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东亚劝业会社"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的殖民侵略机构,在日本对东北的移民侵略和土地掠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22年前,日本对东北掠夺的推手是满铁和东洋拓殖会社,掠夺土地数量已达10余万町步。"东亚劝业会社"成立后,日本把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业务统合起来,并以"国策会社"名义试图破局"土地商租权"问题。伪满洲国时期,该会社先是积极配合日本驻朝鲜总督府,在东北设立朝鲜人"安全农村"。后又追随关东军,在东北地区掠夺95.32万町步土地,作为日本武装移民的预留地。伪满中期"东亚劝业会社"解散后,其朝鲜人土地业务移交"满鲜拓殖会社",日本移民土地则转归"满洲拓殖会社"。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我国的东北地区,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作为傀儡,成立了伪"满洲国",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在此期间,先后有数百名日本作家来到当时的"满洲",创办杂志和报刊,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歌等与伪"满洲国"有关的文学作品。这些所谓的"满洲文学",大多以"建国精神"为中心思想进行创作,自觉地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服务,充当了日本向伪"满洲"进行思想控制和文化渗透的工具。伪"满洲"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日本作家有北村谦次郎、山田清三郎和长谷川溶等,他们有的煽动日本人吞并"满洲"的狂热,有的鼓吹"满洲建国"的侵略行为,有的为伪"满洲国"涂脂抹粉,有的杜撰"五族协和"与"日满协和"的神话等,其作品带有明显的日本殖民主义、军国主义的文化歧视与种族偏见。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之后,日本在我国东北的移民总数,有220968人,270428人,241374人,318000人等。本文综合各方资料,认为从1932到1943年,日本在东北的移民有313327人,其中包括日本帝国主义控制下的朝鲜移民和"满洲建设勤劳奉仕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日本青少年开拓团和"满洲建设勤劳奉仕队"在本质是一样,都应当移民看待。另外,需要区分日本入满奉仕队与伪满自身组织的勤劳奉仕队。  相似文献   

4.
近代关内移民进入松花江流域是以关内移民的骤增为前提的 ,在这个大背景下 ,因东三省南部、中部人口与土地开发相对饱和 ,使地广人稀的北满自然成为移民的理想去往之地 ,又由于松花江流域有利的自然生活条件的吸引 ,使进入北满的移民在这一时期主要以涌入松花江流域为主  相似文献   

5.
满洲傀儡国成立不久,就炮制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新满洲","新满洲"即"新国家"、"新国民"、"新建设"的"繁荣昌盛"的"王道乐土",这种意识形态的宣传也伴随着别有目的的"建设",致使今天"新满洲"的这种意识形态修辞仍若隐若现,以怀旧的、审美的等变式隐现于日常话语、文学创作、历史研究中,为此有必要重返那个时代的场域,透视"新满洲"这种意识形态修辞的来源,揭示其背后的逻辑,也籍此厘清不同语境中的"新满洲叙事"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6.
光绪年间清廷始对"北满"行移民固边之策。初期放荒还想一如既往的保护旗人,但旗人拒绝响应;放荒间有波动。东三省建制仿内地后,放荒力度略有加强,但垦户却对此疑虑重重。1908年,东三省变通江省荒垦务办法,《黑龙江省沿边招民垦荒章程》的出台一定程度上促进边垦事业。  相似文献   

7.
二战前,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实施了大规模移民战略,尤其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全面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后,陆续向东北派遣30余万日本移民。日本为了掩饰其战略意图和侵略行径,把侵入中国东北的日本"移民团"改称"开拓团",企图掩盖日本移民侵略的本质。从日本向中国东北大规模移民及其移民政策的变化过程来看,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是上升为"国策"地位的国家战略行为,是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实行殖民扩张的重要手段,日本"开拓团"本质上就是"殖民扩张团"。  相似文献   

8.
张一玮 《理论界》2010,(7):140-143
《迎春花》是"满洲映画协会"1942年摄制的电影作品,以殖民者的视角塑造了伪满时代的中国东北的城市生活,并隐含着与殖民主义相关的话语结构。影片的主演李香兰是20世纪30至40年代东亚最重要的女演员之一,其明星形象的影响力借助电影这一传媒形式配合了殖民者的文化实践,并延伸出有关明星文化与现代性的问题。而"满映"电影工业在20世纪30至40年代的建立和发展状况,也成为阐释《迎春花》影片的重要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开始向中国东北实行武装移民,1936年又提出了20年移民百万户的庞大计划。为了适应这一侵略政策的需要,又制定了“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计划。“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是日本帝国主义“满洲移民”政策的一部分,它是在“满洲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一、“武装移民”侵略计划的制定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国策。日俄战后,日本加紧对中国东北侵略的步伐,其中向中国东北移民,是日本向中国扩张的一项重要措施。当时,日本陆军大将儿玉源太郎竭力提倡向“满洲移民”的必要,小村外务大臣也高唱“满洲中心论”,第一任“满铁”总裁后藤新平在其就职书中说:“经营满蒙的诀  相似文献   

11.
“文革”叙事与新移民作家的叙述视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革"作为我们民族历史中不可忽略的段落,包孕着太多的政治和文化内涵,理应是中国文学表现的重要主题,因为文学始终都承担着对民族历史叙述的使命。在近年日益引起评论界重视的新移民作家群体中,"文革"也是一个重要的书写点。新移民作家的"文革"叙事与内地的同类文本,当然有其相似之处,因为面对的精神资源是同一的。但新移民作家的"文革"叙事又绝不是内地同类文本的简单重复,它显然呈现着自己的独特立场和美学风格。应该说,新移民作家的"文革"叙事与内地的"文革"叙事构成了一种互补,共同构筑着中国文学中对于"文革"历史的记录。  相似文献   

12.
日俄战争以后,日本政府就开始向中国东北地区推行移民侵略政策,从1906年到1945年,其农业移民总数约达到27万人。为了达到稳固人心、永久霸占中国东北的目的,日本政府也十分重视女性移民的实施。而与女性移民相关的女子拓殖指导者讲习会、女子拓殖讲习会、爱国妇人会、开拓女塾等组织对日本政府推行的移民侵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丽 《文史哲》2015,(2):110-117,167
1900年春夏之交,义和团运动蔓延东北,东北三将军没有根据边疆地区的形势制定特殊的应对策略,而是在迟疑犹豫中不同程度地执行中央政府的命令,听任爱国官兵附和义和团,破坏铁路与俄为敌。俄国远东政策的缔造者维特先是指望中国东北地方当局自行靖乱,保护铁路安全,后随着东北局势的演变,又敦促沙皇出兵东北。义和团运动被扑灭后,维特反对占据北满部分领土,反对在满洲留兵护路,提出了以寻求经济补偿为主的满洲善后政策,并亲自参与中俄第一次交收东三省谈判。但由于杨儒最终拒绝在俄方修改后的协议上签字,中俄第一次交收东三省谈判失败,维特的满洲善后政策也遇到了严重挫折。  相似文献   

14.
以"波茨坦敕令"为核心的移民政策是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人口政策、经济政策、外交和宗教政策等政策群的关键结点。"波茨坦敕令"颁布与实施促进了普鲁士人口的增加、经济的恢复与繁荣,以及稳定的外交和宗教政策的形成,政策效果持续到19世纪。作为政治遗产,"波茨坦敕令"所体现的执政理念和政策导向为此后君主继承和发展,成为普鲁士近代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杨华霞 《理论界》2014,(11):147-150
从对作品的分析来看,"后代华裔"作家似乎对当代中国大陆的社会文学景观之风格和主题不大感兴趣,还在大谈美国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的差异。然而,目前"后移民华裔"作家更喜欢观察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所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后代华裔"作家以Amy Tan(谭恩美)为代表,他们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习惯都比较"美国化"了,而且他们的作品是给美国人看的,所以他们中的大部分的作家还会情不自禁地或者刻意地去寻求赢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同。以哈金为代表的"后移民"华裔作家们通常对故国还保留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不能那么容易地被美国的主流社会"同化",同时他们比较不容易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因此,"后移民华裔"作家们通常带着浓厚的"情意结"从第三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际,满洲崛起于东北,以居住在辽宁东部的建州女真和吉林松花江沿岸至南部的海西女真为主体,联合东北其他少数民族形成满洲共同体。满洲的民族联合过程属于聚合过程,血缘、文化相近的民族或部落、部族汇聚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在满洲民族联合的过程中,索伦部一些人员加入满洲,成为新满洲,融入到满洲共同体中。对于满洲民族联合过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满洲对于仍居住在黑龙江北的索伦部,实行朝贡赏赐、联姻、编旗设佐政策,淡化其民族认同,加强其对满洲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7.
"满映"全称是"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满映"成立于1937年8月21日,1945年9月结束,拍摄的影片大体分为启民映画和娱民映画两种.启民映画是用于宣传的纪录片和教育片,而娱民映画则是包括国策片、家庭伦理片、武侠片、喜剧片等在内的故事片.本文从"满映"的故事片<迎春花>和"满映"女明星李香兰说起,具体考察了"满映"时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特征、明星的培养机制以及女明星的另类摩登形态,由此折射出独特年代中独特的电影现象,从而为我们在政治性读解之外,探讨包括"满映"在内的沦陷区电影提供了多种维度.  相似文献   

18.
"南、北满"是1905年日俄两国在东北争霸所造成的代表政治空间的新名词,以往的研究均是从政治史的角度阐述二者的来龙去脉。但若从经济史的视角看经济地域控制与南、北满政治区域的变动关系,"南、北满"政治区域的演化过程实与日本控制下的大连、安东两港与俄国控制下的海参崴港的经济腹地圈的争夺过程合二为一,两位一体,在日俄争霸东北的过程中,日本逐步通过市场渗透而把其势力从南满拓展到北满,1935年最终通过"三港三线"(大连港,南满铁路;安东港,安奉铁路;清津港,吉会铁路)完全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经济利益。此后,"南、北满"之词也逐渐淡出历史。  相似文献   

19.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就把对外侵略扩张作为基本国策,把中国列为重要的侵略目标之一,为达到永久占领中国,特别是中国东北之目的,大力推行“满洲移民”政策。为此,日本制定了“满洲移民”的完备计划,对东北的土地进行残酷掠夺,致使大批中国农民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流离失所,历经苦难,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  相似文献   

20.
清朝入关之前 ,清太宗皇太极为与明朝、蒙古角逐 ,依靠满洲贵族之“八家”与八旗 ,对汉族、蒙古族之入金 (清 )者 ,实行“恩养”政策 ,为争取异族上层的合作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虽然该政策实施过程中尚存在许多无法化解的矛盾 ,但对清朝成功开国之贡献 ,仍是具有不容低估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