无法享受到跟城市孩子同等的义务教育,主要有:国家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双轨制的制约,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比重过低,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不足,我国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的制约,政策不够明晰和完整配套。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入城,面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社会工作有必要以其独特的个案、小组、社区和行政工作的介入模式,帮其建立和完善"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设计了信度和效度较高的社会距离量表,以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的社会距离问卷数据为基础,分别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学生双向度测量二者的社会距离加以比较,并研究社会地位、交往网络对两个群体之间社会距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已发展到应对融入者能力本身进行关注的阶段.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为透视当前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能力建设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聚焦于“可行能力”视角的意义就在于对主动融入的强调和对融入目标性的关注.为了更加明晰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的需求及其融入方向,制定一份尽量全面体现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需要的可行能力清单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体能、技能与智能三者的统一,构建了包括健康能力、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参与能力在内的可行能力清单.并从自身、社会支持、制度三方面探讨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可行能力匮乏的原因及其可行能力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魏国东  付玉旺 《河北学刊》2008,28(3):201-204
高考填报志愿方式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具体设计应当秉持公平、公正原则,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兼顾科学与公平、改革与稳定、理想与实际的关系。河北省在高考填报志愿方式方面作了不断探索与改革,考生的志愿得到了进一步的尊重,绝大多数考生如愿地升入了理想的大学,招生院校招收到了满意的生源,其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7.
随迁老人的产生与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随迁老人离开自己长期居住的乡村,随子女寄居于"陌生的"城市,其能否顺利地融入城市社会,事关个体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基于社会记忆功能与社区融入维度的二维分析框架,根据对南京市三个社区的随迁老人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多次深度访谈,着重分析随迁老人所保留的传统乡村社会记忆对其逐步融入城市社区所存在的诸多障碍。社会记忆的可建构特征为其整合功能、认识功能、规范功能、传承功能以及批判功能的发挥,并推动随迁老人融入城市社区提供了理论支撑;社区融入的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与身份认同四个维度的划分为随迁老人融入城市社会提供了可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8.
包容性发展是指从社会政策及社会支持角度,为弱势群体提供均等机会,实现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发展成果的利益共享。农民工随迁子女是伴随着社会转型期大量农民工进城的新生群体,其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包容性发展的过程。本文结合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对武汉市农民工的调查,对随迁子女教育制度和教育社会融入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应以包容性发展为理念和目的,通过完善随迁子女“学前-义务-升学”一整套的教育制度和构建社会全方位的支持系统等措施,实现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随迁老人在脱离乡土场域后面临着顺应城市惯习、重构社会关系等问题,其精神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对深圳市随迁老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随迁老人的精神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相对经济社会地位、迁移后的压力显著影响其精神健康,社会资本既能促进随迁老人的精神健康,也可能产生一定的负向影响。对此,应从社会政策等方面予以积极回应。要完善地区间社会医疗保障的转换制度,构建促进随迁老人城市融入的社区支持体系,通过增权实践和子女的代际支持,改善随迁老人的精神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沈艳 《理论界》2013,(7):193-195
在流动人口规模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教育户籍制度使得随迁子女的教育、升学成为一大难题。异地高考政策对解决这个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一些地区对异地高考的高准入门槛不仅反映了高考洼地的存在以及现今高考录取制度下不同户籍人口之间的利益冲突,将考生家长拥有的社会资本作为准入门槛更将非优势阶层的子女排斥在享受异地高考之外,形成了一种制度性歧视。从高考作为人才选拔的机制,理应有促进社会合理流动的功能,异地高考政策对家长经济、文化等资本的过高要求显然让非优势阶层陷于不利之地。  相似文献   

11.
《理论界》2017,(12)
继"入学难"之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质量成为了新的难点,本文认为家庭教育是产生及解决这一问题的纽结。由于经济、意识、文化、管理等多方面原因,这一群体的家庭教育存在投入不足、内容失衡、方法简单和家长参与度低等诸多症候,需要全社会广泛关注,标本兼治,合力解决。一方面政府和社会要在住房、工作、宣传等方面制定中长期计划,从根本上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教育的理念和物质困难;另一方面家长、学校和社会也要在意识、方法、救济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具体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符号互动理论从师生互动、社区互动、家长孩子互动三方面入手,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融合教育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基于此,在城镇化过程中,流动人口子女融合教育应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促进融合教育互动的实施;构建政校合作良性互动管理体系,弥补政策的不足;构建符号互动视野下的师生互动关系,增进师生交流;建立互动式家庭教育模式,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3.
14.
公共政策效能问题是公共政策研究的焦点议题。作为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公共政策,应以社会公平为价值取向来实现社会成员福利的最大化。西方学术界对公共政策效能进行分析的精英模式和政治过程模式,都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和不足。提高公共政策效能的路径选择,在于政策制定者的价值偏好和公众意愿之间的有效衔接和互动,这一有效衔接的桥梁和纽带便是公共舆论。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界对区域公平问题的探讨多局限在西方流行区域理论视角下,尚缺乏对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系统提出区域公平理论,但他们的区域公平思想是宝贵和丰富的。他们提出了区域生产力平衡分布论,作出了按计划分布生产力的设想;阐明了实现生产力区域公平布局应遵循的三原则,即接近原料产地,有利于促进工农、城乡结合,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强调了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标准:区域合理分工、相互协作。  相似文献   

16.
人情社会与契约社会——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情社会与契约社会是社会交换的两种基本类型,人情社会的交换属于延时回报的交换、模糊回报的交换、熟人社会的交换、依靠道德约束的交换、特殊主义的交换;契约社会的交换则具有陌生人社会的交换、协商一致的交换、精确的交换、依靠法规约束的交换、普遍主义的交换等特点。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多方面的区别。根据人情社会形成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作情感需求型、风险防范型、不当求利型三种类型。只有消除不当求利型人情社会,使人情社会仅在情感领域、契约社会在利益领域发挥其功能,我国才能从以人情社会为主导的社会转变为以契约社会为主导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这充分体现了国家保障社会公平的强烈意愿。与管理相比,治理的内涵更能彰显社会公平理念。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加强国家治理是保障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有鉴于此,需要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健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进一步保障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8.
主流CSR理论在解释问题时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零嵌入性”假设,采用的是CSR外生型的分析范式,以至于未能完全解决CSR的四个基本理论问题,未能从实践层面彻底解决关于CSR的矛盾和争议.本文撇开新古典的分析范式,用嵌入性的立场重新审视CSR,认为CSR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和企业运行的内在要求,即企业履行CSR的本质和过程都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通过促进企业社会总贡献最大化来实现自身长远利益最大化;企业履行CSR的结果也是企业社会总贡献最大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公众的公共服务满意度,对提高社会公平感具有重要作用。采用2013年、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根据出生年份将样本划分为50后~90后五个代群,通过回归系数测算以及多层序次logistics模型,从代际差异视角实证考察公共服务满意度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研究发现:(1)公共服务满意度对社会公平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但不同代群之间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2)公共服务满意度可通过充足性、均衡性以及普惠性这三个整体指标路径对社会公平感产生影响,其中50后、80后群体提升社会公平感的关键整体指标为充足性;60后、70后以及90后,通过普惠性实现社会公平感最佳水平;均衡性显著提升社会公平感,在五个代群之间都得到体现;(3)50后~90后群体在遭受健康冲击的情况下社会公平感会被抑制,尤其是对60后~80后群体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文章依据中国四大城市实证社会调查资料分析了近十年来人们在不断富裕的同时,社会不公平感也在同步增加的矛盾的社会事实,指出所谓的以收入分配不公平,即贫富差别为中心的社会不公平中不仅有"结果"的不公平,还有"机会"与"过程"的不公平。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公平观是个历史范畴,从平均主义中的公平,到效率中的公平,再到正义中的公平,是社会公平观的否定之否定。只有实现正义中的公平,才能和衷共济,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