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文章利用2014~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和验证平台经济发展对多层面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平台经济发展对产业、行业和技能层面就业结构有显著影响。(2)平台经济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存在“U形”关系。拐点前,平台经济显著降低了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就业的比值、高技术行业就业占比及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者就业的比值;拐点后,显著提升了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就业的比值、高技能行业就业占比和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者就业的比值。(3)平台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存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存量在平台经济影响就业结构的机制中起中介作用。文章认为,应合理促进平台经济发展,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配置,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建设多元化包容的人力资本关系,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及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学刊》2015,(5):85-93
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是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对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应用相关系数和结构偏差系数定量化研究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程度,结合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和经济增长的需求提出协调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策:保障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要协调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要促进三次产业内部行业的立体化。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耀森 《西北人口》2012,33(2):53-56,62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互动关系。本文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和广义最小二乘法测算了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程度,计算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研究发现,重庆市第一产业产值与其就业人数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其产值增长的同时并未带动就业人数的增加,反而对本已存在的剩余劳动力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第二和三产业对促进就业量的增长均具有积极作用,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大于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4.
加速城乡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产业的崛起和兴旺发达,是全球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趋势。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第三产业发达与否的重要尺度,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整个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因为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看,随着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将相对地和绝对地增加。西方学者在评论美国经济发展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时曾经写道:“从农民到工人,再到职员,这就是美国的简史”。展望未来,我国就业结构的转换也会出现这一历史性的转折。基于如上认识,本文以浙江城乡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基本趋势为背景,探…  相似文献   

5.
韩燕  胡强 《西北人口》2012,33(3):121-123,129
本文从人口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及城市化水平的演进趋势入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人口就业结构与城市化水平、人口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层次的提升对于我国人口就业结构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丹  张兵  徐孝昶 《西北人口》2012,33(5):19-23,28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与否,对经济发展和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其次,引入结构偏差系数、劳动生产率系数及就业弹性等指标,量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的程度;最后,着眼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议扩大就业的总体思路为:"保持增速、优化结构、畅通流动"。  相似文献   

7.
一、人口产业结构的现状与特征 人口产业结构是指在业人口的产业分布状况,亦称劳动力就业结构。建国以来,伴随着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我省人口产业结构变动大体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前缓慢变动阶段和1978年后加快变动阶段。 建国初期,我省同全国一样,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导的人口产业结构。全省劳动人口  相似文献   

8.
姚东  ;伍维模 《西北人口》2014,(5):107-113
基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十三个师所属团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和地域分布。兵团团场2010年老年人口总数为18.3万人,占团场总人口的10.4%,性别比为113.3,年龄中位数为72.1岁。兵团团场的人口年龄结构属于老年型,老年人口比重、老少比和老年抚养比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北疆团场比南疆和东疆团场高。虽然单位土地面积上老年人口的分布不均衡,但是,单位耕地面积上老年人口的分布是均衡的。兵团团场老年人口密度为2.7人/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和17.6人/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人口老龄化对北疆团场经济社会发展和养老保障的压力将不断增大,对兵团承担屯垦戍边及保障新疆长治久安任务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作为影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及二者关系的重要因素,数字基础设施的广泛应用能否矫正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本文采用“宽带中国”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利用中国284个地级市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加剧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这一结论在控制了潜在的内生性之后依然成立,并且通过稳健性检验。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推动就业结构高级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但由于人力资本提升、劳动者技能调整的速度滞后于数字基础设施应用过程中技术扩散及其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供需不匹配产生的劳动力错配加剧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目前,数字基础设施带来的加剧效应大于矫正效应,可能造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更加严重。据此,本文建议政府加快配套的制度建设,促进教育改革跟上数字技术变革、强化数字基础设施的包容性供给、深化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相关理论对甘肃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日趋减弱,就业难问题依旧严峻。此外,甘肃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其对应的就业结构的发展集中体现为不协调。第一产业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的潜力巨大;第二产业并没有因为拥有巨大的就业空间而接纳更多的劳动力;第三产业成为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但在现有的状况下,未来接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目前出现的就业难主要是因为劳动力技能与产业升级不相适应,造成结构性失业。民工荒并不是劳动力资源枯竭的信号,而是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巨大偏差造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协调我国人口就业与不同产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对1978~2005年期间我国的人口就业与不同产业经济增长之间进行了协整分析,得出我国人口就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时构建模型对我国不同产业的GDP与就业人数进行了回归分析,利用我国不同产业的GDP就业弹性,比较分析了我国不同产业对就业吸纳作用的差异;以及利用得出的结论提出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劳务输出等政策建议是缓解和扩大我国人口就业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效地配置、使用我国丰富人力资源,使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加强西部开发、西部防务与国家劳动就业有重要意义。劳动原始积累—待遇期权—期权转股—周期性人口流动制度,作为人力资源证券化、资本化的核心模式,能把中国丰富劳动力资源转化成像货币资本一样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配置,能把大量劳动者和西部开发紧密“屯”在一起,大大拉动西部乃至国家经济的增长,全面提高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3.
老龄化背景下的人口红利开发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人口加速老龄化背景下人口红利影响经济效益的作用机制,将人口红利的具体作用机制拆分为三个效应,并使用2001—2010年中国285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计量估计显示,劳动力数量结构与人均产出间存在明显的正U型关系,劳动力的数量结构仍是人均产出提高的重要动力,中部地区作用最为显著,而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经济转型。通过劳动力的跨部门、跨区域转移、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可以进一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持续开发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14.
东北亚地区各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差异,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区域内劳动力供需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开展形成了区域内国际劳务合作的多种形式。我国作为区域内的主要劳务输出国,扩大与区域内各国的劳务合作,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根源在于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过低。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要从服务行业的改革,产业转移全球化机会的充分利用,制造业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产业链构建的完善,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等方面入手,做好推进优化产业结构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工作,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6.
Findings from the 2000 US Census indicate high rates of Hispanic population increase beyond urban areas and traditional immigrant‐receiving states. The diversity of new destinations raises questions about forces attracting migrants to rural areas and links between economic structural change and Hispanic population growth. Our conceptual framework applies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 to the meat processing industry, a sector whose growing Hispanic labor force offers an illustrative case study for analyzing how labor demand influences demographic change. We document the industry's consolidation,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demand for low‐skilled labor, and changing labor force composition over three decades. We then position meat processing within a broader analysis that models nonmetropolitan county Hispanic population growth between 1980 and 2000 as a function of changes in industrial sector employment share and nonmetro county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indicators. We find that growth in meat processing employment exhibits the largest positive coefficient increase in nonmetro Hispanic population growth over two decades and the largest impact of all sectors by 2000.  相似文献   

17.
从2004年开始,随着"民工荒"的出现,中国劳动力供求形势发生重大转折,劳动力短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覆盖面越来越广。因此,需要对过去的有关学术观点、政府政策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本研究认为,从长期趋势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吸纳就业能力最强,但第二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和就业弹性指标快速上升,甚至超过第三产业,"民工荒"在第二产业中表现得更加突出;虽然第一产业目前仍是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但由于农村人口结构中青壮年及新生人口比例的不断下降,青壮年劳动力供给不足将成为长期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潜力已经不大。对此,应优先满足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通过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第二产业的发展,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适度控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盲目扩张的趋势,缓解用工需求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相似文献   

18.
经济特区在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时期传统经济特区外向型发展模式面临巨大压力。生产服务业有着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能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外向型发展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经济特区深圳为例,实证分析了生产服务业产业—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发现深圳生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是劳动力转入产业,各细分产业有较大差异,但对劳动力转入有一定要求,存在供需结构性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生产服务业产业—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Y Gu 《人口研究》1983,(6):29-31
There is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pulation and the economy. The economy i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tion.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patterns will determine population rules and population development, they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society, and they may control the pac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30 years, excessive population growth has caused a great many difficulties for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verburdened agriculture, and created an imbalance in agricultural ecolog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e have to understand to dominant position held by people in an agricultural ecology system. People have to control their own reproduction and match it with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agricultural ecology system. Unrestrained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countryside is the main reason for an imbalance in China's agricultural ecology. Urgent action is needed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rural areas, to fully utilized the available labor force,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to provide mor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he final goal is to match China's huge agricultural human resources with its rich resources. investment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increase the wisdom and quality of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Both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should also match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this way, a normal condition of agricultural ecology may be main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