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许是同为高校讲授美学课程的教师的缘故,看到王祖哲先生的《概念分析:快感、美、美感、审美与艺术》一文(下文简称《概念分析》)颇有共鸣。教师不同于一般的美学研究者的地方是每天都要面对学生,每每开课总想把本学科的基本概念讲得尽可能清楚。而尴尬的是美学课恰恰无法做到这一点。祖哲先生提出的问题也是我曾经思考而悬而未决的问题。特别感谢祖哲先生充满思辨力量的精彩论文激发起我重新认真面对这些问题的热情,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教学中该扮演什么角色呢?有的人说.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位出色的演员,在讲台前自如地演绎着各种不同的角色;有的人说,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位一流的导演,在一方天地里将各个角色的潜能尽情发挥:有的人说.优秀的教师是一位天才音乐家。带领一班孩子奏出快乐的乐章……在观摩了王志文老师教学的《古诗二首》时,我想,教师更是位有着高超技术的摄影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摄影师般敏锐的眼光,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多角度捕捉镜头,引导学生全方位解读文本及其背后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社区》2004,(12):35-35
吉林省长春市一读者来信说:我是一位大学教师,因生活、工作压力大,心里总有一种压抑感不能排解,内心很苦闷。但我经常“强装笑颜”,不想让周围的人发现。我有位最好的医生朋友说这种状态也是抑郁症的一种,请问是这样喝7  相似文献   

4.
道教美学思想是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种特色从三个方面区别于其他民族宗教的美学思想:一是它的神性美具有“此岸”化特点,它的宗教最高美具有“朦胧”倾向,二是它的宗教美学—伦理思想,以“忠”、“孝”为中心,具有较强的民族文化精神,三是它美学人性“内省”要求的基点和内驱力,因“承负”、“即身成仙”而更富吸引力。这使道教美学思想呈现中华民族文化特点,因而更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5.
席勒的美学体系是一个人性美学体系。席勒的人性美学体系是以人性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这个人性美学体系的出发点是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性分裂的事实,它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古希腊时代的人性完整,恢复人性完整的必要途径就是美和艺术的审美教育,它的理论根据就是对人性分析所得出的人性的三种形态:感性的人(自然的人)、审美的人(自由的人)、理性的人(道德的人或政治的人)。席勒的人性美学体系是西方人道主义美学思想的早期形态,是一种抽象人性论,虽充满着内在的矛盾,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美学体系,反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反人性本质,倡导人的解放,是黑格尔、马克思以及现代和后现代反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美学思想的直接来源。  相似文献   

6.
郭志辉 《新天地》2011,(12):123-123
我常听人说,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为在我的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老师对我的爱和关心使我萌发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我也要做一名人民教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7.
席勒的美学是人性美学,马克思的美学是实践美学。从席勒的人性美学到马克思的实践美学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席勒是从人性的异化问题出发考虑美学问题的,他要用美和艺术及其审美教育来恢复古代希腊的人性的完整。马克思是从劳动的异化问题出发来考虑美学问题的,他要通过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实践消除劳动的异化,实现私有制的扬弃和共产主义社会。二者实质上都是要从人性和人的改造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不过,马克思走的是一条现实的可行的道路,而席勒走的是一条乌托邦的道路,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同时马克思以实践唯物主义改造了席勒的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在席勒美学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美学、人学美学。  相似文献   

8.
时光荏苒,在2009年我常常跟朋友说:“现在离我退休只剩12年了,我来到新岗位,成为鼓楼教师进修校的一名教研员,我将…切从头开始。”说这话并不是盼望退休,而是感叹时光的飞逝:我已工作了整整24个年头,这24年正如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中写的那样“……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的美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到明末清初,进入了自己的总结时期。作为这一时期的标志,是王夫之的美学体系和叶燮的美学体系。王夫之不仅是一位哲学大师,也是一位美学大师。他有很深的诗学修养。他自己说:“十六而学韵语,阅古今人所作诗不下十万。”他建立了一个以诗歌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唯物主义美学体系,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种总结的形态。王夫之的美学和同时代叶燮的美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两位大思想家在理论上的成就,把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推上了一个灿烂的高峰。人们常说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我们也可以说,王夫之和叶燮是中国美学史上的双子星座。  相似文献   

10.
《审美教育书简》是席勒最重要的美学论文。它从席勒的时代现状入手,把美学问题与改变人性分裂的现实联系起来进行探讨,确定美是拯救人性的唯一手段。它从人性的分析开始论美,得出人的三种冲动:感性)中动、理性冲动、游戏冲动;这三种人性冲动决定了三种人:感性的人(自然的人)、理性的人(道德的人)、审美的人(自由的人)。游戏冲动结合了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使人成为审美的人,最终成为了道德的人。因为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即活的形象,所以美可以使人性完整,使人成为真正的人。这种美论是一种伦理美学的思想,是针对法国大革命的暴力手段而形成的美的人性改革手段。它虽然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具有伦理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1.
从美学本体来看,当代美学的逻辑演进是沿着自然本体论(客观物质说)→意识本体论(主观意识说)→历史(实践)本体论(客观社会说)这一历史顺序发展的。实践美学的崛起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对前此美学学派的扬弃。  相似文献   

12.
荀子“物欲论”的美学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物欲论”是荀子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也只有从“物欲论”入手,能把握荀子美学思想的实质。本文的具体做法是:在对荀子“物欲”含义作出界定之后,具体诠释了人性好物欲的特点;好物欲与礼义的关系;审美—艺术活动与情欲、与礼义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荀子的美学观是一种实用—快乐主义的美学观,“美善相乐”是其核心。但荀子的这种美学观是“乡愿式”的。中国历代帝王,有许多是如此的穷奢极欲;中国历代官吏,有许多是那样的贪婪成性;可以说正是在心领神会地实践着荀子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13.
烟壶里的大千世界─—论《烟壶》的民俗美刘惠珍邓友梅曾经说过:“我向往一种《清明上河图》式的作品。”他说他的近作“都是我探讨民俗学风味的小说的一点试验。”他致力于这样的美学追求:“文学艺术本身,它也有它自己的任务,反映生活,塑造人物。从你的文学塑造中,...  相似文献   

14.
人性之美的张扬和民族品德的重造——论沈从文的“湘西小说”章绍嗣在沈从文的作品组合中,最有特色最有成就的是他一往情深创作的“湘西小说”。这个小说世界的基石是:人性。沈从文曾经这样说过:“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  相似文献   

15.
在走入《边城》这个人间仙境之前我们有必要谈一谈沈从文的文学观。沈从文是京派小说作家群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而京派文学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艺术之‘神’是人性”。对人性这一方面,沈从文有很深入的思考,他曾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①人性的探寻可以说构成了沈从文小说的全部底蕴。他创造的形形色色的故事和人物,都是从“人性”轴心向四面幅射开来。但他又认为人性寓于人生(人生包括生活和生命两部分),“生命之…  相似文献   

16.
席勒的美学体系是一个人性美学体系。席勒的人性美学体系是以人性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这个人性美学体系的出发点是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性分裂的事实,它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古希腊时代的人性完整,恢复人性完整的必要途径就是美和艺术的审美教育,它的理论根据就是对人性分析所得出的人性的三种形态:感性的人(自然的人)、审美的人(自由的人)、理性的人(道德的人或政治的人)。席勒的人性美学体系是西方人道主义美学思想的早期形态,是一种抽象人性论,虽充满着内在的矛盾,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美学体系,反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反人性本质,倡导人的解放,是黑格尔、马克思以及现代和后现代反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美学思想的直接来源。  相似文献   

17.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人最悲哀的是,他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过我东西。其实从生你养你的父母到带给你快乐的宠物,从花草树木到阳光雨露,都给了我们很多,只是你一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罢了。仔细一想,还真要感谢他们,所以说这个题目在审题上根本没有给学生设置任何障碍,给学生的立意和构思空间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18.
【记者手札】 记得一位哲人曾说:“人是一个矛盾的动物。”这句话,我现在有深切体会。  相似文献   

19.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见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节选自《水济传》第十回,是《水游传》中最精采的回目之一。文章的整个故事情节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了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地突出了“逼上梁山”的主题思想。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准确地理解题意,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我以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题意,颇为值得体味、探究。现将对这一题意均种种理解及我的浅随之见集说如下:l一、省略说。我有幸观摩了上海一位特级教师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这位教师是用设问解题时:“谁能用一…  相似文献   

20.
镜子     
《阅读与作文》2007,(8):24-24
学校请一位著名的教授来给我们做一次演讲。这位教授拿了两杯水,一杯黄色的,一杯白色的,故做神秘地对我们说:“待会儿,你们从这两杯水中选择其中的一杯尝一下,不管是什么昧道,先不要说出来,等实验完毕后我再向大家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