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红玉 《南都学坛》2008,28(5):133-134
古往今来,狗,一直是人类的重要朋友和得力助手,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一.狗的听觉、嗅觉灵敏,具有良好的夜视和夜行功能,纵捕力强,反应敏捷,善于御防盗贼,可狩猎捕兽,同时易于驯养,忠于职守,善辨宾主,又可用于征战、警戒.  相似文献   

2.
南阳汉代石雕艺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石雕工艺历史悠久,成果辉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石雕作品出现。在这里发现的大批汉画像石刻是举世公认的玉雕珍品,还出上有不少件立体五雕作品。本文打算对南阳已发现的立体圆雕从其造型、雕刻技法等方面进行探讨。1迄今为止,南阳已发现的汉代圆雕共37件,现择要述之如下:天禄,辟邪石雕。原立于东汉时汝南太守宗资墓前,视移立于南阳卧龙岗汉碑亭前。左为天禄,身高165厘米、长220厘米,右碑前刻有汉隶“天禄”二字;右为辟邪,身高165厘米,长235厘米,其左膊前原刻有“辟邪”二字,现已漫游不清。在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注的《后…  相似文献   

3.
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反映了汉代的礼俗、节俗、宴饮陈俊习俗、丧葬习俗、辟邪风俗、祈雨风俗,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汉代民俗。  相似文献   

4.
周宝瑞 《南都学坛》2000,20(4):11-12
西汉召信臣开凿陂堰沟渠数十个 ,总灌溉面积数万顷。东汉杜诗对其加以修复 ,又新修一些水利工程 ,使南阳水利设施更趋完备 ,呈现出陂泽棋布、沟渠纵横、堤埂相连的特点 ,促进了南阳农业经济的发展。至今南阳还存在不少汉代水利工程遗迹  相似文献   

5.
马瑞 《南都学坛》2000,20(5):123-124
南阳在汉代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又受楚文化的影响 ,形成了南阳经商、积极进取、讲义守节的独特的汉代民风士俗  相似文献   

6.
汉代先民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识,找到并运用了构成气势美、稚拙美、韵律美等图式语言,创造出了南阳汉代画像石刻的深沉雄大、粗犷劲挺、古朴稚拙、单纯厚重、简洁明豁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这些汉代工匠艺术家们还以他们诙谐幽默的内在气质,赋予南阳汉代画像石刻以清新旺盛的生命活力及天真直率的浪漫主义气息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7.
曹新洲 《南都学坛》2001,21(1):123-124
南阳汉代碑刻,据史料记载应为数不少,但流传下来的实乃罕见,近年来,通过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汉代墓室中的碑刻题记,其内容给南阳汉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所刻文字反映了汉代刻石书法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8.
南阳汉画像砖墓的科学发掘和大批画像砖的出土为汉画爱好者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尤其是《新野樊集画像砖墓》①和《南阳汉代画像砖》②的问世,汉画像砖的研究更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局面,发表不少与之相关的专著和论文,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和看法。1南阳汉画像砖墓的排比分类研究赵成甫先生把新野樊集出土的37座画像砖墓分作A、B、C三型。墓葬的分型,为南阳汉代画像砖墓的深入研究及南阳汉代画像砖的分期断代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③。柴中庆先生则把樊集37座画像砖墓分作甲、乙、丙、丁四组。分组的依据是按照墓葬的方…  相似文献   

9.
南阳汉代画像石刻中的音乐艺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南阳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内容十分丰富,题材繁多,形象生动,艺术风格完美,它显示出我国古代南阳人民非凡的聪明智慧和杰出的创造能力。其中音乐艺术居有重要地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南阳画像石刻音乐艺术。本文拟就画像石中器乐、舞乐、百戏作一些初步探索,以就教于诸方家。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更好地开展对汉代画像石的学术研究工作,经学校研究决定,于1985年10月17日南阳师专汉代画像石研究室正式成立,该室共有12人组成。南阳在西汉时是全国五大都市之一,又是全国出土汉代画像石较多的地区之一。1935年我国第一座汉画馆在这里落成,馆藏118块汉代画像石。1956年,重建南阳汉画馆,郭沫若为之题名,馆藏汉画石达500余块。1978年,在南阳名胜武侯祠内再建新汉画馆,馆藏已达1200余块汉画石。因此,研究南阳汉代画像石,南阳师专有得天独厚的  相似文献   

11.
李文红 《南都学坛》2007,27(5):23-24
南阳音乐文化在汉代的兴盛表现在盛大的歌舞场面、高超的舞蹈艺术、社会化的文化娱乐三个方面,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发达的经济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2.
江富建 《南都学坛》2010,30(2):20-23
南阳汉代出土的玉器较丰,且以西汉玉器为主,共分为葬玉、礼器、装饰品、浮雕和圆雕美术品等四大类,玉质以和田玉为主。南阳汉代玉文化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传承性和创新性并存、儒道文化内涵和吉祥文化主题。研究表明,南阳汉代在玉石开采、玉雕加工、琢玉技艺和玉器应用等方面兴旺发达,成为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贾付军 《南都学坛》2001,21(5):11-12
砖最早出现在西周中期 ,而大规模使用则在汉代。从南阳汉代画像砖墓及画像石墓的结构可以看出 ,南阳汉代墓葬的砖结构技术包括仿木椁空心砖构筑技术、斜撑板梁砖券技术、条砖纵列券技术以及穹窿顶、顶构筑技术四种。反映了南阳汉代砖结构技术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织丝的国家,汉代在吸取前代蚕桑业经验的基础上,将蚕桑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本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汉代蚕桑业的概况。一、发达的汉代蚕桑业汉代的蚕桑业十分发达,当时不仅有“环庐树桑”式的小规模经营,而且还出现了“千亩桑麻”式的大面积种植。汉代蚕桑业的区域也很广泛,在南至海南岛、北到内蒙古、西至新疆、东到齐鲁的广大地区内均有蚕桑业。特别是在黄河流域的齐鲁冀豫地区,蚕桑业更为发达和普遍。司马迁说:“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班固称之为“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戴衣履天下。”齐地出产的丝织品,有产于定陶  相似文献   

15.
汉代诗歌依体制区分有三种。第一种是西汉初期的杂言诗;第二种是两汉乐府诗;第三种是东汉末期的正言诗。杂言诗多用楚人的旧调,可称为楚辞派的诗。乐府诗则是模仿诗经中的周颂、鲁颂和商颂,或采用民间的曲式。五言诗多流行于民间,可称为平民派的诗。现将汉代的三种诗歌作一论述,不当之处,望专家学者指正。 一、杂言诗 汉代初年的诗歌,仍然沿用楚声,但是大多为五言加“兮”字的短歌,它与北派的四言诗及南派的楚辞都不同。因为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到了秦代已衰落,到了汉代也没有新派文  相似文献   

16.
汉代墓葬中出土少量的胡人灯 ,反映了汉代人们的“奉死如生”思想 ,也反映了阶级矛盾的尖锐 ,同时还反映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本文在搜罗各地出土胡人灯材料的基础之上 ,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其进行分类 ,从中透视其变化过程 ;并试图通过对胡人灯的特征分析 ,来进一步探讨胡人俑的种属  相似文献   

17.
<正> 南阳汉代画像石中有许多珍贵的乐舞百戏画像,它以写实的艺术手法,真切地再现了汉代辉煌的音乐成就。这些形象化的音乐史料,为我们研讨两汉时期音乐文化发展的状况,无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本文仅以南阳汉代画像石中已发掘并确认的乐器为基本,拟就汉代民族乐器的种类、乐队组成情况及其特点等,作些初步探索,以求抛砖引玉,把南阳汉代音乐史方面的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评《南阳汉代天文画像石研究》刘安南阳是我国出土汉代画像石的主要地区之一,而天文图像之多又为南阳画像石的一大特点,至今发现的约50多幅。汉代画像石(砖)作为墓葬建筑材料和艺术品,是汉代丧葬风俗的物化系统,其中物像和星象是科学的,符合当时实际的天象,反映...  相似文献   

19.
1  南阳汉代画像石刻(以下简称南阳汉画),向以恢宏博大的气势、生机勃勃的活力、激昂飞扬的动势、恢谐直率的稚趣、粗犷质朴的品格著称于世。形成南阳汉画这种深沉雄大、豪放朴拙的艺术风格虽有多种原因,但主要还是汉代的审美意识。作为美学思想与具体的艺术实践之间的中介,艺术风尚是受社会风俗和时代心理制约的,是社会与时代审美意识的外在表露。一个时代艺术风尚既为同时代美学精神的概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感性素材,又将时代的美学取向具体化为感性的、流动的、丰富的社会需求,直接催生着富有时代个性的艺术世界。在汉代,缔造这种美学风…  相似文献   

20.
从南阳汉画看汉代的等级制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河南南阳是我国出土汉画像石的主要地区之一。汉画再现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本文试图通过南阳汉画像石资料,来分析汉代社会的等级制度。 一、南阳汉画中的冠饰 在阶级社会中,服饰不仅是为了抵御寒暑、满足人类的装饰需要,而且是等级、身份的标志。统治阶级为不同的等级划定了不同的服饰标准,包括服、冠饰的式样、颜色、质料等,以此来显示统治者的身份。在南阳汉画像石中,服装的差别不很明显,最能显示出等级差异的是汉画中的冠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