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玉英 《北方论丛》2007,(4):102-104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历史的转折,也是雅典历史的转折。雅典在战争中遭到彻底失败,除了城邦充满动荡危机、奴隶制经济萧条等希腊世界共性特征之外,雅典帝国崩解、民主政治衰退构成了雅典特有的战争后果。雅典帝国崩解和民主政治衰退既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的结果,也是雅典各种内部无法克服的各种矛盾必然。斯巴达战争中的胜利只是从外部促了进这种结局的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城邦与波斯帝国在东地中海地区进行了一场战争。从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希腊城邦起义反抗波斯统治开始,到公元前449年双方订立和约止,历时半个世纪。从整个战争的进程看,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分界点县公元前479年布拉  相似文献   

3.
略说希波战争中希腊将领的军事谋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米利都人发动了反波斯暴动,拉开了希波战争的序幕。在此后的五十一年中,波斯军三次大规模入侵希腊,在马拉松战役、德摩比利战役。萨拉米海战的一胜两败之后,波斯舰队退出爱琴海,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重获独立。在希波战争中,弱小的希腊城邦诸国之所以能战胜强大的波斯侵略军,其决定性的因素当然是希腊诸城邦人民的浴血奋战,而希腊将领们在这次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深远的军事谋略与卓越的军事才能,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希罗多德在其九卷的《历史》中对希波战争的记载,为我们了解希腊将领在这次战争中的…  相似文献   

4.
伯罗奔尼撒战争尽管由斯巴达及其同盟首先宣战 ,但是不能因此认为他们就是战争的责任者。根据古典作家的记载 ,斯巴达一直在容忍雅典势力的扩张 ;雅典在波斯战争后就处心积虑地通过加强自身的军队力量 ,争取希腊城邦的支持来扩展势力。在其势力达到顶点后 ,雅典开始侵略斯巴达同盟 ,迫使斯巴达及其同盟被迫应战。战争的责任者应该是雅典而不是斯巴达  相似文献   

5.
一 欧洲的第一位历史学家,是公元前五世纪的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4年),他写的《历史》一书,主要记载了公元前491年至449年的希腊、波斯战争。他在卷首说明了他的写作动机:“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它们的光采,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另一位略晚于希罗多德的史学家修昔底德(约公元前460—395年),也在其《伯罗奔尼撤战争史》中说,他“相信这次战争是一个伟大的战争,比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任何战争更有叙述的价  相似文献   

6.
在浩若烟海希腊文化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似乎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是建立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村落里的特尔斐神托所所产生的特尔斐神谕(Delphic Oracle),它总是在古希腊那宏大而幽深的历史背景下若隐若现.在古风时代(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和古典时代(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前期)特尔斐神谕严重地影响希腊各城邦的政治及公民生活.它超越了城邦的界限而成为泛希腊的精神奇托.特尔斐神谕产生于黑暗时代(公元前10世纪  相似文献   

7.
<正>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47页),“是从来最多才最渊博(最深刻)的科学天才之一”(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译本第二卷第269页)。他的《政治学》一书,是他以希腊城邦的历史实际为基础,系统探讨政治学原理和国家问题,初步创立政治学体系的开山之作。研究这一著作,对于了解古代国家学说、希腊城邦政治制度,及研究西方政治学说史,都有一定的重要性。本文就《政治学》一书,谈谈亚里士多德的国家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作一些简要的分析和评论。(一)国家,在古希腊叫做城邦,即城市国家。何谓城邦?亚里士多德说,城邦是由若  相似文献   

8.
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各城邦因各种原因广泛开展了殖民运动,希腊人的殖民地遍及地中海、黑海沿岸。殖民运动对古希腊国际公法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对其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萌芽与发展,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公元前145或135年——?)是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地具有经济史观的历史学家。他在《史记》的《货殖列传》、《平准书》和《河渠书》等篇章中,首次用经济观点说明历史问题。无独有偶,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公元前460——395年)则是外国第一个从经济角度解释历史事件的历史学家。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以下简称《战争史》)一书中,试图用经济观点来说明一场大战的发生及其胜负原因,产生了古代希腊的经济史观。经济史观是古代史学思想的一个飞跃,它摈弃了“神命史观”与其他唯心史观,向唯物主义历史观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0.
提起古希腊史,人们印像最深的便是雅典和斯巴达。不错,这两个城邦在古希腊历史舞台上确实充当了较长时间的主角,但古希腊史是由众多的角色完成的。这里要述及的便是一个并非无足轻重的邦——阿哥斯(Argos)。它在伯罗奔尼撒乃至整个希腊曾显赫一时,长期同斯巴达争雄。  相似文献   

11.
李怡 《理论界》2012,(1):109-110
公元前5世纪发生的希波战争,其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早已超出战争本身。古希腊在战争中以少胜多,不仅成功地抵御了波斯帝国的入侵,而且是对古希腊政治与文明的一次重大考验。战争背后,希腊在不断探索和完善民主政治制度过程中,所形成的公民对国家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对个人自由和尊严的重视,以及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使用优秀的军事指挥将领等因素,从客观上促使了希腊最终获胜。  相似文献   

12.
吴高君 《北方论丛》2003,3(2):34-37
古希腊城邦经济产生于公元前8-4世纪,城邦间的政体独立,经济贸易的自由发展,使希腊境内的各城邦相继产生采掘业、农牧业、地产业、造船业和手工业等等,随着海上商路的四通八达,也出现了银钱交5换业。独特的人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构架,使各城邦的奴隶、平民、工商奴隶主共同创造了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掀开世界史册,极目远眺,从尼罗河畔的金字塔到美洲印加人的古城,从希腊的城邦到万里长城。人类从使用石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资料开始,到今天乘上航天飞机,探索着宇宙之谜。人们一代又一代地创造着历史,然而,人类在各个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进程并不是等距离的。以金字塔为标志的古埃及,在六千年前就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而大约过了两千年,爱琴海上才出现了希腊的上古文明;再过四千年,有些民族依旧停留在原始社会阶段。中国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进入了奴隶社会,到了公元前五世纪即进入了  相似文献   

14.
丝绸是古代中国输往西方的最贵重商品之一,在西方享有很高的声誉.有的学者通过对古典希腊雕刻人物服饰的研究得出结论说,希腊帕提侬神神庙的命运女神(约前438-前431年)、Erechtheion Karyatids(前421-前414年)等雕像身上穿的是透明的中国丝织长袍.为了弄清事实,笔者对西方古代文献作了较系统研读,并对这一观点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细致梳理,发现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亦即在古典希腊存在过中国的丝绸织品.  相似文献   

15.
到公元前二世纪中叶,经过三百年的东征西讨,罗马依次走完其征服的三个步骤:统一意大利半岛、鲸吞地中海西部和蚕食东部地中海,由第伯河畔的一小小城邦一跃而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面对这些惊心动魄的罗马霸业,曾目睹罗马建立起地中海霸权的史家波利比阿乃立志撰写一部以记述罗马的扩张事业为题的《通史》,通过此书,我们得以了解罗马成功的秘诀和他的历史观.本文拟探讨一下波利比阿的生平,历史观及其治史特点.一波利比阿(Polybius,约公元前205—前123年)是公元前二世纪最著名的希腊籍罗马史家,他出身于希腊中部美加罗城的贵族之家.其父莱科塔斯是阿卡亚同盟(Achaean League)的首脑之一,他的家庭与阿卡亚同盟中的显贵有着广泛的政治联系.波利比阿少时,勤奋好学,受到良好的教育,且很早就参与政事.公元前181年,他随父出使埃及;公元前169—前168年第三次马其顿战争爆发,波利比阿为同盟的骑兵长官,率军抵御罗马侵略军,但在公元前168年的皮德纳之战中战败,波利比阿等一千名出身高贵的希腊人被当作人质遣送到罗马.直到公元前151年,罗马人才给这些人质以自由.波利比阿因才识渊博而得到东征军将领阿米利厄斯·鲍罗斯的赏识.到罗马后被聘为阿·鲍罗斯的幼子,后来毁灭迦太基的小  相似文献   

16.
浅谈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希腊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特别是对西方文艺复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它的文化成就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文学、艺术及哲学思想等领域达到了古代社会的最高峰,有人要问:在距今两千多年的古代,他们何以能创造这样先进的文化?原因何在?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奴隶制度是古希腊文化赖以发展的基础古代希腊,从总的地理范围来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以及爱奥尼亚群岛.在这一地方,早在爱琴文明时代,也就是公元前二十到十二世纪,就已出现早期的奴隶制城邦,比较典型的就是克里特和麦锡尼,虽然在荷马时代(公元前十一到前九世纪)由于多利安人的南下,原来的奴隶制城邦曾一度衰落,但多利安人的征服也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后果——希腊各部落原始公社制的进一步解体,奴隶制城邦的普遍形成.这时产生了众多的奴隶制城邦,共有二百多个,其中重要的有底比斯、达尔斐、米利都、爱尔非斯、雅典、斯巴达、科林斯、麦加拉等.这些城邦再加上后来的殖民城邦共同构成了古希腊的政治版图.古希腊先进的文化也正是由这些奴隶制城邦共同创造的,其中尤以雅典的贡献最大.在奴隶社会中,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阶级掌握着国家机器,他们不仅完全占有生产资料,而且还占有直接生产者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文化奠定了西欧文化的基础。古希腊文化主要是通过罗马而传之后世。“我们都是希腊人”,19世纪的法国浪漫派画家德拉克瓦曾如此感慨地说过。但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一,希腊文化主要包括希腊古典时期的城邦文化,以及希腊化时期希腊——马其顿人统治之世界文化;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希腊与东方各地的文化因素相互交流、融汇的结果。二,希腊化文化不仅是对古典文化形式的利用,而且是  相似文献   

18.
韩平   《理论界》2010,(3):73-74
城邦的建立,除了地理环境的分散性外,也与迈锡尼文明时期希腊世界特殊的政治形势有关,更重要的是希腊人进入文明方式的特殊性。城邦内部追求独立、自主,尤其把政治自由看作每个公民都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为了保证自由权利的运用,城邦政治家们选择法律作为城邦一切政治活动的准绳,维持城邦社会的运转。希腊法治思想对早期西方思想存在一定的启蒙作用,奠定了它在系统性分析方面取得的成就。但早期法律内部也存在缺陷,并最终导致城邦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公元前428~347)是在希腊城邦衰落时期从事哲学和伦理思考的,从他的真实意图看,是为了医治导致城邦衰颓的疾患。然而,柏拉图的美德伦理思考远远超出了一种单纯的城邦主义的道德谋划,它成了西方各种论理传统的一种构造性渊源。对它的解读或反驳几乎成了西方世界一切时代思想家的一种自觉意识。弄清楚柏拉图美德伦理学的缘起、哲学基础、实践原理、最高关怀和现实关切,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柏拉图因素”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李传利 《理论界》2010,(7):121-123
均势与霸权理论虽然形成于近代,但这一理论早在公元前5~4世纪就已经由波斯帝国运用于对希腊城邦的政策实践之中。在力量对比中占据优势的波斯帝国,先是希冀武力争夺地区霸权,后演变为维持地区均势以获益。这一政策的演变充分显示了波斯帝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