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前庭康复训练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帕金森病(PD)患者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8例,对照组18例,两组康复治疗前均进行平衡功能评定(Berg平衡量表,TUG测试)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ADL量表,PDQ-39)评定,在常规药物治疗及肢体康复的同时,试验组给予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12周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康复训练治疗后较治疗前Berg评分、TUG测试评分、ADL评分及PDQ-39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康复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给予帕金森患者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姿势平衡控制能力,并可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对脑小血管病(SCVD)患者平衡控制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影像学诊断标准的脑小血管病患者82例,试验组49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肢体康复,试验组加用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均进行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TUG测试)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生存质量(WHOQOL-BREF量表)评定。结果康复训练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Berg评分、TUG测试评分、ADL评分、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比较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Berg评分、TUG测试评分、ADL评分、WHOQOL-BREF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个体化的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小血管病患者姿势平衡控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悬吊核心肌群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将入选的82例恢复期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并应用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针对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受损,对照组选择常用的Bobath躯干控制训练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执行悬吊核心肌群训练进行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躯干控制Sheikn评分、平衡功能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躯干控制Sheikn评分、平衡功能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Holden步行功能等级及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Holden步行功能等级及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核心肌群训练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平衡能力,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较常用的Bobath躯干控制训练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认知训练在脑卒中认知障碍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训练,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MoCA与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认知障碍偏瘫患者开展认知训练后,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继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并对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有重要的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功能性喉部分切除术后老年患者应用吞咽功能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99例功能性喉部分切除术后老年患者分组,对照组49例采用术后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50例联合吞咽功能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吞咽功能改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20.01±1.19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64±3.03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的20.41%(P0.05)。结论吞咽功能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功能性喉部分清除术后老年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误吸,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并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FMA,BI与NIHSS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治疗之后,观察组的FMA与B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NIHS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并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同时还能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视觉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鞍山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视觉训练组和常规训练组,每组患者各40例。常规训练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视觉训练组增加视觉训练,比较治疗前后患者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接近,经统计学检验显示上述3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视觉训练组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常规训练组,经统计学检验显示上述3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视觉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系统心肺康复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1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均给予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肺康复训练,1个月后进行SF-36及SAS、SDS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系统心肺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也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及使用多功能神经康复治疗仪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对82例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综合康复组)予以综合康复训练,并辅以多功能神经康复治疗仪,应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SSA)量表同74例未进行神经康复治疗仪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综合康复组的吸入性肺炎发病率为6.1%,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8.1%;综合康复组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为81.1%。综合康复组的治疗后的SS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的评分(t=12.02,P0.01),也高于对照组的评分(t=2.48,P=0.01)。两组相比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68,P=0.02)。结论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和多功能神经康复治疗仪刺激,可以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组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7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进行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实施小组康复治疗,每周2次,每次(30—60)分钟。治疗6周,治疗前后均采用患者总体治疗评价表、Fugel—Meyer、Barthel指数、HAMD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状况。结果6周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有所改善(P〈0.01),但治疗组平均得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其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小组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小汤山医院中医门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将6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用独活寄生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评分及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分级护理联合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在管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8例。对照组实施社区综合干预,观察组实施量化评估分级护理联合社区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康复状况、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12月内复发情况。结果干预6月、9月、12月后两组患者的PANSS、MRSS、SDSS评分均降低,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6月、9月、12月后。PANSS、MRSS、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9月、12月复发率分别为4.17%、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和27.08%),P0.05。结论量化评估分级护理联合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症状,提高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近期复发率,促进疾病康复,临床干预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对下肢平衡和协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70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n=282例)和机器人组(n=424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机器人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天30分钟,每周5天。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治疗12周后进行评定。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平衡性协调测定和非平衡性协调测定评定治疗前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BBS、协调功能测试和非平衡性协调功能测试治疗8周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12周后,两组BBS评分、协调功能测试和非平衡性协调功能仍有显著性改变(P0.01),且治疗8周及12周后,机器人组均明显高于同期常规组(P0.01)。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患者下肢平衡和协调功能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功能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呼吸功能、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收集因COPD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105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2例实施常规训练措施,康复组53例实施肺功能康复训练。训练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呼吸肌表面肌电图(RMS)、呼吸困难评分(MRC)、6min步行测试(6MWT)。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_1、FVC、FEV_1/FVC%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康复组患者的表面肌电图RMS及6MWT高于对照组,MR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功能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康复效果显著,可提高腹部呼吸肌肌力,改善呼吸功能,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康复训练对老年喉癌喉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营养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喉部分切除术的老年喉癌患者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喉癌术后常规康复措施,观察组采用早期吞咽康复措施。记录两组胃管留置天数及胃管拔除后再插管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价患者吞咽功能,采用吞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生存质量,采用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分量表(PG-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胃管留置天数及胃管拔除后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SA、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的并发症中,观察组吞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皮下气肿、喉瘘、切口感染、发音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吞咽康复训练可改善老年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营养状况,降低吞咽障碍发生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老年脑梗死患者使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脑梗死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熏蒸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熏蒸结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对两组康复效果、疼痛改善情况、颈椎功能改善情况及依从性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康复总有效率为95.00%,比对照组(77.50%)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两组干预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依从率为97.50%,比对照组(85.00%)的依从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护理中应用中药穴位熏蒸结合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颈椎功能,缓解疼痛症状,也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65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常规采取西医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改善效果。结果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6.38±10.24分、88.63±12.1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9.25±9.68分、75.13±10.28分),组间差异P0.05。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28.69±5.13分、38.67±5.3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04±3.37分、29.34±4.25分),组间差异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恢复期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并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60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60例均是中风发病时间达到30~45天,在这30~45天未接受系统针灸治疗,且偏瘫肢体尚未恢复运动功能或运动能力十分低下)随机分为温针灸观察组(n=30例)、针刺对照组(n=30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干预基础上实施临床康复训练及常规针刺主治中风偏瘫的穴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穴的基础上再加上温灸进行治疗,均治疗6周。记录患者偏瘫侧肢体开始出现运动功能的起效时长,并用Fu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患者运动功能进步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偏瘫肢体开始恢复运动功能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提前(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差值差异明显,观察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训练加针刺与康复训练加温针灸都能有效改善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但温针灸加康复训练提高得更明显,并且温针灸能迅速缩减恢复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起效时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康复期的患者建立家庭病房进行康复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过的脑卒中患者60例,所有患者处于康复期,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的是常规康复锻炼,而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建立家庭病房后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康复锻炼方式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与治疗费用。结果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更好,观察组患者的肢体独立性功能、Barther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治疗费用也远远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于康复期的脑卒中患者在家庭建立病房后再进行康复锻炼,这种锻炼方式明显优于常规的锻炼方式,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更佳,这种锻炼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