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所说的产权是指人们在经济和生活中的一种行为性权利,是一种行为规则.中国大陆地区所说的产权是指人们对财产或者某种生产资料的权利(主要是所有权).中西方的产权概念的相同之处是混乱,不明确,庞杂.不同之处是西方产权概念表达不明确程度高,中国大陆地区产权概念表达不明确程度低;西方的产权负载物是传统生产资料或财产以外的资源,中国大陆地区的产权的负载物多为财产尤其是生产资料;西方的产权更多的是指传统生产资料所有权以外的行为性权利,而中国大陆地区的产权更多的是指财产所有权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权;西方的产权是从人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而中国大陆地区的产权是从负载物本身的存在而产生.  相似文献   

2.
所有权是指对财产归属关系的权利规定,强调财产关系的物质属性。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核心的一组权利的有机结合体,强调财产关系的社会属性,即由于物的存在及使用所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未出现"产权"二字不代表马克思没有产权思想,相反由于马克思从本质上把握产权的内涵,他对产权的认识可以说是最深刻、最全面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方位研究马克思产权思想,并用以指导我国的产权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刘静霞 《南都学坛》2007,27(3):111-112
产权是财产主体对财产所拥有排他性、归属性的关系或权利。产权关系是职业男篮俱乐部的核心,在产权的界定工作中,主要是遵循“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产权清晰是俱乐部有效率的基础条件,只有明晰产权关系才能做到真正的内在统一,才能使俱乐部各方利益的主体形成合力,推动俱乐部向前发展;可以通过创业投资基金、自然人、球迷和球员持股等方式使股权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所谓产权,就是对财产的权利或对财产的广义所有权,是人们(主体)围绕财产(客体)而建立的经济权利关系.产权所包括的狭义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可以被视为成熟的、规范的理论范畴.从人类社会产权关系的总体演变趋势来看,“四权”是由合一而向分离的方向发展的,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没有产权理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产权理论的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  相似文献   

5.
产权是指通过法律界定和维护的人们对财产的权利,由于它可以从多方面给人们提供权益,因此,也可以说产权是与财产相联系的权利体系。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和由此派生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原始意义上的产权与所有权是等同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均包含于所有权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所有权出现了二重化,即分解为法律上的所有权或实际营运财产的经济上的所有权和终极所有权。与此同时,产权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产权即上述五权的统一,狭义上的产权则仅指实际营运  相似文献   

6.
所有制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应当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或主导地位,这既是一个敏感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所有制问题的研究,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变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核心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人们和生产资料之间各种经济关系的总体,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但所有关系是首要的、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而其它关系则从属于所有关系。因此判断或确定一种所有制的性质,通常都是根据  相似文献   

7.
产权是界定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利益边界的行为规则。明确界定的产权可以促使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以否定财产占有关系为追求的公有制经济,在其初级阶段仍然需要利用产权的方式来保护集体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现行公有制经济的缺点是其内部契约中有关财产运营的权利没有清晰界定,需要从调整内部组织制度和建立激励机制两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物权法调整对象是整个物权法体系的基石,是设立物权制度的逻辑起点。物是指具有实际形态的物体或由法律规定、具有物质性的无形财产。物权是指物权人对物所享有的直接利益并具有绝对性的权利。物权法是调整民事主体因物的所有、利用和权利变动而产生的财产权利关系。  相似文献   

9.
物权法调整对象是整个物权法体系的基石,是设立物权制度的逻辑起点。物是指具有实际形态的物体或由法律规定、具有物质性的无形财产。物权是指物权人对物所享有的直接利益并具有绝对性的权利。物权法是调整民事主体因物的所有、利用和权利变动而产生的财产权利关系。  相似文献   

10.
所谓产权,是指财产权利,以此为核心的产权关系,则是指人和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处理、支配和收益关系。它反映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经济关系,在法律社会中,也体现了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法律意志关系。在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由自然经济转为商品经济之后,社会产品越来越多的由企业提供,相应的企业要承载更多的生产要素。这些要素的运转程度,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亦取决于企业产权关系的表现形式,因为它直接影响产权主体对生产要素的态度,进而影响产品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是私有制,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是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和法学界,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曾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和国营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这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十分有益的。在探讨中有人认为,“在全民所有制内部,企业也是一个层次的所有者。”①另有人认为,“承认全民所有制企业有经营管理自主权后,还必须承认全民所有制企业对生产资料有一定的所有权。”“企业所有权的存在是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属性的反映。”②还有人认为,国家和企业都具有对财产的权利,“这种双重财产权就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企业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③我认为这些看法虽有一定的见解,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否定了国家财产所有权的完整性,否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是国家财产所有权的唯一主体这一根本原则,因而不能充分揭示国家所有权的本质特征,必然会影响妥善解决国家和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问题,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2.
权利金无论在智力财产领域,还是在自然资源的用益领域,都是产权关系的体现;基于物的母体权利形成的权利束,是用益人以权利金为经济对价获取的物权性权利。运用物权的观念,对矿产所有权的权利结构从产权关系角度重新进行构造,以矿产权利金为连结资源所有权与用益权的经济纽带,培育以市场体现国有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为主的资本机制,使国有矿资产在社会生产中真正转化成为国有资本,并获得应有的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产权是与财产相关联的各种权利的总和,而所有权只是部分产权权能之和。产权构造的基本框架是基础产权、法人产权和非法人产权。产权构造的实体操作是将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各项权能以法律形式界定给各个产权主体。产权制度的变革,意味着在公有制经济内部实施权利界定和交易关系的改革。它可以完善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使其不致形成过渡阶段的体制混乱和经济混乱。  相似文献   

14.
公司法人财产权究竟是否是法人所有权是法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公司法人的本质是法律拟制物。公司法人不能享有法人所有权的原因在于其是法律拟制物。公司只能在名义上拥有财产,不能真正享有法人所有权,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公司法人只是一种法人拟制物,不是现实存在的人,公司没有思想和行为能力,不可能像自然人一样对名义上属于其所有的财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  相似文献   

15.
所有制的内涵和质的规定性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由此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面实现了平等,但全体劳动者在对待生产资料的关系上还存在着支配管理权的差别。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在承认这种差别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缩小以致最后消除这种差别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实行股份制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关于企业改革,目前占支配地位的意见是要完善承包责任制。其实,承包责任制不能说是企业体制模式的一种好的选择。为此,笔者对传统的全民所有制、承包责任制和股份制试作一些比较分析。(一)传统的全民所有制的根本弊端是产权模糊,不能刺激劳动者对企业财产的关心。全民所有制实际上没有克服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现象。从经济关系上来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劳动者对物的操作。如果把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仅仅理解为劳动者对物的操作,那未这种结合在历史上一直就存在,换句话说,历史上从  相似文献   

17.
产权是人权的现实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人类对自身本质的一种确认,而产权是基于财产的权利;人权是产权的终极根源,而产权则是人权的现实实现.现代社会通过文明规则对产权进行界定,本质上就是对人权的一种具体化,体现了人类自我驾驭能力的提高.正是人的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人的社会权利与经济权利的不断现实化,才使得以自由交换和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市场规则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产权的含义和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使用的所有权属于大陆法概念,除了物质资料的享有权,还包括占有、使用、支配和处置等权利。从制度学派到现代产权学派使用的都是英美法产权概念,所有权包含在产权中但仅限于财物的享有权,产权还包括债权、无形资产、资源的占有和使用权利。两个概念既有同一性,又有区别。现代产权学派的产权定义没有突出所有权关系,文章对产权的定义是:产权是社会强制分配到个人或集体的占有资源并按社会允许的方式使用资源的权利,它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以及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其外延包括有形资产的所有权、无形资产等四种产权。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学中,权利一般可以被当作一种带有支配性质的行为,即支配他人和生产要素的行为。通过对他人和生产要素的现实支配,权利成为自我维护和实现经济所取得的手段。财产是人们拥有的,对人们有用的对象,是人们赖以进行经济活动并彼此结成一定关系的客体。财产本身是独立于主体的客观存在,本身并不体现什么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高校的财产关系明显复杂化,如何提高高校财产的使用效益.调解各相关矛盾,防止财产的流失和流费,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产权经济学理论,系统分析了高校财产使用中的三种基本状态,提出了产权界定的三种模式,并依此讨论了进行产权管理,必须重视解决好财产的数量关系、补偿机制、定价权利和制度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