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八六九年(清同治八年)农历五月,遵义人民掀起的反对法国天主教侵略势力的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场斗争的领导者和主力已由官绅阶层转为广大人民群众,从而揭开了中国近代“反洋教”斗争的新篇章。在研究近代教案时,了解遵义教案及其在中国近代“反洋教”斗争中所发挥的承先启后作用,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1886年第二次重庆教案的发生,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在近代,基督教之传入中国,从一开始就是由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政府所唆使和推动的。它自始至终与殖民侵略紧密相连,是殖民侵略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由于种种原因,西方殖民主义者利用宗教侵略四川的活动极为猖獗,重庆则是西方教会势力侵略四川的重点地区之一。他们派遣大批传教士入川,采取各种手段扩张教会势力。外国传教士在各地广设教  相似文献   

3.
论永安教案     
一百年前,广酉永安(今广西蒙山县)人民为反对法国天主教的宗教侵略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杀死了苏安宁等二名传教士和教徒,这就是全国著名的永安教案,被誉为山东巨野教案后的第一教案.教案显示了永安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沉重打击了法国天主教势力,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反对外国教会侵略和统治的斗争,即简称为“教案”或“反洋教运动”者,实际上占有一个十分重要和相当显著的地位,它历时最长,差不多跨越整个十九世纪下半个世纪;它分布最广,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和各地区;它次数最多,从鸦片战争后一直到义和团运动期间,“仅就由于传教士引起的大小教案”而论,就“共达四百余起”①之多。我们所熟知的义和团运动,就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和统治斗争发展的最高阶段。由于受到题目和篇幅的限制,本文只能单就反洋教运动的性质和历史作用来谈;而谈到这两个问题的时候,笔者发现自己的观点和李时岳同志一些文章中的有关看法很不相同。因此就把我的看法提出来同他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势必涉及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自唐代以来,曾数次随东西方的文化、贸易交往而传入我国。可是从十九世纪起,基督教对华传教活动则是依仗殖民主义侵略势力而来。许多知名的传教士直接参与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军事的侵略活动。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作为侵略工具,招致人民群众的痛恨,酿成了无数次的教案。 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和爱国主义传绕,在多数中国教徒身上还是有所反映的。尤其当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广大人民奋起抗击的时机,许多教徒也投入了斗争,并纷纷要求教会摆脱外国控制,实现自立。  相似文献   

6.
清同治年间发生的“酉阳教案”,曾轰动全国,是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中的重要事件。关于此次教案,《中国史纲要(第四册)》曾提及,但说是发生在1869年;《辞海》列有专条,但在具体时间和部分情节上亦有舛误。现据笔者在酉阳的实地调查和有关档案资料,略述其始末于后。以供有关研究者参考。一、外国教会侵略和第一次“酉阳教案”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不平等条约,不仅给中国人民加上了沉重的民族压迫锁链,而且为外国传教士闯入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帷幕。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由此发端,中华民族从此开始觉醒。一当资本主义势力席卷全球、资本主义国家武装侵略中国时,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就成为中国各阶级、各民族所面临的共同任务。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同中国历史上汉族反抗周边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的斗争相比,已有根本区别。这一斗争,成为近代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有时它还带有鲜明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四川《社会科学研究》、《天津社会科学》编辑部等21个学术团体主办的近代中国教案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4月20日—24日在成都举行。这是建国以来首次举行的教案专题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八十余篇,现综述如下。 一、关于反洋教的概念问题。有人认为,反洋教斗争这个概念不科学,这场斗争的实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进行侵略。因此,在表述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事件  相似文献   

9.
1844年,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下,清王朝取消了实行已久的对天主教的禁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帝国主义为扩大其对华的宗教渗透,派传教士深入贵州等地,并进行了许多罪恶活动。帝国主义的宗教侵略,激起贵州各阶层人民不断发动抵制和反对天主教传播的斗争,其中以青岩、开州、遵义等“教案”影响较大。这是贵州各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实际表现。但是,在三“教案”的发生、解决过程中,封建地主阶级的各个阶层,尤其是清廷和贵州上层官绅,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对外国传教士的态度由反对转而妥协、退让,以至于同帝国  相似文献   

10.
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广东民众自发开展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将岭南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发扬光大并赋予新的内容的起点。早在鸦片战争发生之前,广州就爆发过民众反对外国鸦片贩子干涉中国司法主权的斗争。随着鸦片战争的开始,广东民众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的浪潮不断高涨。此后直到1849年4月的反入城斗争,广东民众的反侵略斗争持续时间长达十余年之久。在这场斗争中,爱国主义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广大民众起了有力的支撑和鼓舞作用。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与贯穿于整个岭南近代的爱国主义精神相比,有自己显…  相似文献   

11.
天津自1860年被辟为通商口岸之后,西方天主教与基督教相继传入,各国传教士纷至沓来.他们利用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特权,依仗政治军事侵略势力,购地建堂,招纳中国教徒。不久,便形成了一股教会势力.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一般都把外国教堂视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象征,因而对外国教会和传教士非常仇视,对信奉外来宗教的中国教徒亦十分憎恨,贬称为“二毛子”.这种心理状态,完全是由于各资本主义列强之侵略政策所造成的历史隔阂与敌对情绪.事实上,绝大多数中国教徒都是贫苦而善良的劳动群众.他们尽管信奉外来宗教,但却依然保持着一颗热恋祖邦故土的真诚爱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家庭和家族与基督教的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的教案,是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有些论者对于造成近代教案的原因,只归结为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忽视甚至否认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的因素,因而往往不能自圆其说。帝国主义侵略,无疑是造成近代教案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早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以前的明清初时期,中国官绅反对基督教的教案就已经多次发生了,虽然那时的反教者也怀疑外国教士有侵略中国的意图,但终究是怀疑而不是事实。然而,明末清初反教者的衣钵,却被近代的反教者继承了下来。因此,研究教案要能够“自圆其说”,不能忽略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这次全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是我省第一次就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举行的较大规模的学术讨论会,几天以来,开得很成功,今天就要结束了。发生在四十年前的这一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在近百年的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史上取得的第一次彻底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党所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正义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对全世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斗争的深入开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这次的学术讨论会,从许多方面探讨了抗日战争的伟  相似文献   

14.
维西教案与藏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在云南爆发的维西教案,是英法帝国主义对藏族地区的殖民侵略和清政府武装镇压引起藏族人民反洋抗官斗争的必然结果,从而否定了史学界认为维西教案一是藏传佛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冲突斗争,二是四川巴塘行施改土归流引起的藏族僧众反抗这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15.
1905年,上海洋泾浜会审公廨因黎黄氏案掀起的轩然大波,是当时上海人民反对英帝国主义加紧侵略、维护司法主权的一次爱国斗争。 1905年12月8日(光绪卅一年十一月十二日),广东官孀黎黄氏,自四川乘船回原籍途径上海时,  相似文献   

16.
<正> 由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四川近代教案史研究会、安徽省历史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19世纪中国教案——义和团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9月20日至24日在安徽省绩溪县举行。来自全国的137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提供专著4部,论文72篇。大会就下列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一) 近代教案的性质。这是讨论最热烈的问题,而且认识比以前有所发展。①多数同志认为反洋教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正  相似文献   

17.
义和团运动虽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但其反帝爱国精神是不容否定的.其反侵略爱国思想至少表现在反对外国教会势力的侵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我国领土、主权和妄图瓜分中国,反对清政府妥协投降、不平等条约及烟毒泛滥,参与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等几个方面.应历史地、具体地看待义和团民扒铁道、砍电线杆等斗争方式,就此过分渲染团民的落后愚昧,从而得出否定的结论是不公允的.义和团民纷纷进城有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义和团运动体现的朴素的爱国主义,其英勇斗争精神和浓厚的民族情感足令后人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正> 许南英(1855——1917)是我国近代台湾省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大约与我国整个近代史恰相始终。我国近代史上广大人民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斗争,特别是台湾人民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完整,为了捍卫家乡和自由生活的权利而进行的反对外来侵略势力的斗争,给诗人的生活、思想和创作留下了鲜明的烙印。他的曲折的生活道路和丰富的诗歌创作正是这个可歌可泣的时代的产物。诗人的一生满怀壮志,忧国忧民,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于腐朽没落势力的憎恨。他的诗歌及时而鲜明地反映了台湾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斗争,猛烈地抨击了帝国主义的侵  相似文献   

19.
沙俄不仅是两次鸦片战争中“取得实利的唯一强国”,而且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凶恶的敌人之一。提防和反对沙俄侵略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一项艰巨任务。林则徐早就洞察到沙俄的侵华野心并且积极进行了预防沙俄侵略的斗争,成为  相似文献   

20.
自1905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辽宁省(时称奉天,下同)发生的抗捐抗粮斗争、饥民抢米风潮,以及革命党人进行的反清斗争,前后不下数十次。这些斗争是当时全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辽宁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在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结束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一辛亥革命前夕,辽宁各地反帝反封建斗争不断发生的直接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猖獗,给辽宁人民带来空前深重的灾难。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了沙俄在辽宁境内的一切特权。大连地区成为日本直接统治的殖民地。1906年5月,日本设立“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于大连;同年七月,改旅大“租借地”为关东州,置“关东都督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