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是故乡美     
故乡是信阳边上的一个小山村,这里多山,多水。老屋依山而建,伴水而居,有一种自然的灵秀。爷爷,奶奶都是很勤劳、很纯朴的老人。种菜、钓鱼、包饺子,样样出色。爷爷知道我爱吃鱼,总会带我去钓鱼。出门往北  相似文献   

2.
老屋的记忆     
爷爷家的旧房子要拆迁了,一日和爸爸去了老屋。老屋蜗居在众多摩天大厦间,从那条窄窄的旧弄堂口望去,看得见香港广场里进进出出的时髦男女;听得见能辨出音质好坏的名牌汽车喇叭声。推开弄堂深处那扇重重的黑漆大门,我仿佛听见它的叹息——是我们不断改善的生活环境,使它变得衰老,从而感觉到自己的格格不入。摸索着拉开灯,重又踏上吱嘎作响的小楼梯,旧时家人同堂喧闹的场景像一抹尘土,在岁月的微风中消散去,整间屋子坚定而没有退路地沉默着,势必成为永远。偶尔撞上一个老邻居,也只是点点头便走过了。是忙着搬家?也许吧,老屋真的老了。进屋,倒…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爱叫怀旧,当故乡老家的一砖一瓦正在渐渐拆除时,对往事的追忆,那该有怎样割舍不断的情思呢!——题记爸爸说:“回家看看吧!老屋要拆了。”这几年,爷爷、奶奶病故后,东淘镇的老屋就没人常住了。车窗外的树木像流水一样后退着,一脸憔悴的父亲在车上颠簸地睡着了,我呆呆地望着天边怎么也托不起的夕阳发愣。老屋里真的什么也没有了,家具、锅铲乃至那个绿色的小煤炉,卖的卖,寄的寄,丢的丢,只剩下空空的屋。爸爸找了张旧报纸,铺在地上便坐了下来,不作声——这必竟是他生活多年的家。我心里也很难过,推门出去了。青石铺的小路,有淡淡异味的茅…  相似文献   

4.
两个手机     
爷爷临走的前3天,奶奶的情绪一直很反常。她整日坐在爷爷的床前,唠唠叨叨地不知说些什么。那时,爷爷的气息已很微弱,他老是说自己活不过几天了,眼神中充满着对奶奶无限的留恋。我们可以看见爷爷的嘴唇在动,说些只有奶奶才听得懂的话。那天下午,奶奶突然离开爷爷出去了。她对爷爷说“:你先歇着,我出去办点事儿,一会儿再来陪你。”奶奶带着那只被她珍藏了多年的钱包,那里面有她积攒了多年的私房钱。回来时,奶奶提着一只小手提包。里面是两个手机。奶奶的眼角都是笑纹,对爷爷说“:老头子,你看看,我买什么了?”弥留之际的爷爷自是不知道奶奶买了…  相似文献   

5.
爷爷临走的前三天,奶奶的情绪一直很反常。她整日整日地坐在爷爷的床前,唠唠叨叨的不知说些什么。那时,爷爷的气息已经很微弱,他老是说自己活不过几天了,眼神中充满着对奶奶无限的留恋。我们可以看见爷爷的嘴唇在口动,说些只有奶奶才听得懂的话。那天下午,她对爷爷说,你先歇着,我出去办点事儿,再来陪你。我们看见奶奶带走了那只  相似文献   

6.
老屋是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很黑很矮,夹杂在钢筋水泥之间,但是丝毫不影响人们愉快的心情,历尽岁月的烟,火燎,已经变得黑黝黝的了,这是道道地地的土家建筑——吊脚楼,有厢房,有堂屋,有耳间,有拖檐。厨房里有一个火塘,在火塘上方绝对少不了  相似文献   

7.
小熊住山洞     
小熊一家住在阴暗潮湿的山洞里,它们都非常羡慕有房子住的小动物们。春天到了,小熊爸爸对小熊说:“咱们到森林里砍一些树盖一座房子吧。于是他们拿起斧头向森林走去。到了森林,他们看到小草破土而出,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儿,散发出一阵阵花香,引来了蜜蜂和蝴蝶,她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树上长出了绿油油的树叶,小鸟们在树上欢蹦乱跳地唱歌。小熊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不忍心砍树做房子,他对爸爸说:“我们等到夏天再来砍吧!”他们盼啊!盼啊!夏天终于来到了,夏天的花儿开得更鲜艳,更灿烂。池塘里的荷花开了,一条小鱼跃出水面,把露珠溅到荷叶…  相似文献   

8.
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来。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他也会捡起来带回家。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  相似文献   

9.
老屋     
莫景春 《老友》2013,(10):19-19
老屋其实不老,不过三四十年的光景,是父母在生产队的时候,靠一分一分地积攒才搭建起来的。青灰的瓦片有些黯淡了,黄土夯起的墙依然坚挺,杉木制成的门板依然咿呀有声。门前那棵夏绿冬红的柿子树特别地精神抖擞,像守护着老屋的忠实卫兵;春天的时候,柿子树花开点点,缀满枝丫,香气溢满了老屋。那时候,姐姐没有出嫁,姐弟四人便常常在这三间低矮的瓦房里追逐打闹,笑声喊声此起彼伏,飘满狭小的老屋。  相似文献   

10.
稻草人     
我放学回到家,看到地板上乱七八糟地放着竹竿、稻草、旧薄膜……爷爷正坐在中间编稻草人,满地狼藉不堪。我好奇地问:爷爷,您编这稻草人干什么?”爷爷说:看稻子。”刚从田里回来的叔叔粗声粗气地说“:买几瓶毒药就能把稻雀毒死,何必费力。”我迷惑不解地问“:稻草人能看得住稻子吗?”因为我总觉得吃稻子的稻雀是非常机灵的。爷爷却笑了笑说:过几天我带你去看看吧!”过了几天,爷爷带着我去看稻子。我远远就看到稻草人在田间的田埂上威武地挺立着。我走到田埂上一看,几只稻雀正在田里啄稻子。忽然刮起一阵风,稻草人挥舞起手里的薄膜鞭,呜呜作响…  相似文献   

11.
张建成  陈溪光 《社区》2005,(16):31-31
随着市场的日益繁荣,浙江省义乌市吸引了世界100多个国家的6000多名外国人来这里“淘金”。这些外国人有的已买了房子和车子,把家安在义乌,有的租住在义乌的居民家中,他们与当地居民交流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谱写——“爷爷、奶奶早上好!今天天气好,我上你们楼顶晒被子。”上午,租住在浙江省义乌市鸡鸣山社区江东四区22幢1单元二楼的约旦人依麦德·那什万与妻子抱着一床云丝被上楼晾晒时,正好碰见房东贾永顺与老伴下来倒垃圾。依麦德随手接过贾永顺手中的垃圾袋说“:爷爷,你们就别下去了,这垃圾等我晒好被子会带下去…  相似文献   

12.
冰子 《社区》2006,(21)
爷爷是在“露天煤矿”入的党。大跃进的时候,人们突发奇想,用铁锹扁担土筐平地挖个大坑取煤,结果煤没取出来,爷爷却得了张党证。爷爷是从旧社会走进新社会的人,干活时别人两人抬一筐,爷爷一根扁担挑两筐,一人干了四人的活,还能不入党?爷爷入党的时候是由一个爬雪山过草地的“老革命”给谈的话,爷爷当时激动得浑身发抖,抖了半天只记住了一句话“:当党员就准备吃亏。”从此,爷爷遇事就想着吃亏了。当年生产队分粮,分到末了还差20多斤,干部要挨家取回一点,爷爷说“:就取我一家的吧。”干部说也行,来年分粮再补上。爷爷说“:不用补,我是党员,得…  相似文献   

13.
淘气爷爷     
“爷爷!爷爷!……”,唉!爷爷总是这样,都70多岁的人了还像个不懂事的孩子——掏马蜂窝、把被子中的棉花拉出来做胡子、帮邻家的小狗剪毛毛、扎辫子……这不,一大清早又不知上哪儿溜达去了。“啊!天哪……!”一阵高出80分贝的尖叫让方圆几百里“大地震”。我一阵小跑从楼下跑到楼上,只见奶奶脸色铁青,呆呆地站在那儿。“怎么了!怎么了!”爸爸很快就逮住了“贼头贼脑”的爷爷。“爸,你又做了什么?”爸爸不耐烦地问道。爷爷振振有词地说:“你妈说仙人球的生命力很顽强,我想知道是什么促进它的生命力,我的实验就从仙人球下手了,我想它没了刺就不…  相似文献   

14.
《北方人》2006,(8)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干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相似文献   

15.
李承雨 《新少年》2011,(6):31-31
记得我六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下午,爷爷扛着锄头领着我去田里干活。烈日下,爷爷抡着锄头卖力地锄地,几个钟头下来,爷爷便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了。爷爷一边坐下来休息,一边对我说:“爷爷太累太困了,让爷爷睡一会儿吧。”说完,爷爷就靠着秸秆堆,眯着眼睛,打起盹儿来。过了一会儿,爷爷竟然打起了呼噜。嘿嘿,爷爷真的睡着了。  相似文献   

16.
我的书房     
十多年前,单位分房时,给了我一套三室一厅的单元房。我觉得房子多了,一家三代四口,有两室一厅足矣,便去找领导。领导说,考虑到你的工作,特地给你多分了一间作书房。我很感动,因此也极珍视我这一间书房,这里集中了我们家最重要的财富,那就是跟书架一起立满了一面墙的书。书其实并不算多,但我这一辈子是  相似文献   

17.
以往春节都是爷爷给我压岁钱,可是今年不同了,而是我给爷爷压岁钱。我爷爷是一位退休的教师,今年65岁了。爷爷原来身体很好,自从得了脑血栓后,每天都要吃很多药,都成了“药圣”了。爷爷家现在只有爷爷和奶奶两口人。爷爷没有患病前,他们的生活很富裕,每年春节,爷爷都给儿孙压岁钱。在孙字辈上,有我和我二娘家的小哥哥等,每次爷爷每人给200元。这些钱虽然不多,但是代表他们的心意。天有不测风云。去年春天,爷爷又重重地摔了一跤,爷爷住进了医院。过了几个月,爷爷出院了,从此爷爷坐上了轮椅。这年春节我们的心情都非常沉重。爷爷为拿不出给我…  相似文献   

18.
如意 《山西老年》2008,(1):42-42
爷爷是个"老太原",喝了几十年头脑,如今80多岁了,每次还能喝个双碗。那年,我的父母和妹妹调回太原。老爷子一高兴,就带着全家去喝头脑。他说,太原市各家的头脑他都喝遍了,只有南肖墙的头脑还可以。到了饭店,爷爷很在行地为自己要了个双碗,为其他人要了单碗,又要了4个帽盒,  相似文献   

19.
申国强 《社区》2012,(10):50
前几天,住在老家县城里的老爸打来电话,说他把原来住的那套130平方米的房子给租出去了,用租金一半的钱又租了一套不足80平方米的房子住。我一听就急了,对老爸说:"别人都想办法住大房子,你和我妈却要过‘蜗居’生活,咱家可不差那几个钱啊。"老爸慢条斯理地对我说:"这可不是钱的问题,我和你妈俩人住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再说你们兄弟几个都在外工作,一年也  相似文献   

20.
孙建玲作梦也没有想到,她这一生命运竟和两位老人联系在一起。 那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1970年5月,已经改嫁十几年的本家堂奶奶赶着小毛驴车来鲍店赶会,并到了建玲父母家。送客的时候,建玲出于好奇,想坐毛驴车,经父母的同意,就坐上毛驴车来到了堂奶奶家。 奶奶和爷爷都已过知天命之年,膝下无儿无女,建玲的到来给两位老人增添了生活的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