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CarlosWillams.1883-1963)是美国著名现代诗人。继惠特曼之后,他又一次强调美国“本上”特色的诗歌创作原则。作为T.S.艾略特的同时代人,他反对T.S.艾略持那种旁征博引的书卷气很浓的诗风。他认为,那是对美国诗歌的一种反动。到了本世纪60年代,威廉斯的名气在美国逐渐超过了艾略特.他的诗歌对当代美国诗坛开始产生巨大影响。自白派、黑山派、纽约派等主要诗歌流派无不从他的诗歌理论和实践中汲取营养。由此看来,对他的待欧进行研究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前,在我国,或许是由于用传统的诗歌…  相似文献   

2.
作为20 世纪美国现代派诗歌的发起者和代表性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创作理应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他的作品以善于处理日常生活题材、形式简洁、节奏口语化、意象生动而又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见长。虽然威廉斯的诗风与庞德的意象主义有密切联系,但他更擅长处理长诗的表现形式,更善于表达诗人自己对现代工业城市生活的强烈印象,诗中的语言运用也更突出地呈现出威廉斯所特有的平易、直白的“电报式”风格。  相似文献   

3.
华莱士·史蒂文斯(1879—1955)是美国文学史上与埃兹拉·庞德、T·S·艾略特、威廉·卡罗斯·威廉斯一样重要的诗人。他大气晚成,四十四岁才发表第一部诗集《簧风琴》。在晚年却诗名大震,一跃而成为诗坛巨匠。他不属于任何流派,也从不想模仿任何人,任何流派,并尽可能避免公开谈论文学。他的诗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读者都觉得他是一个谜。他从不为别人提出什么标准,只是不断地为自己制造新的、严格的标准,他的诗中最大限度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因而显得格外艰深,并且总是提出很多问题,却不给读者提供现成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瓦尔特·惠特曼被公认为美国的“诗歌之父”。惠特曼时代,美国在文学、思想与意识形态上仍然依附于欧洲传统,深受维多利亚时代价值观的影响,但惠特曼却敢于向传统发出挑战,强调诗人要为自己的民族歌唱,他笔下的声音和景象都是美国的,他的表达这一切的语言也是美国的。惠特曼开创了新的诗风,他认为诗歌不在于形式化的格律,而是深层次的感情,强调情感的节奏,思想的韵律;他因此创造了一种具有惠特曼气质的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5.
诗歌领域里的想象大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史蒂文斯是继叶芝和艾略特之后最富于想象力的诗人。阐述了诗人想象力的根源。他是一个“幻觉”诗人 ,他的想象力又是基于对现实的深刻理解。他创作了许多表现想象与现实的关系的诗。最终史蒂文斯成为与庞德、艾略特和威廉斯并驾齐驱的大诗人  相似文献   

6.
细读式(close reading)批评是西方现代形式主义文论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所创造的一种具体批评方法。新批评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发端于英国,三十年代形成于美国,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文学评论中占统治地位,五十年代末开始衰落。 新批评理论的远祖是英国美学家T·E·休姆(T.E.Hulme)和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前者1915年发表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预示了近二十年后新批评的许多特点;后者对诗歌语言技巧的关注造成新批评文论中对语言研究的重视。新批评的直接开拓者是美国一英国诗人T·S·艾略特(T.S.Eliot)和英国语言学家I·A·瑞恰慈(I.A.  相似文献   

7.
1 华莱士·史蒂芬斯(1879—1955)是美国本世纪的一位重要诗人。在当代美国,他与埃·阿·鲁宾逊、罗伯特·弗洛斯特、T.S.艾略特以及罗伯特·洛威尔等蜚声二十世纪诗坛的大师们齐名,深受诗歌读者们喜爱。鉴于国内研究外国文学的期刊,对史蒂芬斯及其作品介绍甚少,本文想粗略介绍、评论他和他的诗歌,以期引起广大读者和专业文学研究工作者,对这位杰出美国诗人应有的重视。 1872年10月2日,华莱士·史蒂芬斯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累丁镇。其母祖籍荷兰,父亲是德国移民后裔。作为教师,老史蒂芬斯也兼过律师,写过诗歌,并对小史蒂芬斯有过较大影响:他很早就注重培养儿  相似文献   

8.
华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 1819—1892)是十九世纪美国最杰出的诗人和第一位赢得世界声望的美国诗人,在美国文学中,对惠特曼有这样的评价:人们把惠特曼比作一座山,你不喜欢可以绕  相似文献   

9.
T.S.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反映出诗人的本土意识,即美国及美国文化的烙印.虽然艾略特并没有像其他美国诗人如惠特曼那样成为真正"美国制造"的本土诗人,《四个四重奏》却不妨被贴上"美国制造"的标签--诗歌中流露出的美国哲学思想的影响,具有美国本土影像的意象清晰可辨.文章着重挖掘诗歌中体现美国文化的哲学内容和诗歌意象,从而证明本土意识在艾略特《四个四重奏》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托玛斯·史特恩斯·艾略特(ThamasStearns Eliot,1888——1965)是现代英美诗歌中开创一代诗风的先驱,亦是极有影响的现代派诗人、评论家和剧作家。艾略特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一个富有文化素养的家庭。他一生的兴趣极为广泛,哲学、中世纪史、比较文学、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  相似文献   

11.
论庞德对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派是20世纪初最早出现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之一,它是由英国哲学家、诗人休谟和美国诗人庞德于1909年前后在英国伦敦倡导并组织成立,后由艾米.洛厄尔将它引入美国诗坛。年轻的诗人庞德以他颇有建树的诗歌理论和实践在这个运动中脱颖而出,成为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领袖和奠基人。庞德发起的意象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他对美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影响巨大,并为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艾玆扯·庞德(1885——1973),美国诗人和评论家、英美意象派诗歌创始人。本世纪初,一些英美青年诗人不满于当时笼罩诗坛的维多利亚时期的那种陈腐冗长的余风,组织了“诗人之社”,探索诗歌改革。1909年,庞德来到伦敦,成为这个团体的核心,发起了意象主义诗歌运动。意象派本身的创作成果并不多,全盛期也仅有五、六年,但对英美现代诗歌的影响却极为深广。  相似文献   

13.
主要分析了惠特曼、艾略特和金斯堡三位不同时代的美国诗人的部分诗歌,看出美国诗歌与诗人所处时代的密切关系.三位诗人的诗歌分别表现出歌唱、哀鸣和嚎叫的曲调,反映了美国乃至西方社会三个时期的社会状况.透过诗歌,看出了一百多年来美国诗人们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和美国乃至西方社会的发展变化,也从一个侧面认识了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文化对庞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中国文化对庞德的影响殷斌埃兹拉·庞德《EzraPound,1885—1972)是美国著名的现代派诗人。由他创立的“意象派诗歌”开辟了英美现代诗歌的先河。时值本世纪初,人们对待坛上从维多利亚时期以来的伤感情调和无病呻吟普遍感到不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5.
埃兹拉·庞德不仅是伟大的诗人,他还是著名的翻译家,翻译事业在他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自主性翻译理论不仅激励了他的诗歌创新,而且为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石.本文主要从阅读庞德的文章"Guido's Relations"入手,探讨庞德诗歌翻译理论的意义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石头的母亲     
罗宾·威廉斯的电影《已故的诗人社团》与《记忆看见我》仿佛是特朗斯特罗姆的一首诗名《在某人死后》的隐喻:去年秋天美国好莱坞的电影演员罗宾·威廉斯自杀身亡的新闻令世人唏嘘不已。他是个很好的喜剧演员,演戏的深度不仅于幽默喜剧,他演过一个美国寄宿贵族中学的诗歌老师,电影原名叫《已故的诗人社团》(大陆译名《死亡诗社》、台译《春风化雨》)。许多学生受到他的启发爱上诗歌,受他的感染以惠特曼的诗歌称呼他  相似文献   

17.
盖茨比——美国梦的牺牲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弗·司各特·菲兹杰拉德(F.Scott Fitsgerald)于1925年发表了他的杰作:《伟大的盖茨比》.这部长篇小说的问世,受到了文艺批评界的赞赏和推崇,被著名的诗人兼批评家托·斯·艾略特(T.S.Eliot)誉称为“自亨利·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它被讨论,被赞美的次数不逊于20世纪任何一部美国小说.许多批评家一致认为《伟大的盖茨比》的主题是关于美国梦的幻灭.美国梦的幻灭是20世纪以来美国文学中的一个传统的主题.德莱塞的《嘉丽妹妹》、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及本文所讨论的《伟大的盖茨比》都是表现这一主题的力作.这三部作品中的主人翁都是美国梦的牺牲品.但是,“嘉丽妹妹”和马丁·伊顿是被美国梦中的物质层面的东西异化了,而盖茨比更富于浪漫主义的理想,他并不希罕毫华的生活,他向往的是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享受——纯洁的爱情.为了爱情,他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他的追求与毁灭极具有悲剧性,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美国梦的腐朽性和盖茨比追寻它的盲目性,从而得出盖茨比是美国梦的牺牲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8.
爱默生主张抛弃经验,凭借直觉去感受世界和追求真理。他坚信自然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物质外化,是个象征体系。诗人是见者、言者、先知和语言创造者,是个代表性的人物,因此惟有诗人才能刻画自然并揭示真理。本文旨在考察爱默生超验主义诗学理论所包含的代表性人物、智性感受、化石的诗歌和催生韵律的主题等四个基本要素在惠特曼、弗罗斯特、庞德、奥尔森等现当代重要美国诗人诗歌创作中的体现,进而揭示爱默生对构建美国诗歌传统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罗伯特·李·弗罗斯特是拥有读者最多的美国现代诗人,他的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诗的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入手,联系罗伯特·李·弗罗斯特(Robert·Lee·Forst)的诗学现,探讨他的诗歌在题材的选择、主题的确立、声韵格律等方面的鲜明特点和风格。  相似文献   

20.
主要分析了惠特曼,艾略特和金斯堡三位不同时代的美国诗人的部分诗歌,看出美国诗歌与诗人所处时代的密切关系。三位诗人的诗歌分别表现出歌唱,哀鸣和嚎叫的曲调,反映了美国乃至西方社会三个时期的社会状况。透过诗歌,看出了一百多年来美国诗人们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和美国乃至西方社会的发展变化,也从一个侧面认识了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