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对法律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对各国法律文化。在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主体性标准,构建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确立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彭凯 《理论界》2008,(4):72-73
二元冲突结构是中国法律文化冲突的主要特征,它在性质内容上表现为西方现代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在结构形式上表现为法律制度文化与法律观念文化之间的冲突。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特殊性以及法律制度文化建设自身存在的不足,是当前中国法律文化二元冲突发生的主要原因。破解中国法律文化的二元冲突结构,要明确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建设的价值定位,健全现代法律制度体系,加强对公民法律文化心理和法律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增强法律观念文化与法律制度文化的协调性、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于浩 《中州学刊》2014,(5):62-67
法律体系承载并折射出与之相符的法律文化和社会价值,因此,对法律现象与法律文化的关系进行认知是研究法律价值与法治秩序的一种进路。这种认知能在虚实之间展开对法律本身的审视与反思,并展示出法律文化与法治秩序的碰撞、融合与重构。中国法律文化中蕴含"天道""情理"等伦理观念,而西方法律文化受宗教传统影响,其中包含法律与生命、伦理、宗教之关系的追问。中西方法律文化在伦理与宗教之维上的分野以及二者在证成法律的正当性上的殊途同归,为研究法律文化对法治秩序建构的意义提供了一个良好视角。中国的法治秩序建构既要关注西方法律文化的根源问题,又要关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合理内核;要立足中国国情,建设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4.
“天人和谐”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最高目标。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法律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天人和谐”的法律思想予以分析 ,说明在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上 ,诸如立法、司法及审判 ,都在印证着天与人相和谐的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5.
刘璐 《理论界》2009,(12):76-77
本文主要通过中国与希腊在法律文化传统和意识领域的对比来阐述“法律的地理禀赋”这一问题,指出法律的地理性质确实存在于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法律文化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日中国的法治进程中,有些学者主张移植西方法律;有些学者主张发展中国自身的传统法律文化;孰是孰非暂且不论,但法律的地理禀赋都应予以重视,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同时,本文也在理论上论述了地理因素对于法律的影响并从地理的层面,给予我国法律文化的发展以本源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聂宏光 《理论界》2010,(11):59-62
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促进本国法律的发展,一直是人们热衷讨论的问题。本文着重讨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影响。认为,中国的法律发展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中国法律的真正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春明 《东岳论丛》2007,28(6):139-146
传统中国的"法治"文化,对当代中国公众的法律认同,产生了巨大影响。它的"权大于法"、"以法治民"等人治性内容,对当代中国公众的法律认同,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然而,传统中国的"法治"文化中含有一些精华性因素,又对当代中国公众的法律认同,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因此,我们做好全社会的现代法治启蒙工作,克服传统"法治"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充分吸取和利用传统"法治"观念中某些体现法治精神和原则的有用资源,促进当代中国公众法律认同建设。  相似文献   

8.
对应社会经济的转型,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向现代化转型。环境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律学科,在中国的起步和发展与当代文化转型有着时间上的契合,而法律与文化之间又天然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当代中国文化转型带来的观念转变对环境法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文化、民主文化和后现代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环境法的发展,而环境法也在文化转型的进程中发生着变化,回应文化转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张乃翼 《理论界》2004,(1):96-96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数千年一脉相承的法律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它博大精深,对它进行研究是很不容易的。正象有些学者认为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如同是:走进中国历史上法律实践活动的深层,将中国历史上独成体系、一脉相承的法律思想、法律规范、法律设施、法律艺术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以往数千年法律实践活动的内容、本质、形式、特征及其规律。然而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分子,也是世界法律文化的瑰宝。它对我国的过去、现在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众所周知,法律文化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历史继承性。历史继…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多样性及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生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多样性现状在法律文化的结构上表现为显型结构层面的法律文化与隐型结构层面的法律文化的严重分离 ,法律文化建设的重心应放在隐型结构层面的法律文化的建构上 ,而在隐型结构层面的法律文化的建构过程中 ,能够长期存在下来和逐渐占主导地位的只能是与社会主义显型结构层面的法律文化相适应的隐型结构层面的法律文化 ,从多样性的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基本特征和发展动力来看 ,与社会主义显型结构层面的法律文化相适应的隐型结构层面的法律文化只能是法治文化 ,当代中国将生成以传统法律文化为根基的、以西方的法治文化为范式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11.
任何国家的法治建设都必须以本国的法律文化为基础,否则,就会失去民族的立足的根基。法律文化不可能是一种没有传统的文化,它的建构必须是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和谐结合。儒家法律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干,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影响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并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法律观念。对儒家法律文化的研究,无疑有助于加深对中国法律文化民族性的正确认识。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对他的法律思想的研究,自然是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试对孔子的法哲学体系作一粗浅阐述,以期大家批评指正。一…  相似文献   

12.
张能全 《兰州学刊》2011,(11):102-109
刑事诉讼制度变迁不能离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其中法律文化对刑事诉讼制度的影响更为深刻和久远。从西方各国法治历程与中国法治道路探索比较可以窥视东西方法律文化对刑事诉讼制度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通过诉讼意识、国家治理思想与价值观等法律文化维度入手可以对刑事诉讼制度发展变迁进行初步的法律文化解释。  相似文献   

13.
论市场体制下中国私法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市场体制下中国私法文化的构建彭礼堂法律文化是指制约并决定法律制度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的价值和观念,它包括对法律性质的认识,对法律价值的评判,以及对法律在社会系统中地位的理解。任何一种法律文化的产生都有与之相适的土壤存在,并对社会产生某种实际影响。虽然...  相似文献   

14.
法律移植是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立法工具。关于接受国本土文化对被移植法律在司法实践中的影响,学界鲜有关注。从现有理论推演出的"与世隔绝的法律精英"假设和"文化决定"假设都不能充分解释中国法官在违约损害赔偿案件中对可预见规则的适用情况。根据中国法院的实践,可以对法律移植和本土文化的关系提出一个新的假设:一个法律规则被移植到另一国之后,接受国的法官能够了解该规则的含义,但当该规则与本土文化发生冲突时,本土文化会成为补充考虑因素,影响法官对法律责任大小的判定,一般不影响归责。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与“法家”曾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实际上,自荀学开创儒法合流先河之后,就已经改变了先秦传统儒家思想的霸主地位,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政治法律文化。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文化传统主要有四大特征,即法自君出、司法从属于行政、刑法为主、法势术相结合。这些根深蒂固的旧法律文化传统,以其强劲的历史惯性,严重束缚着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彻底肃清旧法律文化糟粕之影响,是实现法治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秦怡红 《北方论丛》2010,(3):160-162
法律文化冲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冲突。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存在的传统与现代、观念与制度、本土与西方的冲突,是多种矛盾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一冲突,需要我们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和西方现代法律文化本土化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古西欧封建法律文化的罗马法律文化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校 《齐鲁学刊》2004,7(6):55-58
西欧中古法律文化是封建社会的法律文化。由于历史遗传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一法律文化在生成过程中深受罗马法影响,必然带有罗马法律文化的基因。西欧中古法律文化中的罗马法律文化基因折射了罗马法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法律文化的历史发展与近代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渊源看,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根基最深厚、民族认同感最强烈、实际影响最深远的法律文化传统。自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已开始发生一场不可逆转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正在逐步地失去,而开始面临着一种全新的生存环境。古代法律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已经瓦解,但其包含的很多因素则分散地以各种形式延续下来,法律意识、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不少内容在现代仍具有建设性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中,法律制度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律制度的发展在各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下,历经嬗变。同时,法律制度的发展在思想和理论基础上,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在内容上以刑法为主体,又形成了以君主意志为转移,司法与行政合一的法律表现形式等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伦理性、“德主刑辅”与“礼法结合”、“重义轻利”、“息讼”与“人本主义”等法律文化特性。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合理成分对我国当代和谐社会建设有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法律文化为例,阐述了其对我国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