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了新闻和文学不仅有"血缘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还相当亲密.二者都依存生活而存在,在文体和语言技巧上有相互靠拢与兼容的趋势.但同时也应注意,虽然如此,新闻和文学还应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相似文献   

2.
黄远生的新闻作品有很强的文学性,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情世态,刻画了一系列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本文分析其成因,认为作者人格的确立是其新闻作品成为新闻和文学双重典范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陶德宗 《北方论丛》2005,6(6):38-41
在抗战文学研究中,那种仅以"七七"事变后的大陆时空而绘制的沦陷区文学地图是残缺的.自19世纪末开始,日本帝国主义不断的侵华战争,在中国的"两岸三地"先后形成了一片又一片沦陷区.所谓沦陷区文学,除"七七"事变后的大陆沦陷区文学外,还应包括"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文学,日殖统治下的香港文学和整个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在内.在由这样一个时间维度、地理维度和精神维度构成的沦陷区文学地图中,从比较视角对"两岸三地"沦陷区文学进行打量,将会对沦陷区文学的整体风貌、个性差异与抗战文学的多元构成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文学理论界缺少原创性的学术研究成果.董学文教授的《文学理论学导论》就是一项难能可贵的具有原创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围绕着对于《文学理论学导论》一书的基本评价,笔者提出了"一学三支论"的新观点.所谓"一学三支",就是任何一个学科都至少有三个分支学科,即学科理论、学科批评和学科史."文学理论学"应包括"文学理论的理论"、"文学理论的批评"和"文学理论史".还认为,"文学"是一个约定俗成的错误观念,应废弃"文学"称呼,将"文艺"作为"语言艺术";应废弃"文学学",保留"文艺学"."文艺学"不等于"文艺理论",它的内涵要大得多,包括"文艺理论"、"文艺批评"和"文艺史".应保持"文艺学"的独立性,严守"文艺学"的边界,防止"文化研究"的收编.  相似文献   

5.
苏勇强 《江汉论坛》2007,3(7):110-112
中国文学的自觉与否,不可能是某人的某句话确定下来的,它应是一段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上,中国文学获得自己独立发展的地位其实与三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文学需从其它艺术形式中得以分离出来;二是有一批符合文学定义的创作成绩;三是在大量创作实践基础上,文论上对文学有所自觉与总结.由此, "魏晋文学自觉"的定论就很值得我们重新思索辨析.  相似文献   

6.
比较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哲敏 《理论界》2002,(4):87-87
学生在新闻写作实践中,常常会写出说新闻不是新闻,文学不是文学的东西。出现这种情况的关键原因是对新闻与文学的语言特点把握不当,思想上认识较模糊。那么在区分二者的语言特点之前,有必要界定一下什么是新闻?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泛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中一切常用的文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述评、来信等;狭义指的是消息。从广义的新闻所包括的各种文体看,不仅涉及到和文学的联系,而且还涉及到和评论的关系,有交叉、有渗透、有借鉴,因而语言特点不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学者费尽心机经营的世界文学的宏篇巨制中,第三世界文学往往处于弱势.通过对近几年较有影响的弗·杰姆逊的第三世界文学观的学术梳理和剖析,说明任何企图靠第一世界知识分子的"良心发现"都是不可能实现第三世界文学的身份"疗救"的,真正的出路应是来自第三世界内部的觉醒.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的国内环境和世界全球化格局,使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不断加强.一方面,我们不断吸纳世界各国文学营养,以激活中国文学自身的创造力;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学也逐步走出国门,得到外国文学界更多的认可.从时段特征来看,它呈现出由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粗放挪移,到九十年代的调整变异,再到二十一世纪沉淀寻觅的发展轨迹."世界性因素"拓展了中国文学的艺术表现空间,带来了文学观念的深层变革,为中国文学参与世界对话,提高艺术水平注入了"造血干细胞".如何使文学的"世界性因素"转化为本民族内在的创新动力,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仍然是中国文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程光炜 《河北学刊》2004,24(5):123-127
文学史是一种知识,它的撰写与生产是权力运作的一个结果.知识-权力的关系是多重的,而且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不仅是文学叙事权力对经验事实的原始关注,作为知识的文学史,还必须借助于意识形态的力量重建文学秩序,确立文学史知识范畴和价值标准.因而,几乎很少有一个作家或批评家完全按照"中性"材料来叙述文学的事实,他们在强调所认同的某一文学价值时,潜意识中总希望自己的判断能被他人所接受.文学叙事,即构成了对一种权力普遍性的寻求.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新闻宣传、新闻传播的职业道德核心同样是以人为本.离开了以人为本,新闻宣传、新闻传播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基于此,我们一切新闻宣传、新闻传播活动都应以人为本,着眼于人,作用于人.而深入理解新闻传播以人为本的"人"的含义,是在新闻传播中践行以人为本根本要求的基础.从社会政治和新闻传播两个层面来看,新闻传播以人为本的"人"既是指"人民",又是指受者与传者的"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华文文学通过 2 0年的研究 ,形成了一支跨世纪的研究队伍 ,出版了一批学术成果 ,积聚了一些基础性资料并有了自己的学术刊物 ,建立了初步的学术规范。它为自己的学科地位打下了相当的基础 ,但还需要大力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工作 ,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论系统 ,并注意从文化的视角切入 ,得出文学的结论 ;还应该确立历史意识。为此 ,必须秉持三种态度 :一是历史主义的态度 ,二是知性和理性态度 ,三是问题意识。世界华文文学史的编写要努力避免两个问题 :一是过于依赖本土历史的观念 ,二是过于依赖本土文学史的观念 ,较少关注海外华文文学自身的发展特性。目前首要的工作是 :1 .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 ;2 .建立华文文学整体观 ;3 .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4.搞好资料搜集工作 ;5 .加强世界各地华文文学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网络"公民新闻"的社会舆情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新闻的核心是报道主体的变化以及报道内容的非政府化,公民新闻的舆情预设有些与政府舆情预设会产生对立,而且公民新闻舆论经常会放弃客观立场,引发媒介审判、网络暴力.但是,对公民新闻的认识却忽略了两个关键问题:公民新闻传递离不开主流网站提供的平台;不加选择地制造新闻又失去了传统新闻的价值.因此,当代中国的公民新闻还需要完善和规范,需要寻求价值与身份认同,而不应该在网络监管和制止侵权的整治下扼杀其民主表述的内核.  相似文献   

13.
论弗莱的"文学批评重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诺思洛普@弗莱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原型批评上.从文学批评重构的角度分析,弗莱在西方文论史上的重要贡献表现在一、文学批评应是关于文学的理论,而不是创作的附庸,批评是关于文学的系统知识,具有主体性独立地位;二、批评应建构在关怀与自由、向心与离心的张力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新批评"及文献式批评的偏失.我国文化诗学建设应从中受到启发,力争在文学的内部与外部、自律与他律中取得协调,才能成为当代一种新的、科学的文学阐释系统.  相似文献   

14.
报告文学在我国20世纪的历史上,曾经起到过重要的社会传播作用。但进入90年代后期以来,报告文学在社会文学生活中的价值愈来愈低。不仅报告文学不再有80年代和20世纪其他年代里的那种辉煌,甚至到了少有人问津的地步。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人愤愤,也有人激辩。事实上,报告文学所以会在90年代末期和新世纪初期出现生存尴尬,主要是由于其“文体”上“不三不四”的“出身”造成的。由于这种既文学又非文学,既新闻又非新闻的本性特征,客观上造成了社会接受的价值障碍。现在,报告文学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我们有必要将它交还给历史。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傅道彬<春秋时代的"文言"变革与文学繁荣>提出商榷意见,主要现点有;1.文学的本质意义并不如傅文所说是语言.而是形象,春秋时代并不存在时下意义上的成熟的文学.更遑论自觉的文学;2.即使傅文对文学及其成熟与自觉等方面的认识不误,用于支撑其春秋文学自觉说的四大理由均不能成立;(1)春秋"文言"实践重理尚用;(2)春秋时代"文言变革"证据不足;(3)春秋"文言"理论重理尚用;(4)春秋时代并未形成独立的文士集团.本文附带性地讨论了傅文时<文言>的错误认识,在论证的过程中还随文指出傅文存在的部分逻辑问题.文章对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华文文学通过20年的研究,形成了一支跨世纪的研究队伍,出版了一批学术成果,积聚了一些基础性资料并有了自己的学术刊物,建立了初步的学术规范.它为自己的学科地位打下了相当的基础,但还需要大力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工作,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论系统,并注意从文化的视角切入,得出文学的结论;还应该确立历史意识.为此,必须秉持三种态度:一是历史主义的态度,二是知性和理性态度,三是问题意识.世界华文文学史的编写要努力避免两个问题:一是过于依赖本土历史的观念,二是过于依赖本土文学史的观念,较少关注海外华文文学自身的发展特性.目前首要的工作是:1.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2.建立华文文学整体观;3.大力加强队伍建设;4.搞好资料搜集工作;5.加强世界各地华文文学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美国文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文学流派繁多,异彩纷呈;戏剧、诗歌、小说各领风骚,现实主义小说成就最高;文学批评表现出独立性、多元性和科学性;文学创作者具有反传统性与创新性.这些特点使美国文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学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近年来有关"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应与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无关,是真正中国的文学现象;它是对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一股要求"文学自由"的理论呼声与创作的一种"中国式"概括;"五四"没有自由主义文学的问题,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或思潮,它形成于与左翼文学论争的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目前的"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研究有一种极力拔高乃至全盘肯定的倾向,为给其以公正评价,本文分析了其无可逃避的逻辑悖论性.  相似文献   

19.
论新闻与文学的互斥性和互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记者群中,对如何处理新闻与文学的关系,历来颇有争议。有的人认为新闻既然归属于文学的旗帜下,理当文辞闪烁,不拘一格;有的则认为新闻是只需要注重实际内容,即传递信息,而有别于文学,用不着“使花枪”。 新闻作品应该如何处理新闻与文学的关系呢?本文认为,新闻作品不能简单的从文学的角度来评判它的优劣,因为新闻相对于文学来说,存在着个性与共性,即它们之间具有的互斥性和互补性。 一、新闻与文学的互斥性 新闻是随着近代新闻事业的出现而逐渐从文学体裁中分离出来并日臻完善、发展起来的。在古代社会,新闻传播和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文学功用观的"不用之用"是体现中国文学观念现代进程的一个关键概念,是现代审美主义文学的典型话语,因而也是考察20世纪最初30多年间中国文学观念现代进程的重要线索.在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中.文学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之间存在着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审美主义是现代占主流地位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念的反对派,相对于后者来说,它是一种制约和平衡的力量.对"不用之用"的强调,标志着现代美学、现代性文学观念的确立,不过也应看到,在中国现代的历史语境中,审美主叉的文学现也带有明显的局限.它满足不了急切的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