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莉 《统计教育》2007,(8):53-54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壮大县域经济。安徽省经济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县域经济落后。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壮大县域经济,就必须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应努力朝产业集群型、劳动密集型、循环经济型、配套型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县域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的行政区域经济,是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拓展与延伸的枢纽地带。壮大县域经济,完善县域功能,提升县域实力,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缩小城乡及区域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基本的单元,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其经济活动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和丰富性。可以说,整个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在县域范围内都可以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有力地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基本的单元,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其经济活动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和丰富性。可以说,整个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在县域范围内都可以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充分调动县级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县域比较优势,对区域经济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湖北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人力资本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旗帜鲜明的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发展县域经济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概念,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县域经济已日益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当省会城市和大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放慢日渐饱和时,县域经济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东部沿海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已经成为省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主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8.
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贤海 《统计与决策》2006,(10):154-15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提升中国经济的总体竞争力,都有着特别意义.本文以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为视角,通过一种自建的测评体系,从比较优势力、产业竞争力以及政府调控力等方面,就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就业和收入状况.近几年我国县域经济迅速发展,2002年全国县域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为54.5%.但在新形势下,县域经济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采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战略举措。近期。我们围绕“金融如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这一课题,对山东省夏津县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据调查,主要存在以下  相似文献   

11.
熊桉 《统计与决策》2006,(3):116-118
一、县域经济弱是制约湖北“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湖北县域经济实力不强、财政困难,工业化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层次低成为制约全省“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1.县域经济不强、财力有限,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在湖北省内比较,县域经济较弱。2004年,全省76个县(市、区),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层次,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县域无论在人口数量、地域规模,还是在经济发展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千方百计壮大县域经济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辖行政区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是功能较为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同时,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是具有地域和资源特色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表明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作为贫困山区的宜君县如何抢抓机遇,研究结合点,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实现县域经济跨跃式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是功能较为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党的十六大首次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鲜明地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我省现有66个县(市),县域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83.3%,人口2380万,占62.4%。但2003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为1602.8亿元,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  相似文献   

16.
做强县城,引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鹏 《统计与决策》2004,(11):100-101
做强县城经济,是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强县域经济,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在探索新的发展思路,根据科学发展观寻找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县城的发展.做强县城,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兼有农业与非农产业,是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以战略眼光谋划县域经济发展,以全局意识统筹县域经济发展,以科学态度抓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速度,壮大规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锡尔系数和Barro回归方程对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的趋同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中部县域并不存在σ-趋同和绝对β-趋同现象,但存在条件β-趋同.在σ-趋同分析过程中,分别按行政区划和区位条件对县域进行分组分析,都表现出发散的状态.而中部县域的条件β-趋同现象说明对县域经济发展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是有效而且十分必要的,可以使得县域经济更快地增长.通过趋同条件的分析可知,人力资本、投资、城镇化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劳动投入、政府财政支出和储蓄水平则与县域经济增长负相关,此外,县域所处的区位对经济增长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县城经济的实力,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构建"和谐山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对山东省县域二元结构问题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通过调整二元结构达到调整山东县域结构的目的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熊猫栖息地“申遗”成功,对相关县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相关县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相关县域文化经济的发展。就文化经济而言,还特别有利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