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鉴于社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中发挥着其他职业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正大力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当前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既具备了诸如国家社会建设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党和政府全力推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事业快速发展、国外及港台相关经验可资借鉴等有利条件,也存在着对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的社会认同度不高、专业服务组织发展缓慢、社会工作职业制度体系尚不健全、高校人才培养与实际部门需要不衔接、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本土策略尚待探索等不利因素.充分利用当前发展社会工作的各种有利条件,同时针对各种制约因素逐个加以应对、化解,是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合理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影响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秘书职业化程度制约着秘书为领导、为组织服务的水平。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的社会环境因素和秘书职业专业化的因素,从建立良好的职业社会环境、完善秘书学科体系、立法推进职业化进程、借鉴古代秘书传统、接轨国际秘书工作体制、提升职业化品质等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雪欢 《兰州学刊》2004,(2):115-116
法律职业化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法律意识属于法律上层建筑 ,具有相对独立性。培养公众法律意识是成就中国法律职业化的内源性基础条件 ,其中包括对公民的普法教育和对机关干部人员的普法教育 ,二者不可偏废。塑造职业群体法律意识对成就中国法律职业化具有提升性净化作用 ,具有更高层次的内涵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职业法官培养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维护司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我国法官队伍的职业化已成为法律专门化和司法程序规范化的时代要求。法官的职业化至少应具备共同的知识背景和职业道德 ,以及相应的职业保障制度作为基本条件。对比西方各国职业法官培养之模式可以发现 ,实际上我国尚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法官培养制度。要改变此现状 ,应从法律教育的角度入手 ,以最终实现法官的法律活动专门化、知识结构同质化、职业队伍精英化  相似文献   

5.
法律职业伦理精神在法律职业化进程中具有重大功能和作用,进而深刻地影响着法治现代化和司法现代化进程.关注人性的伦理精神,即尊重公民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是法律职业化的逻辑起点;正义是社会体制的第一美德,崇尚正义的伦理精神构成了法律职业化的价值基础;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最好模式,忠于法律的伦理精神是法律职业化的直接动力;珍视荣誉的伦理精神从内部维系着法律职业共同体并保证共同体的社会地位和声誉,是法律职业化的内在源泉.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化和职业化相结合的助人工作,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面临的许多的问题,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道路应该立足于政府的社会政策,在实践中以社会保障制度为切入点,来解决职业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探索出一条本土化的社会工作职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法律职业化是指以从事法律工作、法律实务等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群体在职业方面应当具备的内外在的共同要求和特点。法律职业化的主要特征包括法律职业的专业化、严格的准入制度、职业的自治、法律职业者的形成法律思维、掌握法言法语,并具备职业的技能和伦理。法律职业化对于维护法律权威、构建法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新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非职业化"状态是制约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大"瓶颈",着力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乃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内涵解读和要件分析,初步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制度框架,即将职业环境、职业素养、职业保障和职业发展作为主要着力点,辅以相应的制度建设,以便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朱敏 《兰州学刊》2012,(12):155-158
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出台了社会工作者执业制度,这项制度与日本政府的福利机构人事安置及私人社会服务机构系统产生结构性矛盾。由此,日本的执业社会工作者面临着与政府福利官员、私人社会服务机构的非专业的人员之间的职业竞争。结果是,日本的执业社会工作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职业声望较低,竞争压力大,其生涯发展受到社会职业结构的影响。日本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过程对我国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关键在于审计队伍素质高低和能力强弱。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提升审计队伍的职业素养和审计能力,是国家审计职业化的内在要求。审计职业化建设应以工匠精神为指引,发挥政府、审计机关、社会组织的元治理作用,打造一支具备诚信品格、敬业精神、求真意识、创新思维的专业审计队伍。政府、高校与审计机关之间应通力协作,促进审计职业化建设中的工匠精神培育协同:在政府层面健全有助于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在高校层面加强审计人才职业道德与素质培养,审计机关则需进一步优化审计"工匠"培育的微观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工作发挥着社会服务、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的功能.随着和谐社会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功能建设的意义日渐突显.要全面发挥社会工作的功能,就要从宏观层面加强政府主导,促进社会工作运行机制建设;从中观层面加强社会工作机构培育,推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从微观层面健全社会工作者的培养体系、激励体制和评价体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12.
论法律职业化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职业化是我国法治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实现法律职业化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法律职业化制度建设有四个方面法律职业素质教育制度是法律职业化的基础;法律职业准入制度是法律职业化的关键;法律职业能力训练制度是法律职业化的核心;法律职业保障制度是法律职业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法官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是学理上所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二者在实践上也时常存在冲突和矛盾。法官职业化建设是中国法治进程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法治社会的必经之路。但是,鉴于职业法官自身固有的局限性,法官职业化又不能太过绝对。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跳出要“法意”还是要“民意”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一方面坚持职业化道路不动摇,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利用非职业化元素为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是我国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当前,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面临着职业身份和工作职责不明确、队伍结构层次不合理、工作条件较差等困境。所以,各高校应强化工作地位、创新管理机制、优化工作环境,以期促进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发展和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司法与民主之间是一种统一的、相容的关系,但就某些具体司法制度而言,司法有背离民主的倾向,法官职业化这一司法制度就体现了司法与民主之间的这一特性。无论是英关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的职业法官,其任命都以非民选的方式为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与民主之间的“紧张”关系。解决和调整这一“紧张”关系的最好途径,即法官应从社会的视角出发适用法律以及更多地关注民众在法官职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我国的法官职业化建设,也应适度考虑职业化存在的缺陷,调整职业化进程与民主之间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16.
职业化、专业化的残疾人工作制度,是现代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实现残疾人服务工作职业化,运用多种服务形式,建构科学合理的残疾人服务工作职业组织体系,为提供专业化残疾人服务及岗位职业化向岗位专业化职能转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静 《南方论刊》2012,(3):103-105
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化的内在支撑。法律职业者对职业荣誉的珍视、对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循以及对职业形象的维护,是该职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法律职业化过程中的法学教育,应担负起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强化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认识、提升其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王哲  王敬华 《理论界》2009,(11):189-190
学生事务管理已经成为涵盖高校学生工作的新称谓,在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困境愈加凸显。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发展要求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实现路径包括政策保障、机制支撑和方法选择。通过职业化的建设能有效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使他们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找到职业发展方向,促进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记者人数迅速增多,职业认知开始自觉,职业意识开始增强,团体组织也随之出现。正是在这种新闻记者的早期职业化背景下,上海新闻记者联合会主办的一份同业媒体《记者周报》问世。其对职业角色的探寻,对外来压力的抗争,乃至对职业共同体的凝聚,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了新闻记者职业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由信息技术引发的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不仅给我国的法官职业化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法官职业化既要参鉴全球法律文明的发展趋向,又要立足本民族法律进步的客观规律,通过在进化基础上的积极建构路径,努力推进中国法官的职业制度和职业意识由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